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五所高校学生为例
2015-05-26郭峰,付娟
郭 峰, 付 娟
(江苏科技大学 学生工作处,江苏 镇江 212003)
心理韧性(Resilience)这一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后,得到了全世界广泛关注,其核心观点和研究内容不断地被学者们丰富与完善。心理韧性最初涵义挑战了传统心理病理学有关严重压力或逆境对个体心理成长有消极影响的因果假定,它指曾经历或正经历严重压力或逆境的个体,其身心未必受到不利处境损伤性影响,甚至有可能变得更为强大[1]。关于心理韧性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探寻与心理韧性有关的内外保护性因素,如人格倾向性、支持性家庭环境和外部支持系统等[2]。20世纪90年代,心理韧性研究重点转向主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3],如Kumpfer[4]提出的“个人—过程—环境”心理韧性框架和Richardson提出的包含生理、心理及精神三个层面的动态平衡心理韧性过程模型。进入21世纪,研究者们开始探寻个体获得身心平衡的心理能量从何而来这一课题,心理韧性研究的关注点正逐步转向人性的积极面,试图用人类的天赋潜能和积极力量解释重组心理韧性的心理能量。心理韧性的研究历程见证了积极心理时代到来的步伐。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这一术语最早在社区心理学中出现,它指:作为提供者与接受者的两个个体之间所感知到的资源的交换,目的是增进接受者的健康[5]。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早期社会支持研究视野主要是满足个体需要,缓解身心压力。到了20世纪末,社会支持理论研究开始把重点转向社会网络的构成及社会网络怎样为个人提供社会支持,此时的社会支持是整个支持网络范围内资源的复杂流动[6]。同时,现代社会学提出了以社会互助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支持,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这种社会支持更多是一种社会交换,是支持者与被支持者“互构”的过程[7]。笔者认为,这种“互构”的社会支持符合积极心理学思潮,满足现代社会支持的需要。
高职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在经历高考的层层选拔后,怀着几分无奈接受高等职业教育。面对这样的压力,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的心理韧性状况如何,他们主动开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社会支持状况如何,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如何,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在江苏南通、镇江、常州、无锡四个城市中分层随机抽取1 600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被试1 466名,其中高职大学生630名,普通大学生836名。
2.2 研究工具
2.2.1 社会支持问卷 本研究采用肖水源1990年编制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由于本研究中被试均为在校大学生,为了让大学生们对社会支持状况有着更贴近更真实地反映,笔者对量表中的一些内容作了部分修改,将“同事”改为“同学”,将“配偶”改为“夫妻或恋人”,将“工作单位”改为“学校”。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795。
2.2.2 心理韧性问卷 本研究采用胡月琴[8]2008年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由27个题目组成,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五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1~5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总分越高表示韧性越强。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
2.2.3 数据采集与处理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较高的回收率,笔者亲自进行问卷发放、施测并当场回收。全部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高职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韧性比较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高职大学生心理韧性总体情况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差异并不显著;其中情绪控制维度和人际协助维度,高职大学生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家庭支持维度方面,高职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具体数据见表1。
3.2 高职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社会支持比较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且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高职大学生得分也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具体数据见表2。
3.3 高职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通过相关分析考察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社会支持维度及总分与大部分心理韧性维度及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具体数据见表3。
3.4 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回归分析
为了探讨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以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作为自变量,以心理韧性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4。
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其中主观支持预测力最大,解释变异量的12.4%,这三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心理韧性18.9%的变异量。
表1 高职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韧性差异检验
表2 高职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社会支持差异检验
表3 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
表4 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对心理韧性总分的回归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高职大学生心理韧性特点及分析
本研究中的心理韧性量表主要由“个人力”和“支持力”两大部分构成,其中“个人力”部分由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三个因子组成,“支持力”部分由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两个因子组成。研究发现,“个人力”中,诸如“失败和挫折会让我怀疑自己的能力”等题目的情绪控制因子上,高职大学生的得分显著好于普通大学生,造成这一结果可能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有关。在当今中国,高考仍是大部分高中毕业生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重要机会,高考考生最终被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录取被视为高考成功,而被高职院校录取则被视为高考失利,这一挫折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一件大事,当他们走出这一“困境”,经历过“风雨”,再次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挫折时,则显得更为淡然与从容。在“支持力”部分,高职大学生的家庭支持因素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笔者在文献研究和实践调研中发现,高职大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弱势,来自边远地区、底层社会、贫困家庭或单亲家庭的生源占相当大的比例。高职大学生来自于家庭支持力要相对较弱。在人际协助因子中,高职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这说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学会了利用周围可获得的资源,为解决生活中的困境而不断地寻求与开发社会支持。
4.2 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特点及分析
大学生们在校园的学习与生活中所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包括主观社会支持与客观社会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9],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特殊压力源、社会支持的情境独特性、人格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刘玉新等人研究表明[10],在相同或不同性质的压力情景下,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因人而异。笔者推断,不同群体对相同的社会支持的感知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高职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对于社会支持的群体差异比较(如表2所示),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刘玉新等人的研究还揭示人格还可以通过影响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其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一个团队会具有相似的集体人格,而这种人格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高职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他们更愿意尽早地融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洗礼,因而他们更加迫切地学会开发和利用周围的资源,为自我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3 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
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本研究中,社会支持的各维度与心理韧性的相关分析性中,主观支持相关性最高。在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中也可以看出,主观支持对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最大。从这一点,可以说明,高职大学生来自于父母、老师、朋友乃至社会团体的关心、安慰与鼓励是影响其心理韧性的最重要的因素。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的心理安慰与精神支持,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相吻合。中国父母具有特别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子女在遇到挫折及困难时,父母会毫无保留地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子女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接受教育,对于中国式高考来说,他们属于失利者,这时,父母的支持与鼓励让高职学生理清了心理纠结,克服了成长障碍,让他们的心理韧性更强。另外,近年来中国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市场对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以及高职生较高的就业率,也给在校的高职大学生们以主客观支持,这些因素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和培养出较强的心理韧性。
5 对策与建议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均高于普通大学生,这一点能够部分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中的一些改变,同时也体现出高职教育的成功之处。当然,当代高职学生面临着来自于家庭、校园及社会等方面诸多压力,如何让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全方位的努力。
5.1 强化学校教育与引导
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证明,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同学的积极支持能够提高人的心理韧性。心理学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如果学校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鼓励,那么学生会按照教师的期望方向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自强。这一点对高职大学生尤其重要。在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培育过程中,学校要自觉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支持的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寻求帮助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予适当的关注。
5.2 培育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和航行中的港湾。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氛围,特别是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不仅有利于主体心理韧性的发展[11],而且对主体社会支持乃至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12]。父母积极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采用科学的教养方式,都将对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5.3 推进积极的正向社会关系
社会支持是人际网络中所形成的正向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在当今“陌生人社会”中显得格外珍贵。国家在通过以制度等手段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也应该提倡人际间的亲密与信任,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乃至社会的和谐注入正能量。推进积极的正向社会关系,国家、社会,乃至每一位公民都要为之努力,继承优良传统,传播正能量,共同创建自由民主、公平公正、开放进取的和谐社会。
[1]席居哲,左志宏,WU Wei.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J].心理科学进展,2012(9):1426-1447.
[2]Richardson G E.The meta 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58(3):307-321.
[3]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4):12-14.
[4]Kumpfer K L.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The resilience framework [M]//Glantz MD&Johnson J L(Eds.).Resiliency and development:Positive life adaptations.NewYork:Kluwer Academic,1999:179-224.
[5]Shumaker,S.A.&Brownell,A.: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Closing Conceptual Gaps[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84,40(4):11-36.
[6]梁君林.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社会保障再认识[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2-48.
[7]杨海龙,楚燕洁.社会资本与“互构”的社会支持[J].理论导刊,2007(7):42-43.
[8]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8):902-912.
[9]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5):1175-1177.
[10]刘玉新,张建卫,金盛华.社会支持与人格对大学生压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5(1):92-99.
[11]郭峰,汪志兵.高职学生心理韧性调查分析:以江苏省三所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60-63.
[12]胡军生,滕兰芳,王登峰.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学校心理卫生,2007(9):65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