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5-05-26白友胜
摘 要:《大学语文》教学中要增强经典诵读教育意识,拓宽经典诵读教育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在教材、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经典人文教育的理念,激发在校大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情,提高大学生诵读水平和语文素质。
关键词:大学语文 经典诵读 人文素质 实践 思考
国家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相当重视经典诵读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与语文水平、实现文化传承的意义,在各类通知、讲话中都强调其意义,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经典诵读行动。教育部、国家语委2007年9月正式启动“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2010年6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的《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开展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书写、讲解,是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在《中华经典诵读与学校教育》一文中强调了经典之于教育的重要价值。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了“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性,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由于一贯以来对传统教育的否定,诵读经典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一副摇头晃脑、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模样,其实这是一种曲解。实施经典诵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流传数千年的中华经典文化体系中蕴涵着富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死观,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人文精髓。诚如孟子所言:“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理念影响着民族未来的进程和走向、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而中华经典文本恰是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宝贵资源。实施经典诵读教育,就是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还有诸多传统民俗节日中所蕴涵着的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理念等,通过经典诵读,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影响其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经典诵读教育,通过讲解、诵读、书写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名篇和20世纪的新经典文本,有目标地引导大学生亲近经典、热爱经典,可以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经典文本中蕴涵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审美标准,在诵读中学习并把握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从而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增强其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文化创新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行路难》表现出作者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李白在“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不得志悲苦到极点的时候,没有消沉,没有颓废,而是对人生充满着希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面对没有出路的残酷现实“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他不是自抛自弃,而是具有强烈的自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在就业难所带来的巨大学习压力面前,在将来人生的路上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应该像李白那样始终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积极地面对人生,永不言败。只有这样,才能走好人生的道路。所以,在大学生中实施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教育,是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和有效途径。
实施经典诵读教育,可以滋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大学生深刻体悟生命情感,激发他们的人文关怀,健全他们的人格心理。一方面,古今经典的文化著作、优秀的文学作品多有对行旅与战争的咏叹,对宇宙与生命关系的思考,对人生苦难的叩问和对自然灾害的关注,承载了历代作家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人民苦难的深度关注,那些渴望建功立业、杀敌雪耻或是愿意牺牲自我、为国捐躯的坚定表白,抒发了国人强烈的爱国激情,表达出高尚的人生观、生死观,体现了宝贵的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诸如《诗经·东山》诗对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的揭露:“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杜甫《兵车行》揭露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通过这些惨不忍睹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旧时代民众所遭受的灾难是社会造成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悲剧。再联系当今世界上的诸多战争,如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的中国社会中的幸福,以及保卫和平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当代诸多优秀诗文,在表现出对现实人生的强烈关注的同时,也展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与历史承担。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借助鸟的啼唱,抒发了自己对祖国浓烈的爱国情感:“——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另一方面,经典文本涉及人类普遍经历和体验的人文情感,如对爱情的诚挚思求,对亲情的深情歌咏,对友情的朴素赞美,还有感恩的情愫、悼亡的哀绪、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国怀乡的愁思……这些最能拨动我们心弦的情感诉求,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心理的形成过程中最需要汲取的精神养分。《诗经·关雎》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对心上人执着的追求:“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教育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于是,笔者结合现实,概括了目前的三种爱情观。第一种是理智的爱,即我为什么爱他?他值得爱吗?然后才去爱他(她)。这种爱是建立在共同感情基础上的,是白头到老的爱。第二种是痴情的爱,即一见钟情,不知道为什么爱对方,这种盲目的爱,没有真实的感情基础,是容易吃亏上当的,这多半发生在单纯的女子身上。第三种是疯狂的爱,即我爱你,你不爱我,一刀把对方捅死。这种以死来报复的疯狂的爱,目前社会上多有发生。这样,让学生在比较中,强烈地认识到树立正确爱情观的重要性,应有第一种爱情观,防止第二种爱情观,避免第三种爱情观。大学生,尤其大三大四的学生,正处在恋爱的狂热期,不能正确地处理恋爱问题,是会出事的。所以结合《诗经·关雎》的恋爱诗,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此外那些能够象征人生理想和精神信仰的情感体验,蕴涵着能够引发我们心灵共鸣的人生况味,更值得我们在诵读中体悟,在感动中感知。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词,能启发学生面对人生的苦恼、烦闷、忧愁、不顺心的事,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情、达观的态度、乐观的情绪去对待和处理?在遇到社会矛盾和与人冲突的时候,如何学会理解和宽容?这首词的上片“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作者三更半夜归来,面对家童酣睡而紧闭大门,面对“敲门都不应”的冷遇,怎么办?作者不是恼怒,也不是谩骂,更不是极力敲门不止,却是以宽容的态度,任其自然,让家童睡他的觉,自己静静地“倚杖听江声”,耐心地等待。这样,既没有给自己带来恼怒的心情,也避免了与家童的激烈冲突,于人于己都有利。苏轼这种宽容达观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在面对自己与社会矛盾的时候,在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最容易走极端,甚至一时冲动,会做出犯法的事。尤其是毕业后,面对寻找工作难的烦恼、爱情波折的痛苦、购买住房难的苦恼、成家后的种种负担的苦闷等,这就需要具有苏轼的这种善于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冷静地对待,理智地处理,而不至于走向反面。无疑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经典诵读教育,可以滋润大学生的生命情感与性灵世界,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生死观、价值观,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实施经典诵读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书面语文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蕴藏诸多描摹自然风光、追思宇宙人生的秀丽诗篇,启发我们对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深思;一些描写音乐的华美篇章,也在形象生动的现场感的传达中,带给我们优雅愉悦的审美感受。更重要的是,集体诵读的方式可以营造美好的教育氛围,能给受教育者带来多感官的综合刺激,能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按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接受信息的牢固性,比单纯的听觉接受要增强好几倍,其比例是:单纯听觉11%,单纯视觉83%,视听结合获取的知识达94%。在启动学生听觉和视觉接受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与学的效率得到双重的提高,学生眼界得到更大程度的开阔,思维也更趋于活跃,对汉语言文字的感悟力、理解力和使用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在高校《大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经典诵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富有传统价值的人生观、自然观、审美观的同时,可以激发大学生对母语的深度热爱,极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和语文表达能力。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语文》课堂所采取的教学教育方式,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涉及古代文化典籍、文学作品,往往从作者介绍、思想内容、艺术特征等层面单纯讲析文本;稍微好些的课堂,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讲和学生发言结合,然多半未能尝试更多的教育教学方式;高校课堂之外,与经典诗文诵读有关的第二、第三课堂的活动虽有,然教师往往缺席,高职称、高水平语文教师对活动的参与面相当窄。我们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宜采取多样化的诵读形式实施经典诵读教育,以促进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效果的提高。在诵读形式的选用上,提倡并实施今音、古调、新唱多种方式相结合,带动学生诵读经典。
一是今音朗读,即以普通话“朗诵”经典古文和新经典诗文。朗诵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造活动,它凝聚着民族的血脉,负载着文明的传承。借助经典朗诵,对大学生学习和传播经典文化、提升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抒发情感和净化心灵,大有裨益。二是古调吟诵,即以富有韵味的调式“吟诵”古代经典诗歌。结合《古代文学》和《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以“吟诵”方式实施经典诵读教育,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学术话题。三是古诗新韵,指在经典诵读中介入当代歌曲的“咏唱”。古代经典诗文本身就有配乐歌唱的,也有不少在当代被谱上曲子传唱,如流传下来的古琴曲有《阳关三叠》;经典诗词在当下被直接谱曲的有《诗经·关雎》、李白《静夜思》、李煜《相见欢》、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柳永《雨霖铃》、李清照《一剪梅》、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等,对经典诗词作撮要、剪辑或改编的有《子衿》《在水一方》《相见时难》《桃之夭夭》《人面桃花》等。在经典诵读的教育教学中同时融合多种有趣味的艺术化形式,打破教师一人单纯讲授的格局,调动全场学生共同参与,在集体朗读、吟诵、歌咏经典文本的氛围中实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教育,既能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升教学内涵,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也能拓宽传统语文教育的渠道和手段,促进语文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善与提升。
如何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教育氛围,扩大《大学语文》教育实践的途径,在更大范围内惠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应善于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经典诵读教育氛围,扩大语文教育实践途径。首先,立足课堂教学。《大学语文》教材有一定数量的经典诗文,教师在增强“诵读”意识、提高自身吟诵水平的前提下,使吟诵经典诗文成为相关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增加或补充教材外的经典篇目,培养大学生的诵读习惯和吟诵能力,在吟诵中感悟经典文化的精髓所在。其次,搭建优质平台。借助省朗诵艺术学会的优质资源,以校朗诵艺术协会和《大学语文》课程组成员为指导主体,举行全校性的“经典诵读诗文朗诵会”,邀请省内外著名朗诵艺术家来校,和本校师生一起共同登台演出,融汇今音朗诵、古调吟诵、古诗新韵等多种有声艺术形式,以当代眼光演绎古代经典的文化内涵,通过层层选拔汇报以调动全校大学生参与,借助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有步骤地实施经典诵读教育。再次,增强校外辐射。以《大学语文》课程组的老师为指导,大学生诵读社团为主体。将本校经典诵读的做法和经验带出校园,与省内兄弟院校的同类社团进行诵读交流,为尚未开展经典诵读工作的学校提供教育理念的启示和工作方法的参考。综合种种途径,完全可以在本校这样一所师范院校内,实施经典诵读教育,提升《大学语文》教育的内涵和质量,并且通过师范生去往省内中小学从教的就业路径,实践经典诵读教育的全方位渗透,从而实现提高青年一代的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
总之,《大学语文》教师应自觉增强经典诵读教育意识,确立最佳文本,拓宽经典诵读教育的路径、丰富经典诵读的手段,在教材、教学各个环节中渗透经典人文教育的理念,激发在校大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热情,提高大学生诵读水平和语文素质,促进文理渗透,增强学科间的融合,探索文化育人的模式,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大学生变成历史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达到精神成人的目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在经典诵读的覆盖广度和深入程度上更有效地促进中华经典诗文的教育与传播,力求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在校大学生全面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基金项目:2014年安徽省质量工程“经典诵读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研究”,编号:[2014jyxm444]。)
参考文献:
[1]展明锋.创新模式,推动经典诵读深入开展[J].语文建设,2011,(Z1).
[2]刘艳.教学千法读为本:大学语文经典诵读思考[J].名作欣赏,2014,(27).
[3]牟人杰.经典诵读教学的文化价值[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4]蒋旭.“读”出一个精彩世界[J].语文学刊,2011,(9).
(白友胜 安徽亳州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与传媒系 23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