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习作教学四步骤

2015-05-28郑琨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雨景甘蔗习作

郑琨

一、 多读会读,重积累

学生要会写作,除了留心周围事物之外,还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我非常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课外阅读,或名言警句,或精彩片段,或诗词小说,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指导学生读书,并相机传授作批注、摘抄、朗读、提问等读书方法和技巧。这样就弥补了学生们看书时不动脑筋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如一个学生摘录了这么一段:“下雨了,我伸出双手,顿时感到一阵凉爽,雨珠已经把我干燥的双手湿润了。一阵风吹来,雨花飞溅,一粒更小的水珠飞进我的嘴里,一舔,凉丝丝的,甜蜜蜜的,一直沁入我的心脾。”她在下面批注道:“一般人在写雨景时,都只写视觉感受到的景物,而作者在写雨景时,不但写出了视觉感受到的雨景之美,还有触觉、味觉,这样去写雨,给我们的印象是丰富的。”学生能够这么全面深入地去思考一篇文章,其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通过这样的消化积累,相信学生已经习得其法,何愁今后不会灵活运用?

二、 从临到创,巧迁移

学生写文章就像练书法,需要有一个“从临到创”的过程。“仿”绝不是抄袭。较好的“仿”,其实是学生对范文学习体会而后内化,继而再外化成文的过程。这种“仿”包含了篇章结构的“仿”,文句表达技巧的“仿”,甚至也包含了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的“仿”。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笔者很注重对学生模仿能力的训练,小至一个句子、一个题目,大至一段、一整篇。如学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模仿。学生有模仿课文题目的,如《桃花·眉毛·剃须刀》;有模仿课文语言的,如:“我急忙跑到甘蔗地,充满好奇心的我用稚嫩的声音问:‘你们在干吗,好好的怎么把甘蔗埋起来了?‘呵呵!你猜呢?爷爷神秘地笑了笑。‘哦,我知道了,你们一定是知道甘蔗怕冷,所以给甘蔗盖上一床厚厚的被子,对吧?‘你真聪明!爸爸笑呵呵地说。”也有模仿课文结尾的,如:“突然,妹妹叫了我一声,叫我也去玩,我慢慢爬上了滑梯,滑了下去。啊!在滑下去的那一瞬间,我仿佛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学生的模仿可谓精彩纷呈。

训练久了,学生渐渐能够自主模仿;而模仿的文章多了,写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从临到创,集百家之长,最后融会贯通,这既是书法之道,亦是习作之道。

三、 自批自评,善修改

写成一篇好文章,修改很重要。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习作的方法通常有自我修改、同桌互改、小组交流等。要求学生在每次习作时都写上批注,比如哪一句、哪一段写得特别好,好在哪里。作批注时,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在修辞、文法、细节上下工夫,从开始的字词逐渐到句段,乃至最后的整篇。比如一位同学在习作中写道:“花儿都耷拉着脑袋,像一个孩子被老师批评后一样,垂头丧气的。”她在旁边批注道:“我把花儿耷拉着脑袋比喻成为一个受批评的孩子,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了。”多么形象的比喻啊,通过小作者的描写,一个鲜活的形象就呼之欲出了。

通过“自批自评”,学生的习作不但错别字少了,语句通顺了,而且还出现了不少情真意切的佳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习作的乐趣,还大大提高了习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四、 少改重评,多鼓励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海漫记》一书中写道:“在作文教学中,我第一抓‘大典型——作文优秀者;第二抓‘小典型——哪怕只是用得恰当的一个词,只是写得漂亮的一句话或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好的结尾,我都加以‘放大,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力鼓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习作评改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些大师的做法。

那又如何评分呢?一般教师会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都是教师的一种“综合评定”。笔者以为,我们需要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一个总体和细致的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比如一篇文章层次清晰,语句通顺,笔者先评定一个总体分(可以是百分制或等级制),然后根据文中某几处写得特别精彩的地方,一处加一颗星,两处加两颗星……这两类分值相加,就是学生本次习作的最终分数。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把文章写得文通句顺应该是没问题的,他们所欠缺的正是对语言较为细致的把握,而“星级奖励制”能够激励他们在语言、细节上下工夫。“星级奖励制”大大促进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雨景甘蔗习作
花式卖甘蔗
清明甘蔗“毒过蛇”
叶敏作品赏析
雨景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大雨之夜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写微诗的时候,想起雨景截句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