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数学》和《代数术》传入我国的无穷级数收敛问题

2015-05-28王红杉郭世荣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级数对数代数

王红杉,郭世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 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在无穷级数研究史上,18世纪的数学家并不关注级数的收敛与发散问题。进入19世纪,无穷级数的收敛问题开始受到傅里叶(Joseph Fourier,1768—1830)、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1855)、波尔查诺(Bernard Bolzano,1781—1848)等数学家的重视。1811年,傅里叶在其《热的解析理论》中给出了级数收敛的满意的定义,接着一批数学家研究了收敛的判别准则等[1]。清代中期的数学家遇到了级数收敛的问题。如明安图在其著作《割圆密率解法》中遇到了用级数计算“降位”迟速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收敛速度快慢的问题,其后研究无穷级数的中算家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此时,中算家就采取换用其他级数的办法来解决“降位”太慢的问题。“由于中算家对级数收敛性缺乏分析的讨论……不过中算家未必认识到它们对级数的收敛性要求。”[2]1859年出版的译著《代数学》首次向中算家介绍了级数收敛的概念及其判别方法,1873年出版的译著《代数术》也有简略涉及。受《代数学》和《代数术》的影响,中国数学家开始对级数的收敛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应用于研究中。本文首先介绍《代数学》和《代数术》传入我国的级数收敛内容,然后以长沙学派为例说明中算家的回应。

1 《代数学》中传入我国的级数收敛问题

19世纪中期以后,有4部译著涉及到无穷级数问题,它们是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与李善兰(1811—1882)合译的《代数学》13卷(1859)和《代微积拾级》18卷(1859),及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与华蘅芳(1833—1902)合译的《代数术》25卷(1873)和《微积溯源》8卷(1874)。其中,《代微积拾级》和《微积溯源》中用到了与级数相关的知识,但并没有明确给出级数定义及讨论级数收敛问题。《代数学》[3]卷八首次介绍了与级数收敛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

(1)级数收敛的概念。《代数学》卷六定义了无穷级数及无穷级数的和(称为“总数”),卷八“论级数及未定系数”首先给出级数收敛与发散的概念:

界说:无穷级数之总数,即诸级递加递进之限。若有此限,则谓之敛级数,任并其诸级,不能得大于限之数。若无此限,则谓之发级数也。[3]卷八,1

这里的“敛”和“发”今日用双字“收敛”和“发散”。注意到定义似乎主要是针对正项级数的,因为后面接着还有“不能得大于限之数”,这只对“递加递进”的级成立。因此这个定义还不是很严密,因为对于负项级数,其和应当“不能得小于限之数”。正项级数是递加的,因此级数的收敛与发散定义为级数各项递加之和有无上限,有则收敛,无则发散。《代数学》主要论述正项级数,但也涉及到了交错级数的收敛问题。在讨论收敛问题时,最重要的一个级数是:x<1时,1+x+x2+x3+x4+… 为敛级数,其和为,即:

(2)级数的通项公式。接着,《代数学》指出无穷级数各项间的关系(即“连属之理”)之重要性:“凡无穷级数须明第一级与前一级相连属之理。不然,不能用以穷理。蓋其级无穷,既不能尽纪,若不知连属之理,则未纪之级不能知。所以凡无穷级数若无相连属之理,准穷理例,必无是数。”亦即:无穷级数有无穷多项(即“级”),不能一一列出,若不出通项公式,则难以确定此级数,无法进行推理。原著在这里给出了一个较难的例子:

原著指出:“此无穷级数相连属之理,乃以第卯级前诸级之总数,取其十位数,加于卯级之数得(卯丄一)级之数。如此诸级之总数未至十,则级数皆同。”即:该级数的第n+1项是它前面n项之和的十位数加上第n项之数。例如,第15项之7是这样得来的:前14项之和为24,取十位数之2,再加上第14项之5;第16项:前15项之和为31,取十位数3,再加第15项之7,得10。由此可知,第17项为14。

有了这样的铺垫,《代数学》定义了通项:“界说:凡级数之公级必为第卯级之式。”同时,也提到一个无穷级数的通项可以从有限项之后开始,即前面有限项可以不满足通项。

(3)级数收敛的判别。《代数学》给出三组无穷级数收敛或发散的判别法则。对于无穷级数:

《代数学》首先利用式(1)推导出一个判别准则。

级数(2)可变为

若记原级数后项与前项比分别为B、C、E、F等,则变为

若B、C、E、F等均小于一个数,比如p,则原级数

故凡级数每级与上一级之比例若更小于小于一之数,则必为敛级数。或数级之后如此,亦同。其诸级中,必有级小于任何分数,则为敛级数。[3]卷八,6

相关的,若B、C、E、F等“皆大于一,或数级之后如此,则为发级数。”[3]卷八,9

关于交错级数收敛的判别条件有,对于交错级数

若其诸级无限损,即甲大于乙,乙大于丙,以下皆如此,其诸级中必有级小于任何分数,则为敛级数。

“必为发级数”。

《代数学》中还给出与收敛级数相关的一些性质,例如,对于无穷级数

总可找到x的一个很小的值x1,使当x<x1时,级数的某项大于其后各项之和。这相当于此级数存在一个收敛半径。又如,对于两个级数

如果对于x的任意有限值都相等,那么有a0=b0,a1=b1,a2=b2,a3=b3,…

总之,《代数学》一书中在我国首次出现了级数收敛与发散的定义、判别法则和大量例子,并讨论了一些与级数收敛相关的性质。但是也应看到,该书只是对收敛与发散一个初步的讨论,内容并不多。

2 《代数术》中的收敛问题

当翻译出版《代数术》时,中国读者对收敛问题已不陌生。《代数术》中并没有涉及收敛的一般问题,但在第18和第25卷中涉及到级数的收敛速度和收敛区间等问题,书中对收敛问题的实际应用,对于中国读者很有帮助。

《代数术》卷十八“论对数与指数之式”,导出对数的级数表达式。其中第169款为:

凡以未天=地之式,而求其天之同数,则各项必以未与地明之。[4]第169款

即已知将ax=y,将其展开成用y表示x的无穷级数,经过一系列推导,得出

原著指出:“则地(y)之同数,无论如何,此式必为敛级数。故用此公式易推出奇零各小数之对数。”即式(5)对所有y都是收敛的。式(5)虽然收敛较快,但不是最快的,于是原著第171款又利用式(5)推出一个收敛最速的级数:设n为任一真数,其对数已知,在式(5)中令 =,可得y

“此级数由可藉卯(n)之对数得卯丄人(n+z)之对数。如卯为大数,则级数之敛最速。”这是已知n之对数,求(n+z)之对数的一个级数,其优点在于当n较大时,收敛速度很快。

《代数术》卷25“论八线数理”也涉及到级数收敛问题。文中推出“古累固里所设之式”,即今所谓格里高里(James Gregory,1638—1675)正切求角级数展开式:

在此式中令α=45°,则得:

“惟此级数之敛太迟,故无大用处。”[4]第171款所以奈端(今译牛顿)又给出

这个级数的收敛速度比上一个快,但是依然不实用:“奈端所设之级数,虽比古累固里之级数敛得较速,然奈端言,用以求象限之弧,必引长至五十万万项,方能得二十位密率。其功夫极大,若一人为之,须千年方毕,所以未为善法。”从而又转求收敛更快的级数,如利用,令 tgα=,,由,利用式(7)可得收敛更快的计算圆周率的无穷级数。又如

总之,《代数术》其实并无讨论无穷级数及其收敛与发散问题的专门章节,但使用无穷级数进行推理论证或导出公式的内容较为丰富。

3 无穷级数收敛问题对中算家的早期影响

上述两部译著中介绍的无穷级数知识,特别是处理收敛问题的方法,对于中国数学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代数术》在介绍对数、三角等内容时使用无穷级数进行推导并考虑收敛速度的方法与思路,与二书传入之前中算家的研究工作有紧密关联。从明安图《割圆密率捷法》开始,无穷级数“降位”问题,即收敛速度问题,一直是研究者必须处理的问题。例如后来的戴煦(1805—1860)在其《求表捷术》《对数简法》《续对数简法》《外切密率》等著作中都为有相关的内容。如果中算家能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代数学》和《代数术》中的相关内容,则对于理解明安图以来的无穷级数工作颇为有益。

《代数学》出版之后,作为一门新学科,中算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因为有《代数学》为基础,当14年后《代数术》出版时,中算家的反应就显得比较迅速。其中,以丁取忠(1810—1877)为首的长沙数学学派对传入的新代数学的回应较为积极。他们很快便抓住了两部译著的内容并应用于自己的研究中,特别是吴嘉善(1820—1885)在《代数术》传入之前就颇受《代数学》影响,对新代数学颇有理解。下面,通过简要分析《对数详解》[5](1874)和《圆率考真图解》[6](1874)二书的相关内容来说明《代数术》对长沙学派的影响。

《代数术》出版后,立即引起长沙学派的数学家的注意和重视,开始学习和研究,正如丁取忠在《对数详解》序言中所说:“近年与曾君栗诚交,讲求天元借根之理,而尤孜孜于《代数术》一书。”在《代数术》出版后第二年,他们就在自己的研究中直接或间接地使用了《代数术》中的内容和思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对数详解》和《圆率考真图解》。

《对数详解》5卷,是曾纪鸿(1848—1877)的著作,但署名为丁取忠撰、黄宗宪校。该书卷首和卷一主要是作者对《代数术》中介绍的代数方法的理解和总结,作为使用新传入的代数方法的基础。卷二至卷五讨论对数,其核心内容基本上就是《代数术》卷十八中关于对数的内容,有不少几乎是照搬自《代数术》,二者的对比如表1。

表1 《对数详解》与《代数术》内容的比较

《圆率考真图解》最初也是曾纪鸿撰写的,后来左潜(?—1874)和黄宗宪分别做了补充,丁取忠在序言对此有说明。出版前,左潜突然去世,为了纪念他,出版时他的名字在作者中署在第一的位置上。这部著作的内容是通过无穷级数计算圆周率,其本思想也是来自《代数术》,在序言中丁取忠讲到了求圆周率的历史,其中提到:“西士固灵曾竭毕生之精力,只得圆率三十六位,至没时,犹令其子刻之墓碑。”[6]1就是从《代数术》中摘引来的。该书一开始就介绍了全书的主要思路:

因思以八线径求弧背眞数。而八线之整数易知者。唯九十度正弦与半径等,同为单一;三十度正弦与半径之半等,其数为〇.五;四十五度正切与半径等,同为单一。若用九十度正弦,依徐君靑术求得弧背,二因之卽半周率。若用四十五度正切,依徐氏术求得弧背,四因之卽半周率。若用三十度正弦,依徐氏术求得弧背,六因之卽半周率。三术中,唯用三十度正弦求弧背,得数较速,然欲求三四十位,则敛级亦钝。或用四十五度正切求弧背二三十位,一人为之,须数百年方可得数。所以然者,凡正切求弧背者,必以正切幂为乘率,半径幂为除率,四十五度正切卽半径,犹之不乘不除,仅有一除、三除、五除、七除诸正负数,故降位极迟也。今思变为捷术:法将四十五度正切分为二分。取其一分正切,定为二分半径之一。又用四十五度切线(与半径等)为大弧切,此二分半径之一为小弧切,用大弧切、小弧切求较弧切公式,求得较弧正切,为三分半径之一。乃先用小弧切线用较弧切线,依徐氏术求得弧背眞数,为较弧。爰将小弧、较弧两真数相倂,即四十五度弧背,四因之卽半周率,二因半周率卽全周率矣。[6]2-3

这个研究思路,是从《代数术》卷二十五的相关内容中总结和抽取出来的。所谓徐氏(有任)术,就是上节的式(7),所以《圆率考真图解》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取tgα=和tgβ=,并把正切和角公式与,依徐氏术求得弧背眞数,为小弧。再式(7)相结合。

总之,《代数学》和《代数术》二书向中国学者介绍了无穷级数收敛的基本内容,提供了一些算例。长沙学派的数学家对这两部代数学著作的反应是快速和积极的,他们认识到了新代数学的先进性,并积极地应用于自己的研究中,这从个方面说明二书出版之初对中算家的影响情况。同时也须说明,丁取忠等人引用和参考了两部译著,但是并没有很好地说明其工作与新译著的关系,相反,他们尽量从中算家的已有工作为自己的工作寻找基础与来源。例如,在《圆率考真图解》在简述相关研究历史时,根本没有提到《代数术》。

[1]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4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9-25.

[2]特古斯.清代级数论基础[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8,27(3):78-85.

[3]棣么甘.代数学[M].李善兰,伟烈亚力,译.江夏:程氏,1898.

[4]华里司.代数术[M].华蘅芳,傅兰雅,译.上海:慎记书莊,1874.

[5]丁取忠.对数详解[M]//丁取忠.白芙堂算学丛书.上海:鸿文书局,1898.

[6]左潜,曾纪鸿,黄宗宪.圆率考真图解[M]//丁取忠.白芙堂算学丛书.上海:鸿文书局,1898.

猜你喜欢

级数对数代数
含有对数非线性项Kirchhoff方程多解的存在性
拟齐次核的Hilbert型级数不等式的最佳搭配参数条件及应用
指数与对数
两个有趣的无穷长代数不等式链
Hopf代数的二重Ore扩张
指数与对数
求收敛的数项级数“和”的若干典型方法
什么是代数几何
一个非终止7F6-级数求和公式的q-模拟
对数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