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法探究

2015-05-26陈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审美能力高职院校

摘 要: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可看作中国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其语言生动、凝练,格调优美、雅致,意境悠远、深长。现有古诗词教学中,通常重视古诗词的文化历史、内容涵义等方面,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本身的审美体验。其实,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是驱动学生主动赏析理解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法进行探究与思考,并就相关具体方法论进行了交流。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高职院校 学生 审美能力

古诗词——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艺术,作为高职院校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一直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教师通过讲解古诗词中具体的诗词含义,来传达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但这一方式存在教材单向性、互动间接性的弱点,无法引导学生从自我兴趣、审美体验出发,因此在提高学生古诗词审美能力中存在弊端。

一、“诵读”在培养语感中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有一定语文知识积淀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自我审美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鉴赏能力。通过感官、直觉等情感培养来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古诗词本身是一门语言艺术。通过几千年的沉淀升华,古诗词以极其精炼的文字表现诸多内容。但文字本身是不具有意境的,需要文字环境、个人感悟等综合因素才能表达出不同的美感。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将文字中渗透的感受体验以及通过诵读带来的联想感受倾注到语音的表现上,通过文字塑造画面,尽可能还原作者当时的感受,让具象的文字与抽象的意境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实践,在古诗词诵读的过程中,有三点体会。第一,通读。通读是对古诗词形成整体印象的第一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不同作品的第一基础。比如字词、句子的配合链接。第二,神韵与情趣。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不同作者的不同表达。正如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鸡蛋”,在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的遣词造句中,不同的词句组合都有不同的风格:或大气,或悲壮,或婉约……然而正是这些不同气质的碰撞,才使得古诗词具有独特的气质,值得学生理解、欣赏。因此,在诵读时要把握其中的抑扬顿挫,通过轻重、缓急、节奏快慢来把握语音语调,读出古诗词应有的韵律。第三,读出美感。在通读的基础上,读出古诗词的韵律与情趣后,要进一步将作品读活。所谓读活,就是读出美感。将文字美、意境美、音乐美统一起来,加强语言背后的深层次思想。

二、古诗词审美中的“留白”艺术

“留白”一词,最早源于绘画艺术,是对创作中表达的想象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预留。在古诗词的应用中,留白非常广泛,主要是对意境给予一定的联想空间。虽然作品本身渗透了作者的感情并被赋予了内涵,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经历和感悟。面对不同作者、不同作品,古诗词带给学生的感悟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屈原《离骚》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是作者对国事的关注和追求,但从自我的角度来欣赏,学生们或将品味出忧愁,或将品味出悲愤……

从留白的角度出发,在学生引导方面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对于总结概括性的留白,要引导学生善于发挥想象力。中国古诗词浓缩着古代的社会生活,不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在古诗词中,环境、人物、对话常常是没有的,通常是通过一个词或几个词交代背景。为此,教师在引导学习古诗词中,应提前准备尽量多的材料,以提问、讨论、模仿等形式加强学生对古诗词想象空间的发挥。其次,中国古诗词常以虚实结合为表现手法,这对学生的审美、理解、留白能力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为了更透彻地理解作品的言外之意,学生不仅要体会文字的涵义,更要体味避实就虚的创作艺术。

三、鉴赏“意象”的拓展训练

意象的表达是古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如果一篇诗词仅有华丽的辞藻,是不足以耐人寻味的。例如,汉赋虽说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但因其过于重视辞藻的华丽,而忽略内在意境的延伸,因此并未能得到很高评价。意境,并不只是作者注入作品中的感情,更是作者的“先见之明”,它可以带领读者得到感悟。在古诗词发展的千年中,虽然受历史、民族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很多具象的客观事物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正如“花语”是人们主观对不同鲜花的理解和场景的应用,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升意境理解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积累古诗词中常用的独特意象,积淀古诗词审美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元素。

在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中,要注意教导的阶段性。首先在意识上要认识到对古诗词意象的理解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整理总结惯用意象,逐渐与古诗词的外在形象美与内在意境美相结合。同时应该注意,意境美作为古诗词的核心表现力,是学生不断延展的过程,是在具备一定语文功底基础之上的拓展。因此,除了对古诗词的学习之外,要多进行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实践,通过切实参与、感受等方式增进文字的形象化,增强意境的品鉴能力。

结语

古诗词体现着我国古文化的精髓,但目前古诗词教学仍处于较浅层次的教育式教学,存在死板教条、低能低效的问题。古诗词中渗透的各种审美其实是与当代生活实践相通的,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活动及实践灵活教学,激发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普国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10).

[2]邵之菡.在古诗词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9).

[3]刘绚蓓.试论白居易《与元九书》的以情纬文[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4]卢盛江.王昌龄《诗格》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5]王金花.鉴赏高职语文教材诗词中的“意象”之美[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

(陈华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基础教育部 222000)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审美能力高职院校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