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弱犹自舞 一丛泣千春

2015-05-28燕婷婷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虞美人题材体制

摘  要:《虞美人》本是唐玄宗时期的教坊曲名。作为词调,它的源起大致与虞姬或虞美人草有关。该调几乎全为三五七言句式,体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唐五代和北宋共有词作100多首,题材多样,涉及闺中情思、怀人怨别、羁旅之思、自伤身世等内容。

关键词:《虞美人》  创调  体制  题材

《虞美人》是唐玄宗时期的教坊曲名[1],后来演变为词调。南唐李后主的一首绝命词“春花秋月何时了”令人如痴如醉,也让《虞美人》“一举成名”,成为后代词人争相叙写的典范。

一、《虞美人》的创调

《虞美人》这一词调的来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与项羽的宠姬虞姬有关,二是与虞美人草相联,这在五代文珏词中可得印证。

词的上片很明确地写道“虞姬珠碎兵戈里”,但就其他词句来看,则也可说寄情于虞美人草,这里合写虞姬与虞美人草。关于调名源自虞姬,王灼《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2]这一观点从许多《虞美人》传词也可窥知一二。

关于《虞美人》词调的第二种由来——起于虞美人草之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九草篇曰:“舞草,出雅州,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讴曲,必动,叶如舞也。”[3]又按《益州草木记》云“雅州名山县出虞美人草,如鸡冠花,叶两两相对,为唱《虞美人》曲,应拍而舞,他曲则否。”[4]可见,段成式所说的舞草也就是虞美人草。《贾氏谈录》云:“褒斜山谷中有虞美人草,状如鸡冠,大而无花,叶皆相对。行路人见者或唱《虞美人》,则两叶渐摇动,如人抚掌之状,颇应节拍。或唱他辞,寂不动也。”[5]《虞美人》词作中与此相关诗句有宋王安中的“满庭芳草月婵娟”,叶梦得的“芳草连空远”,毛滂的“翠轻绿嫩庭阴好。醉便眠芳草”等。

王灼则认为,“予考六家说,各有异同。《方物图赞》最穿凿,无所稽据,旧曲固非虞姬作,若便谓下音俚调,嘻其甚矣。亦闻蜀中数处有此草,予皆未之见,恐种族异则所感歌亦异。然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中吕宫——近世转入黄钟宫。此草应拍而舞,应旧曲乎?新曲乎?桑氏吴音,合旧曲乎?新曲乎?恨无可问者,又不知吴草与蜀产有无同类也。”[6]《益部方物图赞》是这么说的“今世所传《虞美人》曲,下音俚调,非楚虞姬作,意其草纤柔,为歌气所动,故其茎至小者,或若动摇美人以为娱耳。”也有这样一种传奇色彩颇浓的观点,“高邮桑景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遇人唱《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目曰《虞美人操》。其声调与旧曲始末不相近,而草辄应之者,律法同管也。今盛行江湖间,人亦莫知其如何为吴音。”可见,不管观点分歧有多大,《虞美人》词调和虞美人草总有一些联系。

二、富有规律的体制特征

从唐五代一直到宋南渡前,《虞美人》词在体制上有所改变。现存最早的《虞美人》词当在敦煌曲子词(东风吹绽海棠开)中。全词共58字,每片五句,字数上为7、5、7、7、3。唐五代时大多采用这种格式,但也有改变的。

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总结为:

一为五十六个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个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格一: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7]

此调以李、毛为正体,而宋元词依李体填者尤多。[8]

格二: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仄(叶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仄平平仄(叶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仄平平(叶平)

“平”代表平声韵,“仄”代表仄声韵,“+”代表平仄皆可。冯延巳和李煜的词都属于格一,并且句子字数和敦煌曲子词相比也有所改变,为7、5、7、6、3,每片28字,共56字。当然,即便同是7、5、7、7、3,每片29字,共58字格式的词,仍然不同于敦煌曲子词。

从形式上来讲,冯延巳的《虞美人》四首更引人注目,倒不是内容上别出心裁,而在形式,前两首58字,上下两叠,四转韵,他在《虞美人》词调的定型上有重要作用。后两首56字,上下两叠。严建文《词牌释例》就以李煜“风回小院庭芜绿”为例,[9]其实李煜的另一首“春花秋月何时了”同为此结构。宋代词人除少数词家如欧阳修等仍按《花间》58字体填词外,其余词家均按56字体填作《虞美人》,因此多数词家以此为正格。

三、多种多样的题材特征

自唐五代至宋南渡前,《虞美人》的创作已经非常丰富,其题材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闺中情思

现在能见到最早的《虞美人》在敦煌曲子词中,“东风吹绽海棠开”,是咏海棠花的,《虞美人》一开始就是写花和草的,词人又经常把花和草与闺中情思联系起来。所以,《虞美人》词写闺中情思占的比重最大。冯延巳现存4首《虞美人》词,都是叙写闺思的,其中二首比较特别。一云: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鸾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

上片写女主人公居住环境的富丽堂皇,但环境再富丽也耐不住“薄晚春寒”的料峭与无奈,只能以“调鹦鹉”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其特别之处就在最后两句“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这分明是猜疑之词,所以,最后两句奠定了全词“嫉妒”的基调。其二“春风拂拂横秋水”亦写男女之情,但其特别之处在于,它以男主人公的口吻道出了与情人分别的痛苦。除了冯延巳,欧阳修、顾卞、秦观等人都写过不少“闺中情思”的《虞美人》。如欧阳修的:

炉香昼永龙烟白。风动金鸾额。画屏寒掩小山川。睡容初起枕痕圆。坠花钿。

楼高不及烟霄半。望尽相思眼。艳阳刚爱挫愁人。故生芳草碧连云。怨王孙。

又如西蜀鹿虔扆的:

卷荷香澹浮烟渚。绿嫩擎新雨。锁窗疏透晓风清。象床珍簟冷光轻。水纹平。

九疑黛色屏斜掩。枕上眉心敛。不堪相望病将成。钿昏檀粉泪踪横。不胜情。

(二)怀人怨别

怀人怨别自古就是诗词歌赋中一大主题,《虞美人》中不乏怀人怨别之作。张先有2首写离别思念故友的《虞美人》,一首是“苕花飞尽汀风定”,上片写满园满眼的美丽景色也敌不住相思之苦。“壶觞昔岁同歌舞”,遥想当年与友人一起喝酒,共同起舞的情形,不禁生出故人不在的感叹。另一首:“恩如明月家家到。无处无清照。”亦是写离别之情。送友人已经让人神伤若此,当自己作为那个被送之人时,更是依依苦别:

江亭春晚芳菲尽。行色青天近。画桥杨柳也多情。暗抛飞絮惹前行。路尘清。

彤庭早晚瞻虞舜。遥听恩迁峻。二年歌宴绮罗人。片云疏雨忍漂沦。泪沾巾。

送别之时,连柳树也多情起来,以飘来飘去的飞絮来挽留行人,行人此时心中的愁苦,大概就像天空中四处飘散的柳絮一样,无端无涯。关于怀人怨别的,秦观也有词作:

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

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欲将幽事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思念之情无法排遣,所以才会想到借他情以排之,而他情不可得,友情不可代,徒增悲伤而已。[10]李廌虽现仅存1首,“玉阑干外清江浦”,也是怀人怨别之作。

(三)羁旅之思

在古代,打仗是很平常的事,现实生活必然会反映在文学创作当中,因此《虞美人》词中,也有一些羁旅行役的作品。

夜寒闲倚西楼月。消尽江南雪。东风明日木兰船。想见阳关声彻、雁连天。

斜斜洲渚溶溶水。端负青春醉。平安小字几时回。空有暗香疏影、陇头梅。

——宋·吴则礼

吴则礼的这首词和羁旅行役相关,词中写主人公思念正在边外打仗的亲人,然而戍边的战士们,又如何不思念家乡的亲友呢?又如宋苏庠的:

军书未息梅仍破,穿市溪流过。病来无处不关情,一夜鸣榔急雨、杂滩声。

飘零无复远山梦,云屋春寒重。山连  水水连空,溪上青蒲短短、柳重重。

五代顾卞的《虞美人》也和行军打仗有关:

帐前草草军情变。月下旗旌乱。褫衣推枕惜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抚鞍欲上重相顾。艳态花无主。手中莲萼凛秋霜。九泉归路是仙乡。恨茫茫。

当然,由于词调本身的特点,写军旅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而且《虞美人》写军旅也多是写相思。

(四)自伤身世

古人想要功成名就,获得世人的尊重,只有一种途径,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然而政治的黑暗,时局的不明,包括自身的原因,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顺利地平步青云。所以,不论什么朝代,总会有那么一批失意文人,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慢慢摸索,希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同时也希望得到统治者的认同。随着各种文学样式逐渐被世人所肯定,填词就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式,于是,在词海里,这些文人把胸中块垒化为笔底波涛。如黄庭坚词: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黄庭坚写过一篇文章,名为《承天院塔记》,后为人所诟病,定了个“幸灾谤国”罪,于是被贬宜州,这就是在宜州见梅所作。作者只用最后一句来表达愤懑之情,上阕都在写宜州见梅的喜悦之情,这种喜悦冲淡了词中的悲愤情绪。所以这首自伤身世的小词,并不显得消沉,反而又隐隐的含有一种希望在其中。秦观的“碧桃天上栽和露”同样也抒发了无人赏识的寂寞。

《虞美人》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绝非闺中情思、怀人怨别、羁旅之思、自伤身世就能概括的,以上仅仅具体分析了这四种,其他的由于种类繁多,不再一一分析。

注释:

[1][唐]崔令钦:《教坊记》,见《中国古典戏曲论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一集,第15页。

[2][4][6][宋]王灼:《碧鸡漫志》,见《中国古典戏曲论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一集,第134-135页。

[3]段成式著,曹中孚校点:《酉阳杂俎》,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上册,第703页。

[5]张洎:《贾氏谈录》,见陶宗仪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一册,第176页。

[7]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67页。

[8]王奕清等编著:《钦定词谱》卷十二,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777页。

[9]严建文编著:《词牌释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第109页。

[10]徐培均,罗立纲编著:《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第一版,第263-265页。

(燕婷婷  南通大学  226019)

猜你喜欢

虞美人题材体制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虞美人花开(环球360)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被误会的“虞美人”的一生
虞美人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何其三
经典来信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