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有多深,课堂有多美
2015-05-28万蓉平
万蓉平
语文课堂是具有语文学习生活的课堂,这种学习生活的建设应该是缘于教师内心的,是教师个人精神气质和个人素养的自然释放。
一、 语言文字规范的素养决定课堂效率
每一个汉字都浸润着丰富的表象,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味、推敲,感知字词的鲜明形象,才能使字词深入学生的内心,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案例一]《三亚落日》教学片段
出示语段: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师:文中加点的字如果换成括号里的字,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想在黑板上画图区分“悬”与“浮”的差别。(指着简笔图解释)“悬”说明太阳没有靠近海面,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置于天与海之间,有一种静静的、悠闲的韵致;而“浮”说明太阳下面的边缘已经接触到海平面。
生:“下沉”显得很有力量,慢慢地压下来,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与力量;“下落”显得速度很快,“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夕阳落下是有个过程的,“下沉”比“下落”更准确,更有力量。
生:“挨”是靠的意思,若即若离;“碰”表示太阳与海面完全接触。“挨”让人感到亲密,“碰”让人觉得生硬。如果换用“碰”字,我似乎还听到了相碰的声音,而太阳落下去的过程是静静的,毫无声息的。
【启示】分析深刻,体验到位,作者用字的巧妙与讲究,给读者无限的品味与咀嚼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潜心会文,通过换词辨析,细细推敲,体会用字的准确与精妙,感觉字词的分量、温度、音质与可亲近性。学生正是在这种对文字的咀嚼、品味中,清晰鲜明地在心中描绘出三亚落日的生动形象。
语文课的“独当之任”是培养学生,使之具备一定的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对课文遣词造句精确妥帖的体验领悟,才能让学生们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建立在此之上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才是有根的。
二、 文学鉴赏素养决定意蕴提升
[案例二]《长江之歌》课堂实录片段
生:(质疑)老师,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这句话难懂,不如直接说,你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雪山。
师:(有些意外)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
生:“走来”更加生动形象,用了拟人的手法。后面一句“春潮是你的丰采”,如果不用“走来”,就体现不出后面的“丰采”了。
生:我不同意,看不懂。用“发源于高高的青藏高原”更加有气势。
师: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讨论。
(课堂很好的生成,便稀里糊涂地过去了)
【启示】学生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这其实就是一个表达视角的纷争问题,是人文科学的表达方式与自然科学的表达方式的区别。在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的区别上,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观点是:非文学语言的特点是“真实、准确、规范、凝练”,而文学语言的特点是“形象性、凝练性、情感性、音乐性”。不同的文字,由于承载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意境,它就有了特别的审美目的。因此,在诗歌中,课文的表述是美的,在新闻消息或论文报告中,用另一个学生那样的表述才是妥当的。如果老师有一定的文学语言鉴赏常识,这该是个多么精彩的生成!
[案例三]《如梦令》教学片段
师:轻声朗读课文,借助书中插图初步理解内容,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境,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
师:从”常记”一词,我们也看出词人是在回忆往事。那天词人心情愉快,开怀畅饮,微醉而归,为何会“不知归路”?
生:因为她喝醉了。
生:因为天快黑了,也容易看不清路。
师:“日暮”和“醉”为“误入”埋下伏笔,使“误入藕花深处”显得合情合理。词人在误入之后有何表现?
生:词人想找到回家的路,就使劲地划船。
师:好有趣,难怪词人把它记录下来。你能用语言来描绘吗?想象画面,练习描绘。(生想象叙述)
师:(总结)美丽淡雅的文字,加上写意的极富中国画色彩的插图,鸥之白,水之清,花之红,叶之绿,水声,浆声,鸟声,还有尽兴的笑声,使人深深沉醉。这么美的画面,你能读好它吗?(指导朗读《如梦令》,配乐朗读)
【启示】很多诗词往往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下有感而发的。文学的多义性、丰富性是文学的生命。这是人的丰富多样性决定的,这正是创造的动力和创造的空间。以上教学片段,如果能拓展李清照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为教学搭建宽阔的文化平台,引领学生走近词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就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体会词人的心态,使文本的意蕴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语文教学是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只有素养深厚的课堂,才会有诗情画意、哲思飞扬,才会充盈儿童的感动、儿童的权势、儿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