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教师角色转换的问题与对策

2015-05-27赵彦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小学教师新课改

王 贺,赵彦宏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教师角色转换的问题与对策

王贺,赵彦宏

(哈尔滨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进行了实验,后来扩大到近5 000个县(区)开展实验,一直到现在全面实行。基础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在收获硕果的同时也发现了诸多问题,其中教师角色转换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通过梳理小学教师在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师;角色转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中小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一改革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的教育重组,而人是教育改革中的活跃因素。雅克·德洛克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1]由此可见,教师是教育改革中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旧体制中解脱出来,转变角色,积极参与到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把握新课改的前沿动态。对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教师角色转换上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进行探究,以期对小学教师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教师新课改的观念陈旧,角色转换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现在的小学依然存在着许多沿袭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他们大都经验丰富,也曾经获得过优异的教学成绩。他们认为教师是知识权威的拥有者,采取的基本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容器,不分容器瓶颈的大小,盲目灌输知识,甚至认为灌输得越多越好,越精细越好,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接受程度,这样长此以往只能培养出学习刻板、模式化的学生。新课改要求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达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扮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2],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轻松愉悦的教学模式,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适当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教师与学生交往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新课改中,针对教师角色的转换,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如导学案,导学案就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现以《认识钟表》为例介绍导学案的设计过程。(1)出示学案,学生自学。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其次,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仔细观察钟表的构成,分清时针、分针、秒针;再次,让学生对自己预习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2)自学检查,讨论交流。根据学生成绩的好、中、差三个层次进行分组,在每组中确保同时具有三个层次的学生,以此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及时汇总学生的预习结果,就会发现多数同学对整时过一点以及差一点到整时两个知识点存在共性的问题,此时教师要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3)精讲释疑,当堂训练。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精细讲解,并挑选具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训练。针对习题中存在的问题,小组再次交流讨论,然后汇报每组同学的掌握情况。此过程体现学生间的互帮互助,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4)差异性提问,个别指导。教师根据小组的再次汇报情况,对掌握好的学生可以拨出5:46这样的时间,让其来认,对掌握中等的学生可以拨出半时来认,对掌握不好的学生可以拨出整时来认。在此过程中,既提高了掌握好的学生的能力,同时给掌握不好的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其认识钟表的兴趣。课下,教师可对没有完全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此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导学案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此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多数学生,在升入高年级时拥有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成绩尤为突出。

二、隐性竞争导致教师间交流与合作的意愿日益减弱

我国的考试制度与评价制度没有改变,教师角色就很难改变。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及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而如今考试制度依然是检验学生、教师、学校的有效手段,并以此作为奖惩的依据,在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便产生了教师之间的隐性竞争。这种为个人私利而存在的隐性竞争,严重制约着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一部分教师逐渐封闭起来,不愿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的沟通与交流,信息闭塞,不能得到迅速的进步。

为了解决此问题,当务之急是要改变教师的评价制度,建立全面、动态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应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诊断与反思,注重学生的评价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从多渠道获得教师的评价信息。学校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每位教师进行较为客观、公正的判断,并以此进行相应的奖惩,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良性的公平竞争。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团队活动,教师应在良性公平竞争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此提出一种切合新课改理念,体现教师间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模式“同课异构”。所谓“同课异构”是根据年组制定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各班教师通过研读教材,广泛搜集资料,针对自己班级的特点对同一课题进行教学设计,各年组教师通过上课,互相听课,对同一课题进行评课、议课。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研讨中思考得失,寻求突破,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和谐氛围,凸显集体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智慧。这对于备课组教师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教师愿意交流,愿意合作,共同提升,提高教学效率,真切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三、固守“弟子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信条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很多教师依然认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给学生一杯水时,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一观点依然值得提倡。教师确实应不断学习充实自我,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知识水平胜于教师时,教师必须承认和接受这个事实——“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要求教师们变原有的单向传递信息的教学模式为多项信息交换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以达到彼此间在智力、能力、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不同层次的互补,共同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作为全新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参与到其中,达到课堂上学生横向交流与师生纵向交流并存的效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真正体现“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

四、教师的知识底蕴不够丰富

一堂课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时代已经离去,教师的观念要发生转变:由单纯的育人向育人与育己转变;不单视学校为教学的场所,同时也是自身学习的场所;不但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也要实现自身的终身学习的转变。如今是学习化的社会,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成为终身学习者[4]。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更应身先士卒,不能仅仅局限于拥有一桶水,更要成为活水源,源源不断地更新知识体系,自我充实,自我激励,保证知识饱满的同时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求新的心态。

而对于学生在某方面知识超越教师,教师应该采取积极应对的心态。首先,不再局限于“术业有专攻”的思想[5],而是有更高的要求,对相互联系与相互渗透的各学科都有所了解,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多元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能够将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充实,以求授课时挥洒自如,满足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与求知欲望。其次,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坚持阶段性的自我教学反思,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新课改要求教师具备创新能力,由传统的偏重知识积累向注重开发创造力转变。最后,教师要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教学大纲,眼里有学生,将教学大纲的共性与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机结合,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与时效性。教师作为设计者、参与者、促进者参与到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思考、质疑,从根本上改变“满堂灌”的现象,坚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帮助学生树立“‘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的观念。

五、曲解新课改理念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要转变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更多地让给学生,把成功的机会和愉悦的心理还给学生,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更不能妄加评论,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对此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通常做法是教师针对课本提出问题,由学生自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以上做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反映出另一个问题:表面上热闹的课堂缺乏秩序,懒惰性强的学生学不到任何知识,使学生趋于两极分化,好的学生会更好,差的学生会更差。教师这种放任自流的教学理念,不仅导致课堂失控,教学方式形式化,而且导致一部分教师误认为学生可以自学,放弃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产生职业懈怠。

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教师就如帆船的风帆,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而非让学生放任自流,漫无目的地讨论。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收放自如,让学生在自行讨论、思考、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与提高。而如何做到收放自如,就要求教师进一步做好备课工作,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加强引导,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方法与思维,同时包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如在《愚公移山》一课中,就“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进行讨论时,有的学生会认为不必移山,可以搬家;有的学生认为开山辟路,靠山吃山,开发旅游资源,达到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还有学生认为愚公这样做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对于这些学生的回答应给予适当的肯定,同时要结合本课的目标,把学生的关注点转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引导学生在先秦时期的背景下考虑对愚公做法的评价。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讨论、思考问题,从而得到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成功与否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对小学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生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实施应对策略,将新课改理念贯穿于整体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实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66.

[2]钟启泉,崔允激,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赵显莲.论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4,(2).

[4]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王颖.新课改中教师遇到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

(责任编辑:朱岚)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Role

Swit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ANG He, ZHAO Yan-ho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has been experimented in 38 state-level pilots since September, 2001, then spread to 5 000 counties or districts and now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ly. Over more than ten years’ new curriculum reform, basic education has harvested a great success but some problems emerge in the same time, among which, the role switching of teachers is urgently in need of solution. Thu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role switching and discusses the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deep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primary school teacher; role switching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2-0055-03

作者简介:王贺(198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2013级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教师教育研究;赵彦宏(1964—),男,黑龙江双城人,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改革与实践、教师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4-04-21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5.02.020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小学教师新课改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