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28唐骋帆
摘 要:高职高专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既不能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也不能追求“以学术为逻辑起点”的阅读教学法。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育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罗伯特·特拉弗斯说:“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他区别于其他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1]有研究者也指出:“唯有树立学生主体论,才能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师生观。学生主体论的确立,可以说是还原了学生‘人的本质,在此基础之上才能从人——人关系的高度去认识师生关系,才能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2]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使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上追求“统一性”“模式化”;教学内容上表现为知识结构单一,突出教材中心、学科中心、课堂中心;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教师灌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高职高专学生的独特性,抹杀了他们多样性发展的需求,教学效果自然很不理想。因此,高职高专教师在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高职高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阅读既是读者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它不仅需要诸如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智力因素,而且也需要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3]。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他们既是教材中作品知识的接受者,也是作品意义的创造者,要实现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读者”身份。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除了要“备教材”外,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教师在上课之前除了熟悉教材外,还要分析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阅读能力、专业特点、兴趣爱好等,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备课,解读和建构作品意义,实现对作品的再创造,并根据他们的特点研究切合学生实际的具体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为顺利开展有效阅读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由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学校教育使他们在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读者”身份的同时,要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艺术魅力。第三,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和认真对待不同学生的“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任何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都是从自身“生活的期待视野”和“文学的期待视野”出发的,“所谓生活的期待视野,包括读者所处的地位、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经历、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气质、个性等。而文学的期待视野则体现在读者文学素养、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之中。”[4]高职高专学生由于各自“生活的期待视野”或“文学的期待视野”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他们对同一文学作品在理解和评价上的差异,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各种合理的创造性的阅读体验和理解。第四,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作品的“召唤结构”,重视拓展作品意义的多元化阅读。接受美学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具有无限丰富的阐释张力,它不仅具有多层次的意向性“召唤结构”,而且也蕴涵着众多亟待挖掘的“意义空白”。教师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中,不仅要深入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意义空白”,而且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理解作品的艺术意蕴。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还要坚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要坚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指导、协调等“主导”作用。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是要否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要发挥教师在整个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引导”作用,更好地实现“学生主体”视域下阅读教学的“目的明确”。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而且对优化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1]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76页。
[2]赵军:《“学生主体论”及其意义》,天津教育,1999年,第1期,第28页。
[3]胡继武:《现代阅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页。
[4]韩继宏:《接受美学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宁夏教育,1999年,第3期,第40页。
(唐骋帆 广西柳州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545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