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无关重要”的《冥想曲》
2015-05-26阮辛怡
阮辛怡
摘要:“把五官所接受的所有印象变为音乐”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一生的音乐创作理想。德彪西的钢琴音乐有其独特的音效效果。为了走进德彪西,研究其早期作品中创作的特点是尤为好的一种途径。本文以德彪西以为“无关重要”的早期钢琴作品《冥想曲》为例,研究其初具印象主义特征的调式布局、和声特点和旋律构思。从而对深入地学习、演奏德彪西的其他作品予以铺垫。
关键词:德彪西《冥想曲》 调式布局 和声特点 旋律构思
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巴黎的绘画、诗歌等艺术领域出现了被后人称为“印象派”、“象征派”的反传统文艺思潮。与绘画、诗歌中的印象派、象征派相呼应,常常出入于巴黎艺术沙龙的年轻的德彪西(1862-1918),敏感地捕捉到了一种“新的声音与音响”,“把五官所接受的所有印象变为音乐”,则是德彪西一生的音乐创作理想。寻着这条艺术创新之路,德彪西在音乐领域创造着与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相去较远的新光彩。当时,以瓦格纳、马勒、布鲁克纳、理查·施特劳斯等德奥音乐家为代表的后期浪漫主义音乐,已走到调性、功能体系及半音化和声的尽头,流露出创作风格僵化的公式化倾向。德彪西对此颇有微词,他曾以瓦格纳的乐剧《尼泊龙根的指环》为例说:“有谁能忍受在四个晚上看相同的东西呢?”与瓦格纳的过分奢华相反,德彪西追求的则是更精巧、稀薄、飘逸如梦幻般的音乐风格。
1880年,18岁的德彪西完成了他的第一首钢琴曲《波西米亚舞曲》(1932年出版)。同年,他还完成、出版了《阿拉伯风格两首》。之后的10年间德彪西创作了一批钢琴小曲,包括《叙事曲》、《舞曲》、《夜曲》、《浪漫圆舞曲》、《小组曲》和《冥想曲》等。以上这些作品被学术界定位为德彪西的早期钢琴作品。本文从《冥想曲》入手予以分析与研究。
出版于1890年的《冥想曲》,是一首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经典钢琴小曲。美国学者弗兰克·道斯根据《克洛德·德彪西:他的生活与创作》(1933年伦敦版)一书记载,德彪西在即将出版该作品时,曾给出版者弗罗蒙特写过一封信:“这首作品是几年前在匆忙中完成的,纯粹从物质方面考虑得多一些。它是一首无关重要的作品,我坦率地表示它绝对是不成功的”,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冥想曲》的完成时间较1890年更早。“此时,年轻的德彪西已经开始与德奥规则化、组织化、理性化的主流音乐创作技法分道扬镳”。分析以为,这首被作曲家自认为“无关重要”的《冥想曲》,从技术角度看,较作曲家后来创作的其它作品,其创新理念在技法上尚未达到质的飞跃,这或许就是作曲家认为“它绝对是不成功的”原因吧。从演奏角度分析,该作品的难度也不大,但是从音响效果看却有着独特的“印象主义”色彩。它力求音响的明亮、精确,力求真实地描绘最细致而纯朴的心灵体验。那清澈动人、冥想般的听觉美感,很自然地从清晰变换的音乐织体层次中流淌出来。使聆听者从审美角度建立起了“自然”与“想象力”间的多种联觉。虽然《冥想曲》是德彪西的早期作品,但在该曲中我们能明显感到作曲家对变幻音响色彩的高度驾驭能力,无论音量、速度乃至织体如何变化,都能给聆听者留下梦幻般的音色在感官上的瞬间变换之印象。总之,德彪西早期钢琴技法中雅致的旋律构思、周密的调性布局以及独特的和声效果,在此小曲中得以充分展露。
《冥想曲》,英文是Meditation, 法文为Reverie。也可译为“沉思曲”或“梦幻曲”。作为德彪西的抒情性小品,它给人的总体感受是深沉、静穆。在该曲中,作曲家着意用充满诗意的音乐语言来表述己见。笔者认为该曲构思精致,作曲家随着丰富的音乐想象,紧紧抓住冥想与安静的音乐氛围,执拗地走着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德奥音乐创作规则相左的创新之路。首先,从纵向的和声运用角度看,作曲家尽可能避开传统的功能性和声序进,而代之以围绕下属和弦II, IV, VI,采用一系列的平行和声进行;其次,从横向的旋律构成逻辑看,全曲的旋律构思主要建立在二度和四度的音程上;另外,宏观分析,则二度调性对比是其调式布局的基础。本文拟就德彪西早期钢琴作品《冥想曲》的调式布局、和声特点和旋律构思等,探析作曲家早期钢琴作品的创作特点。
一、调式布局
《冥想曲》有梦幻般的音乐魅力,这主要通过不断的二度调式调性的游移、变换及强烈的力度对比,把微弱的色彩及闪烁、朦胧的音响效果层进地显示出来。就总体分析,《冥想曲》的调式概念还是非常明显的,但调性转换方面绝非以往的主属主导关系。这清晰地体现在每个乐段的结尾处,从终止和弦的序进及大小二度的调性转换看,都与当时的浪漫主义主流音乐之终止形式有较大的不同。
全曲共101小节。由五个音乐段落構成。分析如下:
第一乐段(1-18小节):在本乐段的结束处(第18小节),作曲家用F大调的重属和弦进行到属和弦,造成一种离调效果,之后在第19小节处解决在到了F大调的主和弦上。但与传统相左的是,这是一个高叠的主和弦I9,正因为主和弦以九和弦的形式出现,有了全新的听觉感受,调式感模糊,同时削弱了主和弦的调性功能。
第二乐段(19-34小节):第32-33小节处,作曲家用了C大调的V-I终止本乐段。而第34小节直接进入到C大调的同名小调c小调。
第三乐段(35-58小节):第48-49小节,F大调的V-I。但51-58小节,是8小节的调式转换的纽带:通过F大调的VI级和弦(d小和弦),将F大调与它的远关系二度调式E大调联系在了一起。
第四乐段(59-75小节):在第74-75小节,音乐又回到了F大调的属和弦上,调性明显,形成开放性终止。
第五乐段(76-101小节):第91小节的第四拍到92小节的第一拍,以V-I的方式转向F大调的II级音调式——g小调式上。第93-101小节,起调式连接的纽带作用,在g小调式以音型化经过句形式出现。调性有点通过g小和弦向A大调的倾向。但是由于根音G的持续,音乐最终以F大调式的V-I结束。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德彪西对《冥想曲》的调式布局,一直采用二度调性转换理念。从原调F下行小二度调E大调,以及上行大二度到大二度的g小调,中间还经过了一个属调C大调以及它的同名c小调。传统意义上的属-主调关系在该作品的调性概念里,已成为一种点缀。
二、和声特点
从以上对《冥想曲》的调式分析看,德彪西的早期音乐创作中,调式的概念仍清晰可见,但调式布局的重心则在远关系的二度调式上。分析其内在的和声序进,就会发现功能和声的创作手法,在德彪西的《冥想曲》中已经偷偷瓦解。功能和声基本被他惯用的平行和声取代。并以二度平行和声的设计最为突出概念。试举五例如下:
例1:第1小节。左手为F大调II级和弦的第一转位,该和弦以分解形式重复了两小节。因作曲家巧妙地在和弦的三音和五音之间加入了一个二度级进的C音,使得这个II级和弦的第一转位(降B 、D、G)的听觉效果,一点不像g小和弦的色彩。原因是C音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模糊了g小和弦的色彩。从第1小节至第5小节,左手不停地重复着该音型,使得音乐呈现出缥缈、虚幻、无去无从的梦幻音响效果。
例2:第6小节开始至第10小节。音乐开始在在前5小节冻结的音型上有了一个二度平行级进下行的和声进行。从降B音四度下行到达F大调的主和弦。
见乐谱例(第6-9小节):
例3:第28小节的G9和弦。它与第19小节的F9和弦,形成二度平行的和声关系。在G9和弦出现之前,第27小节构建在左手G根音上的以及右手F增三和弦,尤其具有色彩性特征。如何看待升C音所产生的特殊音效?笔者认为,升C音在旋律的层面也是一个小二度倚音,它引出了第28小节的G9 和弦中的五音(D音),从而在第28小节中形成G9和弦。谱例如下:
例4:第36至37小节;40至41小节。这两处在和声平行进行方面,最有说服力。这是较为典型的、内心音乐想象中的和声平行进行音效。从C小和弦上行大二度至D大和弦,第二次再从C小和弦上行小二度至升C小和弦。这样的和声平行进行营造出一种奇特的和声效果。
例5:在全曲高潮部分的第43至47小节,和声的运用同样采取了二度和声平行模进进行。从A小七和弦下行到G半减七和弦,再继续到F大七和弦。见下例:
从以上五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德彪西在早期的作品中已经将和弦作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呈现,展现其特有的音响效果。“印象主義”声音色彩的柔美与平静由此萌发出嫩芽。
三、旋律构思
在《冥想曲》中,德彪西清楚地表达了旋律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性。在整首作品里,自始至终响彻着优美的旋律,或明或暗,或近或远、或虚或实——旋律美也是其成熟期作品的一贯追求。值得重视的是,在《冥想曲》中,作曲家对织体层次感的驾驭能力极巧妙,更增加了作品的“梦幻”色彩。另外,四度下行音程,则是贯穿全曲的统一旋律构思。在此基础上的第二旋律元素就是二度音程。级进的二度音程,使得旋律平稳、宁静,如同行云流水,而四度音程则预示着作曲家后来的独创性音效,这成了贯穿德彪西全部作品的特殊灵感。
德彪西以为:“我们对法国音乐所能有的最大期望,就是看到在目前音乐学院中取消和声课,因为那正是配置声音最可笑的方式。此外,学习和声学的最严重的缺点,是统一了谱写音乐的方法,以致所有的音乐家,除了少数例外,都用同一种方式配合声了。”不难发现,德彪西的早期作品就是这少数的例外,他以音效为目的,瓦解了功能性调式布局以及和声关系,取而代之的是行云流水般的平行和声进行。不仅如此,他还以二度构思搭建了《冥想曲》的审美与创作手法之统一,至今在音乐创作领域起着不可忽视的典范作用。不愧为是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美]弗兰克.道斯.德彪西的钢琴音乐[M].克纹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3]赵晓生.钢琴经典导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4][法]德彪西.热爱音乐:德彪西论音乐艺术[M].沈志明编.张裕禾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