课堂教学不应该一味追求快节奏
2015-05-28陈国民
摘 要: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有些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常将课堂教学节奏安排得非常快,以为节省时间就是高效率,这其实是个认识误区。教学的快节奏有自身的不足,我们主张课堂教学节奏应该快慢结合,这样既符合各种教学内容的需要,也适合学生学习心理。
关键词:课堂教学 快节奏 快慢结合 效率优化
现在,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时间紧张,一些老师常常为了赶进度,将课堂教学节奏安排得过于紧凑,一味追求快节奏,以为这样教学效率就提高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一、快节奏的不足
课堂教学追求的是效率,即学生掌握的程度与速度;速度也是效率的要素之一,但最主要的是掌握得好与不好。以教学进展速度为标准,实际上是没有认识到节奏过快的不足。
(一)不能安排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也多样,难度不一,因此一味的快节奏显然只能满足一些难度极低的内容。如《背影》一文中描述父亲买橘子的一段,让学生寻找这些动词难度较低,可以快;但是回答为什么这些动词运用得好,就不能快了,若要快只能老师代替学生回答。这里需要比较不同动词的使用效果,需要思考父亲的形象,特别是他对儿子的复杂感情。如果要效果更好,还可以让学生回想自己父母为自己做事的情景,这样会花不少时间,但是效率肯定更高。课堂教学中许多实例都有类似性,如给不同课文分段、一些疑难问题解答、一些常用而易错字词的理解与运用等,有些老师为了节约时间一带而过,但是学生是否真的理解、掌握了?有时多花些时间让学生自己体味、感受古诗文的情境,比简单地翻译会更好。并不是讲得越快效率越高,质量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保证。
(二)不能安排前后内容逐层深入的教学内容
教学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很多内容前后相连,环环相扣,或简单或复杂,不能一律采取快节奏教学。例如《雪夜访戴》课文极短,文字也无特别难懂之处。但是如果因此而极快地翻译大意而结束,就很难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似懂非懂。其实这中间有许多问题需要耐心解决。王子猷从醒来、环顾、饮酒、吟诗、想戴、访戴、至门前而回,这过程今天的人很难理解,抓住全过程中“一任其性”的要点,才可以真正理解“任性而行”的行为特点;再思考“魏晋风流”及其时代特征,方能体会其中的奥义。从醒来到回家的一系列行为,教学中需安排疏通文意、梳理过程、理解行为、体味风流等完整程序,其中理解与体味需要有足够的时间。
(三)教学效果不易巩固
教学节奏过快还有一个问题,效果不易巩固。教学不是当时懂了就完全解决了,如果学生理解得肤浅,只有一些模糊的感觉,没有深入到知觉的深度,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知识很容易遗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需要不断反复才能使记忆牢固;技能训练需要一定频率才能熟练;思维方法需要反复多次训练才能真正学会并自觉运用;深度思考尤其需要时间。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要时间是不能减少的;要使已经取得的效果得到有效巩固,教学过程中及其后一定要有足够时间让学生消化、沉淀。
(四)思维慢、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被忽略
有时候教学节奏很快,课堂气氛相当热闹,师生沉静在欢乐之中,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总有几个学生置身事外,周围的一切似乎与他完全无关。这就是那些思维速度比较慢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的,而学生的智力特点、基础厚薄呈现着明显差异,因此快节奏适合一部分思维快、基础好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显然有忽略倾向,久而久之他们会渐渐掉队,从整个教学集体中分离出去。这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快慢结合的优点
显而易见,一味的快节奏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比较合理的是快慢结合的节奏。从课堂教学实际看,主要有这样几个优点;
(一)有利于安排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
一堂语文课,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有许多,其特点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零散,有的连贯;有的肤浅,有的深刻。教学内容的不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节奏安排不能全然快速。对比较复杂的知识与能力训练必须耐心地让学生慢慢接受与消化,真正达到内化的效果;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让其自觉寻求答案。如果一味求快,必然出现表面上懂了,似乎掌握了,其实并未真正透解,不可能真正掌握,甚至理解也是模糊的,似是而非的,这样的假象危害很大。快慢结合的教学节奏可以将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以不等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适其特点的时间段去理解掌握,不仅符合教学内容本身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能力实际。
(二)有利于各类学生齐头并进
一个班级,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种个性,其性格、心理以及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各类因素指标也都是各不相同的,一味的快节奏教学不会使每个学生获益。对于思维和情绪较慢的学生来说,纯粹的快节奏容易使他们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跟不上老师讲课的节奏,他们就会采取“走开”态度。虽然学生也许知道危害,但是环境气氛与实际内容不适合他们,即使竭尽全力也难以融入其中,客观也迫使他们离开这样的教学过程。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便不再愿意听课。所以,作为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教学活动,将一部分(不管人数多少)置于实际教学活动之外,这是新课标完全不能容忍的教学现象。
(三)有张有弛的节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节奏一味地求快,且不说与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否匹配,那种单调的节奏其实也是完全要不得的。从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来说,单一的节奏会使人很快产生疲劳感,即使喜欢快节奏的学生也会在单调的节奏中失去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节奏快慢交叉,不仅有利于不同内容的安排,也有利于学生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调节,张弛交替的学习节奏可以使大脑一直保持兴奋而不疲劳,使兴致持续而变换有节。真正的好课往往是时而快速推进,时而回环往复;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徘徊;时而激烈争辩,时而齐声朗读;时而反复推敲,时而果断定论。只有节奏丰富交叉,韵律千变万化,才能精彩纷呈,让人回肠荡气,余韵绕耳。
(陈国民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春申中学 215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