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被”字构式的认知动因研究

2015-05-27李睿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研究

李睿昕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新“被”字构式的认知动因研究

李睿昕

(江南大学,江苏 无锡 214122)

摘要:最近几年,网络语言和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类似“被就业”一类的新型表达方式,其产生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与语言的共变现象,还反映了人们在表达方式上的再筹划。这种表达方式就是人们在概念化的过程中通过对词汇压制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被”字构式。在对新“被”字构式句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新型构式的认知动因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被”字构式;认知动因;研究

从2008年李国福“被自杀”事件爆发以来,新“被”字构式也逐渐在网络上流行开来,进而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用语。截至目前,学界对新“被”字构式的形成过程以及特点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笔者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新“被”字构式的认知动因进行初步的研究。

1新“被”字构式结构分析

在我国现代汉语中,针对“被”字构式的研究较多,单纯从结构上看,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用“被”字引入施事者,例如:“她被这首歌深深地吸引了”;二是作为一种简化格式,介词“被”主要用于动词之前,但是并不会直接引出施事者,例如“她被深深地吸引了”。因此通过观察语言资料中的新“被”字构式中的结构形式,就可以很轻易地发现这种新“被”字构式应该属于前文描述的第二种情况的范畴,“被”字后面没有出现施事者,虽然从表面上看两句话表达的意思较为相似,但是仔细比较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归纳起来,新“被”字构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1 新“被”字构式的语法成分更为复杂

从我国汉语中传统的“被”字构式来看,“被”字后面通常接的是动词或者是动词性短语,但是在新“被”字构式中,“被”字后面出现的主要有三类:

(1)“被”字后面跟的是动词性短语。例如:中央银行已经将2014年的高房价列入风险信贷的行列中,房价想要在2014年“被增长”,除了跟政策博弈之外,还需要对信贷量的变化进行密切关注。

(2)“被”字后面跟的是名词性短语。如:通常没有假期的时候总是盼望假期,但是有假期了你也不一定休息得到,几年下来都是全勤,其实谁也不愿意,这实在是“被全勤”啊。

(3)“被”字后面跟的形容词性短语。如:当前,我们似乎正生活在一个“被和谐”、“被繁荣”和“被代表”的完美社会中。

从上述列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新“被”字构式在“被”字后面所紧跟的成分与传统的“被”字构式相比,更加趋于多样化。新“被”字构式在传统“被”字构式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名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1]。

1.2 新“被”字构式中主语语义的范围更大

在传统的“被”字构式中,主语通常都是“被”字后面的受事,而新“被”字构式不仅包含了动作与受事之间的语义关系,还因为“被”字后面所跟成分的复杂化,导致主语与“被”字后面的成分语义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例如: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自己收入“被增长”的主要原因所在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收入”和“增长”两者分别是动作和受事之间的关系[2]。

1.3 新“被”字构式整体功能更突出

在传统的“被”字构式中,“被”字后面的动词性成分通常充当句子的谓语,主要是进行表述,然而新“被”字构式中的“被”字后的动词性成分不仅能够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表述外,还具有指称性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语法功能上,通常也能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以及定语[3]。例如:当前北京严查“被就业”现象,高校一旦作假将会“被处理”。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被”字主要是站在定语的角度上对中心语“现象”进行修饰的。

2新“被”字构式的认知动因分析

针对我国传统的语法观点分析,被动态和主动态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语和宾语的地位上,如果主语充当的是动作的执行者,动词选择主动态;如果主语充当的是动作的承受者,那么动词则应该选择“被”动态。从形式上看,在主动语态中,动作的执行者主要在句子的开头,而在被动语态中,动作的承受者在句首,而动作的执行者则在动词之后,两者之间是通过“被”字连接的。

2.1 认知理据

著名学者De Swart认为:压制是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语义冲突而引发的对隐含语境内的意思进行重新解读的机制。在新“被”字构式中,对于动作的主体,最初的“被”字构式要求“被”字后面的动词通常是非自主、非自愿的及物动词。但是在新“被”字构式中的动词通常都是具有自主义的词语[4]。这些正是新“被”字构式在传统“被”字构式的压制下,自身所具有的自主义逐渐“被”中和形成,但是在整个新“被”字构式中所描述的“被”动承受义表现更为明显。然而对于之前可以用在“被”字构式中的非自主性动词来说,在一些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也同样会受到来自新“被”字构式的压制,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表达出一种很不情愿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新“被”字构式其实是对传统“被”字构式的一种效仿,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基本相似,但是在语义上差别较大。从表达的意思上分析,传统的“被”字构式主要是为了表现出特定的主体“被”赋予了某种外在力量,然而对于新“被”字构式来说,它的特定主体是自身释放作用力,这种作用力通常都是“被”操纵的。但是归根结底,这两种构式不但是形式上相似,在语义上也存在很大的联系,其主要原因是两者都是传递“被”迫含义的。从构式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的“被”字构式产生时间更早,而新“被”字构式是在最近几年才逐渐从传统“被”字构式中拓展出来的。如果是站在语体的角度上分析,在新“被”字构式中,有部分表达方式较为奇怪,这主要是构式压制引起的,例如:各级各部门的党员干部必须要切实抓好农村的扶贫帮困工作,坚决不能让一些贫困农村“被小康”,这主要是当前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面小康”而并非是“平均小康”。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这里的“小康”仅仅是一个转喻,主要指的是广大群众都能够过上小康一样的生活。

2.2 新“被”字构式认知突显

在对语言学进行认知的范畴内,突显主要指的是承载语言表达式中相关信息的组织,是人们主观认识的产物。在语言表达中,成分的突显主要是由说话人的表达目的决定的。而说话人则是根据实际的交际目的和需要来选择的。选择新“被”字构式,这就是对意识焦点的一种突显。说得具体点就是新“被”字构式所突出的是“被”字构式在两个不同认知领域之间的相似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对人们认知行为的加工主要是选择一个参照点,然后逐渐对另一个实体进行感知。但是,如果在说话人的头脑中已经存在某一个较为熟悉的已知概念体系,那么说话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将该体系当作是概念参照点,并将新浮现的概念自觉当成是目标认知领域。说话人在对话语进行编码和理解的过程中,两个认知领域之间相互有相似的地方,能够保证其实现从源参照领域到目标领域之间映射的重要条件。由此可以看出,新“被”字构式突显的是“被”字和元认知领域之间存在的共性。虽然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被”字构式也可以发挥出表达积极意义的作用,但是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在最初阶段“被”字构式的主要作用是对消极意义进行表达,并且这种表达消极的作用一直持续到现代汉语中[5]。例如:四川某一商场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造成了千万元的损失,当地小学生“被捐款”。通常来说捐款是一个自发性的行为,而这里的捐款则可能是当地政府要求的,因此称为“被捐款”,主要是突出这个动作是“被”动接受。

3总结

综上所述,新“被”字构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流行构式,其句子的语法相对固定,具有鲜明的语义特征,能够发挥独特的修辞效果。当前随着新“被”字构式的不断发展,逐渐被运用到了新闻标题中,能够达到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效果,因此这种方式与句法的流行性一致。新“被”字构式作为一种流行句式,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可能会继续突破句法格式,以及语义搭配的束缚,逐渐在现代汉语语法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位。当然,类似这种流行的构式,也有可能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像很多网络流行语一样,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

参考文献:

[1]王寅.“新被字构式”的词汇压制解析——对“被自愿”一类新表达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J].外国语,2011,(3):13—20.

[2]张媛.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观照下的“被”字构式解析[J].山东外语教学,2012,(4):49—55.

[3]施春宏.新“被”字式的生成机制、语义理解及语用效应[J].当代修辞学,2013,(1):12—28.

[4]董洪杰,李琼.“新被字句”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作家作品研究,2012,(5):117—119.

[5]任凤梅.新“被”字构式的语义特征及认知动因[J].言语新探,2013,(11):101—103.

(责任编辑:刘东旭)

中图分类号:H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2-0140-02

作者简介:李睿昕(1990—),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4-12-17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2.054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