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双基”教学与音乐审美的辩证分析
2015-05-26朱笑秋
朱笑秋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已由强调“音乐知识技能”转变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初中音乐教育现状的总结,从初中音乐学科教育性质与特征、过程与目标层面角度、实现审美目标的充要条件、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角度对当前音乐知识技能教育与审美教育现况进行辨证分析,认为:音乐审美离不开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双基教学需要与审美教育相融合。提出现阶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建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初中音乐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音乐课程 “双基”教育 审美教育 辩证思考 教学实践
一、现阶段初中音乐教育现状
2001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体现了如下三大特点:首先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其二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再次音乐基础教育将进一步突出审美核心教育。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这样的认识:音乐技能教育与现如今的素质教育相背离,应简化音乐课双基教学,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二、知识技能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辨证分析
(一)音乐学科教育性质与特征
新课标颁布后,人们往往误认为“双基”是要“精减”掉的“糟粕”。其实,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并非删减音乐知识之本身,而应该理解为是要将音乐学科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与审美的统一。
音乐学科知识转换为课程知識,并且在转换过程中通过教学具体形式加以体现,这个过程其实并没有消减其内在逻辑及其知识性质。从音乐知识角度分析,引入的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音乐知识在学生学情之间的脱节,实行课程的变革并不是对音乐知识的摈弃,而是将音乐学科知识更加科学地转换成符合学生接受心理。
基础知识技能并非音乐教育之唯一,反之若缺乏基础知识技能内容的音乐教育也将无法开展。诚如英语教学缺失音标、单词、语法、听写将无法进行一个道理。音乐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为知识技能教学,是基础。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学科技能将致力于转变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能够让学生喜欢的、能够喜闻乐见的学习技能。
(二)音乐教育过程与目标层面关系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与以音乐知识技能为中心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就音乐教育过程层面而言将对音乐知识技能提出更高要求,而对音乐教育目标层面而言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和最终目标,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上述两个层面相互合理的转化。换而言之,以审美为核心目标的音乐教育缺失基础知识教育,就如同海市蜃楼,音乐审美将成为形式主义,形同虚设。
推而广之,强调基础知识教学并非是导致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的必然原因。学生也不会因为没有取消或减少双基教学而提高对音乐学习本身的兴致,相反还会可能降低相应音乐审美的能力。我们通过前十年的摸爬滚打终于感受到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还能是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活动的必要的工具,将不断引导学生的音乐爱好趋于更高层次,从而促使他们达到更高的音乐审美境界。
(三)知识技能为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必由之路
通常音乐能力可分为音乐听觉、节奏感和音乐记忆三类,再细分的话,可分为感受力、理解力、创造力、想像力等等。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音乐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部份。例如音乐鉴赏是需要众多感官和技能共同配合介入的、连锁性较强的审美生理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体验、表现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正如曹理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中认为,音乐审美能力的强弱取绝于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量,“双基”是审美教育之先决条件。
(四)辨证处理审美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关系,有效实现“以音乐审美核心”目的
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中存在以“双基教学”和“审美教育”为中心的不同理念,运用科学辩证观点对上述问题进行进行分析,我们将会发现合理音乐“双基”教学和以音乐审美为目的是相当统一的,“以审美教育为中心”,不能撇开“双基教学”这一手段和过程过份强调“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目的和过程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合理的方式方法和以审美为目的教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在审美中将知识技能提升,用提升了的知识技能再服务于审美,才是合理之道。
反之,如果不具备基本技能,审美目标也就无从而谈。音乐的美通过切身的实践中获取,离开知识技能基础,通过音乐实践实现审美就无从谈起。
三、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建议
第一,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建立爱心是有效地实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敞开爱的胸怀,才能搭好音乐知识技能教育与审美教育间的桥梁,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和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条件。
第二,音乐教师的基本技能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诸如音高、音色、速度、节奏、力度、旋律、音区等是作为一个音乐老师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应准确无误地运用于日常音乐教学实践之中,从而引导学生正确感知美、理解美和表现美,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不断升华情感内涵。
第三,音乐审美为当前初中音乐教育之核心方向,应将贯穿于日常基本技能训练的全过程,做到真正的相辅相成。
1.鉴赏学习
中国音乐历史源远流长,教学案例中所选作品比比皆是。比如活泼的《杨柳青》、意气昂扬的《西部放歌》、气壮山河的《保卫黄河》、清新秀雅的《紫竹调》等等。通过欣赏或者歌唱优秀作品,使学生接触到中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优秀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音乐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因此,音乐教育应充分利用音乐欣赏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审美情感作用。
2.知识技能的教学
随着现在科学信息传递技术的不断大力发展,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大大提高,因此,作为音乐教育者就应考虑让学生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肢体韵律,歌唱,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桥梁把学生无意识地带入到音乐的技能的学习中去,在激发学生的集体协作和自身多感官的协作中掌握基本技能,从而增加学生多方位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尽管中学音乐教师的任务并非培养专业音乐人,但我们教给学生的基本技能,应力求科学,导向准确,以达到不断增强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提高藝术修养的目前。我们就拿音乐的基本要素来说,可以通过具有韵律感的肢体语言来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领悟、体验到音乐。比如《大海啊,故乡》的歌曲教学,我们可以通过一组具有韵律的动作来让学生全方位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排一个圆圈,以进进退为一组的步伐走动,上身肢体以腰部的弯挺挺为一组同时进行的肢体韵律动作来诠释强弱弱的三拍子结构,伴随着歌曲的凝听,此时的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审美为核心,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融合起来。教师不必作过多分析,学生就能在快乐中探索、领悟、体验、感受音乐知识的魅力。
3.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处理
在音乐教学中,唱歌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极具形象的描述(如:歌唱时的声音向前方墙壁与屋顶的交点发出去等)和生动的比喻(如:想象一下你们的气息如涓涓细流一样平缓并且源源不断等)让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中不知不觉掌握歌唱之精髓。
除了在实际体验中教授基本技能外,我们还应当让孩子学会用适当的基本技能对歌曲进行艺术再处理,将审美情趣不断融入到基本技能的学习中。能否进一步发挥音乐教育功能取决于能否充分表达出音乐的内涵。在实际教学中,亦可以通过故事向学生介绍歌曲所处的创作背景,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旋律、节奏所蕴含的特征。而风格的把握则是审美的最高境界之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技能与审美真正的融会贯通。这几年的实践证实,在合理的引导中,我们的中学生完全可以掌握基本技能,并且利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去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创作音乐作品。
四、结语
当前初中音乐教育应辨证处理好“音乐审美为核心”与“双基教学”之关系,音乐教育不能回避基础知识技能教育,改变和研究合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方式才是我们的重点。实践证明:音乐审美与音乐基础知识学习相辅相成,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需要作进一步探索和改革,要做到真正做到将基础知识技能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融会贯通,而不是简单的回避或取消。
参考文献:
[1]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褚灏.音乐审美教育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01).
[4]资利萍,刘要悟,冯路.重塑知识技能信念 完善音乐审美教育[J].教育探索,2007,(02).
[5]孙琦.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基本技能训练[J].中国音乐学,2000,(S1).
[6]陈雅先.论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