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稞保卫战

2015-05-27阿沙

小说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糌粑青稞

阿沙

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藏族人,现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曾发表调研随笔多篇。

每当谈话中向朋友讲起青藏高原上绿油油的青稞地时,从他们突兀的提问中发现,有多少事对我来说是不言而喻的现实,而对他们来说却不可思议。隐藏在内心的一种本能使笔者明白,他们的发问不无道理。由于缺乏一座文字桥梁,他者很难鉴赏到异域文化的丰富和有趣。我想,要包容这些文化差异并不是问题,但要建立和维持这种尊重文化差异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却十分困难。1989年,多元文化社会国家议程出现,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发生了改变,这个议程的主题包括文化认同、社会正义和集体经济效益,日后被称为“生产多样性”的经济维度。虽然文化差异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但也需要一些能够促进交流、沟通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少数群体的观点可以被聆听并且被冷静地分析。如此,国家所关心的总体经济要求与国家的政治、道德和文化价值观便可以得到有效的整合。

一、长在地里的宝

光景明媚,我站在青稞地里看了许久,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青稞地里得到了许多智慧。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淡黄色青稞秆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迎着微风,对田野,对夕阳,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

《西藏王统记》里有记载,藏族祖先猕猴与魔女依照佛祖指点在雅龙贡布日山结成伴侣,生育后代后,因林中果实枯竭,处境惨淡,故而,观世音菩萨遵佛祖之命,从须弥山取来五谷种子,为之加持,撒向雪域大地。据传西藏雅龙泽当的萨拉村是第一块青稞地。而另一则神话故事——《青稞种子的来历》,已经被录入《藏族文学史》。故事中,阿初王子冒险从蛇王那儿盗来青稞种子,却不幸被蛇王发现,被施法变为一只狗。后来,一位大土司的女儿爱上了阿初王子,王子也奇迹般地恢复了人身。从此,他带领乡邻辛勤种植青稞,让藏民吃上了由黄灿灿的青稞粒磨成的糌粑细面,喝上了香醇可口的青稞酒。如今习以成俗,每年秋收后,初尝应季糌粑时,为表感激,百姓都会先捏一团糌粑给家狗。

撇开浪漫的神话故事,青藏高原的的确确是青稞发源地。1995年6月13日,昌果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雅鲁藏布江北贡噶县)出土了农作物种子碳化粒千余粒。经确认,此乃青稞碳化粒。迄今为止,这是青藏高原上最古老的青稞史前考古遗址,它使青藏高原的青稞栽培史由传说中的吐蕃时期提前了近十五个世纪。早在距今3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居住在西藏腹地雅江中部流域的藏族先民就已耕种青稞,那时我国第三大河雅鲁藏布江已形成以青稞为主的农业文明。

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昂,群山连绵,不足3%的耕地散布在25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导致青稞生产天然分隔,大致形成了藏南河谷农区、藏东三江流域农区、藏东南农林交错区、喜马拉雅山南坡秋播区、藏西北荒漠高寒农区、海北祁连山地区、海南台地区、柴达木盆地绿洲农区、青(海)南高原区、甘肃天祝藏蒙黄高原交汇农区、甘南—阿坝高原农牧过渡区、甘孜荒漠半干旱农区、迪庆温湿农区等十多个生产区域类型。此外,临近青藏高原的云南丽江地区、四川凉山州和青海、甘肃接壤的河西走廊的农(牧)场也有青稞种植。

青稞属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因其种子内外颖与颖果分离,籽粒裸露,故称裸大麦,属大麦变种,也称元麦、淮麦、米麦等。青稞作为我国原产农作物之一,因其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易栽培等优异种性,成为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农作物。青稞磨成的糌粑则是藏民的主粮。糌粑面的制作工序十分简单:脱粒后将青稞晒干炒熟,然后用水磨或电磨磨成糌粑面。过去人们用手推石磨制作糌粑,但这种手工糌粑面口感相对粗糙。

糌粑、酥油与茶,被誉为藏民族食品三宝。糌粑因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的特点,充当了高原快餐。其食用方法很简单:首先倒入1/3碗马茶,随后放入拇指大小的酥油与适量糌粑,最后左手握住碗底,右手插入碗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捏制成糌粑团,即可食之。另外,早餐时,也可加入酥油、奶渣、热茶和成稀糊喝,藏语里称其为“糌土”。糌粑的食法不胜枚举,有种食用方法甚至被载入史书《新唐书·吐蕃传》中:“凝麦为碗,实羹酪并食之。”令唐人惊讶的这种连碗一并吃掉的食用法常见于少产酥油的农区。具体做法是将小块拌好的糌粑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合作捏成碗状,按各自口味将酸奶或辣椒汁或肉羹盛在里面和糌粑做成的碗盏一块儿吃掉。另有在糌粑内加肉和菜一起烹煮的“图巴”、糌粑血肠“唷”,藏族牧区多见的点心“新”、“特”。

二、Q村青稞地

1.种植概况

秋收后的青稞地是赭黄色的,有如象牙般坚实、致密和华贵,经受得了最沉重的磨砺。

四川藏区A县(甘南—阿坝高原农牧过渡区)Q村人世代都以种植青稞为主,以饲养牦牛作为补充。A县藏民放置糌粑的盒子大有讲究:一般用画有龙、凤、树叶等图案或者涂有清漆的木盒,同时还有摆设之功效。有的糌粑盒用金、银、铜来装饰,造价十分昂贵。外出携带时,人们习惯把糌粑装入“糌达”即布口袋或皮口袋里,同时带上酥油、茶、盐及碗,只要有热茶即可美餐一顿。

A县1958年民主改革以前,县域内青稞可作为货币进行实物交换。当年农耕区藏民“蓉阿”须拿青稞与牧民“卓哈”交换肉类(牦牛肉)、奶制品(酥油、奶渣)、牛羊皮、牛羊毛等。由于当时布料非常稀缺,很少有人穿如今流行的“热拉”(即布衣)。A县传统藏袍有“擦日”(即羔皮袄)、“祖花”(即羊皮袄)、“绸拉”(即毯氇衣)、“拉袈”(即土氆氇)等,这些无一不需要牛羊皮毛来制作。此外,Q村人多用牛皮缝制皮靴,或制作大小皮袋盛青稞或者糌粑;用牛羊毛编织黑帐篷。在尚未形成货币交易体系时,物资的流通十分重要,故而青稞在实物交换中还充当了货币角色。时至今日,A县农村婚丧嫁娶时,村民仍会将袋装青稞作为礼物赠送主人家,而牧民则习惯赠送牦牛。

1958-1982年,藏区白面粉及大米特别紧缺。在Q村,一户人家每年能分得6斤大米就非常了不得,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少许米饭。故而,当时人们皆以糌粑面为主食。藏族人向来有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传统美德。当地有句谚语说得好:“孔雀是森林的骄傲,客人是家中的自豪。”那时候日子苦,A县藏民款待客人时常说:“使劲吃呀,吃得饱饱的!可要吃到肚子鼓鼓的,直到肚上的虱子都滚下来。”一位年近五旬的受访者告诉笔者,儿时一个玩伴家中较宽裕,他那善良的母亲常会用一个大盆子当他们几个的面,捏一团添有奶黄色酥油的糌粑,那香醇的味道是他们清贫童年里一抹难得的亮色。

依照旧习,A县农户会将每年收获的青稞粒都储藏起来。那时候,若要判断贫富,就要看这户人家的粮食及燃料储量。1980年代前,藏民盛放青稞的容器包括牛皮制作的袋子、牛毛线编织的袋子或者草绳编织的袋子。1980年代后,有的农户开始改用麻袋装青稞;2000年后,藏民为防鼠害逐渐变换了容器,改用定制的铁质圆柱容器来盛放青稞。父亲常唏嘘,藏区农民靠天吃饭,故习惯储藏足够两三年的口粮。过去生产力低下,市场交易相对单一,一个家庭一旦没有粮食很难有渠道购买。父亲记得他儿时连续五年下冰雹,种进地里的青稞颗粒未收。A县有句俗语说得好:家有粮食,心头不慌。

年复一年,Q村人为了供养他们几立方英尺的身体,强壮年轻的身体,不得不铆足劲儿地干活,尽最大努力让日子好过一些。但很快,这些鲜活的生命也会被犁头耕进泥土,化作肥料。青稞多为春播,播种期从3月中旬至4月下旬,7月上旬至8月下旬成熟,生长期为90-130天。每个生长周期,基本只施一次肥。化肥主要有钾肥,也有家肥(主要是畜粪)。秋收打碾后的秆还可以用来弥补冬天饲草料的不足。传统生活中,青稞作为高原人民赖以生存的唯一口粮,算是他们的命根子。藏区民间特意为青稞顺利生长制定了夏季禁令。譬如A县Q村有种地方性习惯法“亚晨”,即保护庄稼的措施和宗教禁忌,违者受罚。从藏历五月至秋收结束,禁忌主要包括不得动刀斧割草,否则会触犯地神,使庄稼遭冰雹;忌擅自开镰收割,收割日期要由喇嘛占卜决定,否则会触犯神佛,影响收成。在恶劣又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寻求生存,使高原族裔形成融合宗教色彩的乡规民约,并成为行为准则世代传承。

A县平均海拔3300米,属高原寒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3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全年无绝对无霜期,故农业生产素来受制于自然环境。较长的历史时期内,A县农业生产用具多为木质,耕作为二牛抬杠。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抗御能力差,遇上天灾,可能颗粒无收。2000年以后,除较陡的坡地以及自然梯田以外,Q村耕作、收割、脱粒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2.无妄之灾

有个小小的城镇,有一片寂寞的青稞地。

大骨节病是指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国内又叫矮人病、算盘珠病等,国际医学界称为Kaschin-Beck病。大骨节病在国外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在我国分布范围大,从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区均有发病,主要发生于黑、吉、辽、陕、晋等省,多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平原少见。由于骨骺板提前骨化,使发育出现障碍,表现为侏儒型。A县历来属于大骨节病重灾区。但任何事情,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经医学专家多年实地考察、理论分析、临床试验,直至20世纪80-90年代,终于解开了谜团。A县地方性疾病——大骨节病,其实源自受病菌污染的青稞地。当地卫生专家分析,一方面是因为过去A县粮食结构过于单一,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去秋收后,习惯将青稞就地晾晒,等到晒干以后才从地里移至家里,最后将其搁置在粮架上。有一种菌叫做镰刀菌,它在北纬30度的亚欧气候带繁殖力特别强,而在秋季的繁殖力更甚。镰刀菌极易污染麦类作物,产生很多毒素,其中T-2毒素进入人体以后,会破坏骨细胞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骨骼过早成熟。其病症的人体体征表现是:身材矮小,关节粗大,同时,患者也会感到关节疼痛难耐。年复一年,A县人世代饱受大骨节病的困扰。

如今,人们的劳作习惯已做了调整,另外,随着大米以及面粉大量流入藏区,外地粮食所占比例已经超越35%,食物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骨节病这样的食缘性疾病也因此逐渐远去。真该拱手一拜,但言感激。A县在实施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以来,已将Ⅰ、Ⅱ度大骨节病患者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补助水平为:Ⅰ度患者月人均65元、Ⅱ度患者月人均70元。Ⅲ度大骨节病患者全部纳入五保供养,月人均发放保障金250元。这对于老一辈饱受大骨节病折磨的藏民来说,是莫大的欣慰。

三、“不输不赢”

我独自一人登机往东,留下马蹄和石子相磕的节奏落在夕阳。当听说河谷的青稞地改种蔬菜,我正只身自东返西怅然有怀。

1958年民主改革以前,A县是周边藏区的主要粮食供应地。那时,青海省的久治地区乃四川省松州府管辖的最边缘地带。A县作为此处的商贸集散地,附近牧区藏民也会来此地采购青稞。20世纪30年代,已经形成了相对规范的有三条街的商贸集散市场,整个市场固定使用两个秤来交易,商户共有270户。当地藏民称之为“贾康”,“贾藏”意为汉族,“康藏”意为房子。是故A县被称作安多地区物资贸易集散地。著名说唱艺人亚热阿索身穿羊毛编织的土氆氇路经A县时,也幽默地即兴唱道:“A县并不似传说中舒坦,身穿‘拉袈(自制土氆氇)也没感到暖和,但这话可不能乱讲,只因这地方是种青稞的粮仓。”这生动地诠释了当时此地区扮演的粮仓角色。1958年以后,A县成了青海、甘肃、四川三省接合部。

彼一时,此一时。A县境内的青稞属紫青稞,俗称“黑青稞”。这种青稞的口感较香醇,但缺陷在于产量不高,一般亩产250斤。甘肃很多藏区因受自然条件限制只能种植青稞,但品种以康青3号为主,亩产400斤。康青3号的口感虽远不及紫青稞,但胜在产量更大,所以卖价也更低。故而,青海、甘肃大多数牧民改去甘肃藏区采购青稞粒。2012年四川省甘孜州青稞新品种选育项目,已育成康青8号青稞新品种,康青6号、7号示范推广增产明显,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而A县目前的青稞品种更新换代依旧困难。

此外,为保护高原藏区的生态,国家一方面在政策上恢复林地,另一方面对猎杀动物进行了严格管理。所谓祸福相依,副作用也随之而来。野生动物如野猪、藏猕猴的繁殖力过强,成群出没,导致A县接近林区的农区没有办法种植豆类。因为野猪的哄抢,许多村落5年内没有种成一分地的土豆。即便种青稞也需要派人看守,以防猴子或野猪肆意破坏。确凿无疑的是,如此处境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去年省里来了一位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前往野外蔬菜地考察,结果那天菜地里莴笋、白菜、卷心菜都被野猪豪气地洗劫一空。村民愤慨难耐,商量后决定手持锣或锅轮流看管,但凡见野猪出没,便使劲敲打,将其吓跑。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水以清得之,以浊丧之;天以霁得之,以阴丧之。种进地里的青稞,竟无得无丧。A县种植的青稞每公斤售价约4元,亩产约300斤。以此推究,亩产值约600元。整个生产过程中须投入:耕地租用机器大约60元/亩,一年翻三次地,总计180元/亩;收割青稞一人一天120元(一个强劳动力一天只能割约一亩);青稞脱粒,需要人工或者租用机器,也要约100元——由此,一亩地的生产成本约400元。Q村村民Z用不太标准的汉语总结每年的青稞亩产值为——不输不赢!种田所得与投入成本基本持平。Z家每年种六七亩地,秋天能收获约40袋70斤装的青稞。但晒干除渣后,除去成本,净重最多可得1000斤青稞。青稞市场价为2元/斤,故Z家每年种地所得为2000元。相比较如今的生活成本,2000元只是九牛一毛,仅够交挖贝母时的草场租金。

一般而言,土地流转形式包括土地租赁、农民入股、托管。近几年来,A县藏民也开始零星租地给内地绿色蔬菜种植企业。大型企业进驻后,能实现规模效益,形成生产、运输、销售一样不缺的完整产业链。以M乡W村蔬菜基地为例,每天中午两点以前,菌类、蔬菜就要装好车。第二天早晨的四点以前,就需要送达成都双流机场。这些高原产的绿色无污染生态蔬菜会流向北京、上海、三亚等地。今早还长在高原的蔬菜,明天就能在上海的超市里购买了。A县承包商所种的蔬菜,除农家肥以外不用任何有机肥。但凡发现用了有机肥,地方政府会立即终止承包合同。这样的二两豌豆尖在北京市场就可以卖到35元。有部分蔬菜还瞄准了高端市场,如配套定装两根莴笋、两根茄子、两根黄瓜,再加少许菌类,商户负责送上门,就能卖500元。但这样的模式也只有大型企业才可行,单家独户就干不了。

除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当地村民也都意识到种植青稞并不划算,故种粮积极性并不高。目前农村劳动力逐渐开始转移,农闲时,藏区劳动力转而采集虫草贝母或者打临工。过去春夏采集的虫草贝母等药材价格并不高,生活成本也不大,农民会年复一年专心种粮。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药材价格猛涨,无需政府干预,藏民已自动地作出理性选择。

W村跟外地承包商签了10年合同,第一年每户租地得260/亩,每年增长20元/亩。最后一年,即2024年可得460元/亩。家住Q村的Z告诉笔者,Q村有很多平坦土地,易实现机械化操作,水源比较足,光照强,那位老板最初看中了Q村的地,却没谈成。虽然当时村干部召集了各户代表对此事进行磋商,却有几位保守的老农户极力反对,只好作罢。他们一再强调祖祖辈辈种青稞的土地,突然改种蔬菜怎么行?而且糌粑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粮食,不舍得。眼见到手的鸭子飞了,Z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他说要种青稞也可以种在剩余的坡田以及梯田里。1982年A县包产到户,Q村分到7亩/人。Z给笔者算了一笔账,Z家能租赁至少15亩平地,每年不出一分力气也能平白得3900元。另外,9月他们挖完药材下山以后,各家妇女还可以在蔬菜地里打零工挣钱。这与种青稞所得的2000元一比,立马分高下。

明年,Z的一些亲戚打算放弃种青稞,改在农忙期间上山挖药材。春末,他们可以趁别人耕地时就打包上山挖虫草;秋天8月末藏民纷纷下山收割青稞时,他们还可以留在山上多挖几天贝母;整个9月份到10月初,还可以上山挖羌活。其中有些农户本身分得的田地就属梯田或者坡地,去年用四轮拖拉机犁地时,差点翻车,很危险。另外,现在的Q村孩子的入学率很高,7-23岁的年轻一代都在学校。这些年农忙时节干活的都是老面孔,Z觉着他们这些老骨头再干几年以后,孩子们回来接替的可能性并不大。未来,这地谁来种?

四、青稞资质

1.文化深度

在我眼里,这是如此特殊如此具体的文化。理解和尊重它,是保卫世界的丰富性和人的丰富性。

青藏高原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高大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成群的野生动物……而青稞无疑是那儿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农作物。可问题是,百姓的种地积极性并不高。譬如说年轻一代对糌粑的兴趣普遍不大。隶属四川省的A县虽为藏族聚居地,但百姓习惯食用大米、白面与蔬菜。Z告诉笔者他们家5口人,每年只需200斤青稞粒加工一牛皮袋糌粑炒面就够吃了。作为传统粮食,当年全心全力梦寐以求的青稞,现在却落到这般光景。吾见无可奈何花落去,只好掷笔促章自哂之。无论这个民族如何引入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观念,终究还是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藏历三月初七,A县各个寺院会派人将装有各种谷物、缎子小条、珊瑚等的聚宝瓶埋在田地里,藏族人相信这样做会保养地气,可使来年庄稼丰收。史料记载松赞干布前的君王均靠苯教徒来维持统治,苯教徒的特长之一便是占卜术。其中有羊脾骨占卜、乌鸦叫声占卜、念珠占卜和青稞占卜。青稞占卜者检查青稞粒排列组合的情况,从形成的图案得出占卜的结果。念经加持后的青稞便是占卜者手中的道具,寓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朵玛”是用糌粑捏成圆锥形食品,用以供神施鬼。将“朵玛”在一定日期抛向门外,是藏族寺院与民间共同拥有的行为。人们认为这样做,会将影响健康和幸福的邪恶驱逐出去,从而保障今后生活的安康。

青稞献祭是藏族的一种农业祭祀活动。秋收时,Q村人会把第一次收获的青稞、麦子、谷类等粮食献出来,以酬谢自然精灵和天神保佑,使得农作物免遭野兽践踏和风雨、冰雹、霜冻之侵袭。进食前,也有敬神习俗。譬如,制作完青稞酒、糌粑面、酥油等食物后,首先会摆在佛前的供桌上,以示敬献神佛;品尝前,还要用手指沾上少许食物,向空中弹撒三次,以示敬献佛、法、僧三宝,完毕后方可进食。“煨桑”是贯穿藏族人一生的信仰行为,无论政治、经济地位如何,处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的藏族人遇到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外出经商、求学及战争等都要煨桑,祈请神灵护佑。煨桑被藏族人看作是告知天地诸神的仪式,以桑烟将天地人连接在一起。传统煨桑物品有松柏枝、豆粒大小的糌粑丸、炒熟的黑白色青稞以及各类糖果等。如今,Q村每户院前的经幡柱依然屹立,每年的法会和祭山仪式依然是村里盛大的活动。

青稞在传统文化中,寓意吉祥如意。譬如,“央”的观念和有关“央”的行为在藏族民间生活中无所不在。“央”指福禄、财运和吉祥。藏族人家中,有在装满青稞象征财富的“央干”(福运箱、财运斗)上插上福禄箭的习俗。“央”的观念源于藏族人远古的“万物有灵”。正如世界各民族中最为典型的“谷魂”崇拜,藏族人观念中的“央”,同样也隐匿着祝愿与希冀。婴儿问世的第三四天,亲朋好友须携带一小袋糌粑和一块新鲜酥油前往祝贺。一般抹一点糌粑在婴儿额头,表达对孩子的祝福。青年男女成婚之日,必捧上预示幸福吉祥的五谷斗“切玛”,对新婚夫妇步入人生新阶段,开始承担社会及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寄予美好希望。

2.营养价值

造物给你胡须、宽肩阔背和指环般抠紧的喉突,而你已羞于识别自己的声音。

《四部医典》中记载,食物以陈青稞糌粑为佳;青稞性重而凉,能使粪便增多,为增肌肉补体力之佳品。据《本草拾遗》记载:青稞,下气宽中、壮精益力、除湿发汗、止泻。而藏医典籍《晶珠本草》更把青稞作为一种重要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现代医学发现,青稞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0.1%,高于其他谷类作物;纤维素含量1.8%,低于小麦但高于其他谷类作物。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是由青稞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用酥油茶拌和,用手捏成小团。酥油茶、奶制品和牛羊肉都是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品,同时藏区缺乏蔬菜、水果等维生素来源,但就是在这种饮食结构中,藏族人却很少患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而且在藏区还不乏百岁老人,这与青稞突出的医疗保健功能是分不开的。

青稞除了是很好的膳食纤维以外,它本身也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钙、镁、铁等微量元素。另外,青稞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含β-葡聚糖最多的作物,该葡聚糖有助于防治结肠癌以及糖尿病等。β-葡聚糖是存在于青稞糊粉层和胚乳细胞壁中的一种多糖。目前,生物医学界普遍认为β-葡聚糖具有清肠、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四大生理作用,这在其他粮食作物中非常稀有。麦绿素就是麦苗幼叶的汁液,麦类叶片汁液均可称为麦绿素。但日本学者荻原义秀专门采集了约150种蔬菜、野菜、野草的幼叶进行分析,其中有效成分最丰富的就数青稞的幼叶。麦绿素是富含矿质营养、酶、维生素和叶绿素的全天然食品,被称为“天然食品之王”。

五、实际困境

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

——《尚书·盘庚篇》

从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一个国家有竞争力的产业首先是劳动密集型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然后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最后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过渡。若要充分利用青稞文化、开发青稞产业,解决A县乃至整个藏区人民的生计问题,尚有难度。

就生态条件而言,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严峻,随着高原地区人口增长,资源开发规模失控和利用方式不当等,土地沙漠化、天然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愈加明显,成为制约农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据统计,目前仅西藏、青海两省(区)土地沙漠化面积已超过830万公顷,水土流失面积2000万公顷以上,接近高原土地总面积的1/10。

当地藏民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A县某些荒废的坡地型农田顺应“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政策,现在都未种植青稞。国家按一定标准无偿提供粮食,以粮食换生态。受救灾救济、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禁牧休牧轮牧等政策的影响,政府从其他地区调运来的粮食多是大米、面粉供藏民族食用,这对促进饮食习惯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藏族人群当中,年轻一辈已经习惯了吃大米、面粉,偶尔吃一些糌粑,并且目前有一种倾向,衡量一家人富不富裕,就是看他们家有没有大米吃、炒不炒菜,糌粑可吃可不吃,甚至有些地方出现看不起吃糌粑的人家的倾向,他们对糌粑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渐下降。只有年龄比较大的老一辈藏族同胞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地区的藏族同胞才对糌粑有一定的依赖性,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吃糌粑或其加工产品。

而且许多加工产品还主要停留在书本上,未投入生产,不利于青稞产业化生产,不利于种植青稞的农民增产增收。藏区农产品加工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多。青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很难进入大市场,难以通过高附加值创收。由于缺乏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受种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青藏高原多数农产品生产成本都很高,价格上缺乏比较优势,导致市场竞争乏力。另外农村金融制度的滞后,使特色农业发展缺乏良好的融资环境,从而间接影响特色农业竞争力的提高。

《论语·子罕》中孔子语:“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A县某官员告诉笔者,县政府针对如今的土地流转趋势也设有耕地下限。整个A县15万亩耕地面积,即便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也要保留至少10万或者8万亩地来种青稞。给种植青稞的农民直接补贴,提高补贴标准,使其和大作物补贴标准基本一致,提高广大农民种植青稞的积极性。A县无规模以上的企业入驻,故多数村民仍在种植青稞。A县可以特定的冷凉性地理气候为基础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独特的生态与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冷凉性”特色农业品种,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重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当地农业竞争力,进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产业想象

我不走了。这里,有无垠的处女地。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在现代化的潮流中,主动把握住民族和个人的发展方向,自觉地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现代化的节奏,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于处在相对落后状态中的民族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严酷的再生时期。先进的交通、通讯设备,强有力的经济、文化渗透,使每一个民族都被日益卷入世界文化圈中,谁也不能关起门来做香格里拉之梦。

A县农业生产特有的漫长周期,在一年中造成了2/3以上的农闲时间,加之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在农牧之外找出路的问题,一直困扰着Q村人。农牧业生产迄今为止,还只是解决了村里人基本的温饱生活。青稞种植带来的较低收益以及村民对外界物品越来越严重的依赖,加剧了村民找钱的紧迫感。故而,上山采挖虫草贝母是不得已却又低成本低门槛的捷径。每年5月15日至6月15日,Q村人去邻县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采挖虫草,每人须付租金10000元。去除所有成本,成人人均能净挣9000元。每年6月中旬至8月底,去邻县草场采集贝母,每人须付租金2000元。扣除成本,成人人均净挣10000元。故而,当地人种植青稞已沦为锦上添花。但明眼人都明白,这种非良性经济秩序其实并不具可持续性。我们亟需在自己的土地上,依托自身特殊的文化背景,成就一种良性的经济秩序。

猜你喜欢

糌粑青稞
青稞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稞地里的母亲
达娃次仁:糌粑香飘致富路
青稞的高度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青稞酿酒
糌粑,青稞面团里的原生态
青稞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浅谈青海称多县“卓木齐糌粑祭祀节”
藏族饮食与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糌粑和酥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