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有效教学提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质量

2015-05-27赵九妹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堂质量有效教学

赵九妹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如何上好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信息;课堂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33-01

对信息技术的教育者,对每一个中学生都提出了掌握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要求。由于社会各因素的不同,在农村中学开展信息技术课有着诸多特殊的困难。下面是我对如何上好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的几点看法

一、重视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也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中学信息技术课具有实践性、创造性强等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能产生良好作用。

1、转变观念。计算机的发展很快,内容繁多,要让学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就要教会学生自己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哲学能力。如上课时,只告诉学生一些常用按钮的使用,然后详细讲解帮助菜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内容时就可以自己利用帮助菜单或帮助按钮自学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应该经常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机发展动态,利用一些废旧的电脑配件,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装机,引导学生自学一些计算机语言去写一些简单的程序,定期组织比赛,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有很大作用。总之,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学以“导”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

2、“任务驱动”法教学。现行教材还在试行阶段,有些地方还不完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不必到受教材限制,要源于教材面高于教材。教师首先要明确整个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然后明确每节课的任务,设置范例,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介绍有关知识和方法时,提出一些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任务,在引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适量地带出相应的内容。如在讲授 word时,老师课前用word制作几张贺卡。上课时。先让同学看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问学生想不想亲手体验一下?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极大兴趣,并积极地随着老师的讲解进入学习情境,这节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3、“任务性”上机。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很多电脑知识都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教师如能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掌握所学知识。如完成上机任务后,可以适当让学生学点儿其他内容,甚至可以让他们玩一些益智游戏,这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提高反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上机结束后必须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在上机时认真操作,而且通过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合作教学。首先,师生之间要配合默契。洋思、杜郎口等一些名牌学校都实行讨论式的合作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必须平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敢于讨论,达到“合作”的目的。一些简单的章节或复习课可以让学生讲,这样容易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也能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疏漏。教师上课时要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而不要总是自己先讲或提问单个学生,这样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不能调动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教师甚至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备课,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讲课比赛,但是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纪律。其次,各校教师之间要利用Internet互相沟通。

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有了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过程安排不合理,教学仍然很难成功。

1、课件制作。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教学时,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制作课件,将教学内容融于课件中,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制作课件上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将其设计得过于艺术化,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件只是—个帮助教学的工具,它必须为教学服务,只要能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利于讲解就可以了。

2、课上交流。利用多媒体电脑教学,上课时教师看多媒体电脑的显示屏,学生看投影屏幕,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明显减少。怎样保证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呢?教师要多走下讲台多辅导,善于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及对学生的提问中发现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不能全靠课件上的内容讲解。只有熟练掌握教材,多与学生交流,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提高教学设计质量

1、领会“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术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机器设置任务,可以规定什么样式的墙纸,屏幕保护程序,机器日期等。也可人为的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讲字处理软件时,应当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讲程序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联系实际的编程题目等等。

2、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说本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优先讲怎样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統。学生机器里多装些学习软件,供学生学习时选用,如果机房机器内部联成局域网,并运行起多媒体电子教室,要充分利用,集中讲解一般性的问题。应该看到学生们是有种种兴趣倾向。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有所侧重。为此,教学设计当中要能考虑到上述内容,充利用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合理地组织学生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要避免传统课程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使本课程真正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课堂质量有效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