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诗歌的意境美

2015-05-26陈桂玲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5年5期
关键词:杜甫意境意象

陈桂玲

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和李白合称为“大李杜”,其诗歌也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歌价值和魅力,不但表现在反映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社会历史变革的历史价值;还创造性地应用诗歌表现出普通而又高尚的意境美,具有极大的文学魅力。

一、高度概括,凝练美

杜甫是用诗歌创造意境的大师级诗人,他用审美意识观照现实生活,得到独特的切身感受和心理体验,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悟将现实社会的种种意象著入诗篇,将现实意象物化在艺术时空中。

诗人为营造良好的意境,并不刻意追求隽永的意境,而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中自我感受、自我体验,将内心最深的感悟、思想进行高度化的概括,把那些与事物本质疏远的意象一一舍弃,将充分展现事物本质、思想精华的意象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升华,诗人的思想表达充分体现在诗歌的意境中。比如:《登高》中的诗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人对其评价十分到位,“万里,地阔远也;悲秋,时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多病,衰疾也,了了数字将各种意境展现出来”。另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米断绝”、《征夫》中的“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洗兵马》中的“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等等,被称为“诗史”的诗歌都是当时社会及作者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孤独、疾病、潦倒、饥饿、寒冷、孤老等一切人间的不幸遭遇,一一在这位诗人身上体现。但是,这些诗歌并非单独展现杜甫自身的凄惨遭遇,也是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凄惨生活境况的真实反映。杜甫诗歌所表现的个人之悲,是社会情感的表现,是当时悲剧时代的典型情绪[1]。将诗人漂泊离愁的境遇高度凝练,将战乱动荡年代的社会概括性地展现出来。

杜甫还善于将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的人和事进行艺术概括,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征夫》中将老妪、被征男子、新婚女子等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二、融情于景,情景美

融情于景也是杜甫诗歌意境美的重要体现。杜甫诗歌深刻透露出作者的忧国忧民、感怀时事的情感,具有浓厚的忧郁情怀,其诗歌达到了以审美为主、情景融会无间的和谐意境,比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该首诗歌是杜甫五律诗中极具代表性的诗篇,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本来春天是花开鸟鸣的美好季节,花开本为赏心悦目之事,但是现在却是“溅泪”;鸟鸣本为悦耳动听之音,但是现在却是“惊心”。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自己的家园、国家正遭遇战乱,家园、城郭被毁,满目疮痍,使得家人被迫流离,因此在目睹这春暖、花开、鸟鸣的春景后,只能让人更为伤感,更添愁绪。倘若单单描述感时泪,别惊心,则意境不深刻,也极为单调枯燥。杜甫诗歌的意象构成,和李白的诗歌不同,其将各种意象融合一体集中在一句诗中,密度大,意境深,更显得深厚、凝重。比如:《登高》这首诗,诗人寄情于景,诗歌表面是在描写景色,未见情感,其实整首诗都是将情融于景,景中有情。尤其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描写了深秋的凄凉景色,虽未直接点名登高,但已将登高的所见之景直观、生动地展现出来。该首诗歌的意象是一个紧扣一个,词语精练到位,没有一处是虚设的,进而凝练、顿挫地描写了深秋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生活艰辛和身世家国之慨。

三、创新多样,风格美

杜甫的诗歌意境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创新多样化的。其诗歌的意境有悲壮之美、凄凉之美,也有清新之美,绚丽之美[2]。比如:《望岳》,该首诗是杜甫第一次游历齐鲁之地时写就的,是杜甫诗歌作品中写作较早的一首。从“望”字可以看出雄伟壮观的切身感受,主要描写了泰山的壮丽、雄伟、磅礴气势,表现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深切热爱,也表达了作者雄伟的气魄、开阔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情怀。再如:《咏怀古迹》中的“群山万壑赴荆门”,作者的主观感受是山峰流走;而反之,山峦又给人心理上的震撼和吸引;《送灵州李判官》中“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的意境雄壮而又奔放,粗犷而又灵动。

杜甫早期的诗歌,主要表现壮与美的意境。随着作者社会经历和生活实践的深入,其诗歌的意境又充满着悲壮情怀,将时代的悲壮之美一一展现出来。《阁夜》中的“五更鼓角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都是展现悲愁的意境,将战乱、动荡的时代气氛渲染出来,意境深远,情感深刻。杜甫的诗歌也有宏大、壮美的意境,比如:《登岳阳楼》,通过描写洞庭湖宏伟壮阔的气象,表达作者,在国家多难的时境忧国忧民的情怀。

杜甫诗歌意境美的实质,是作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社会现状极为凝重的内心情感,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融于诗歌中。在感受其诗歌情感时,应深入了解杜甫的经历,结合时代特征,品位其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美。

注释:

[1]张笃学:《浅谈杜甫诗歌的意境美》,文学教育,2014年,第1期,第43页。

[2]张习风:《中学古典诗歌中意境鉴赏教学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15-16页。

猜你喜欢

杜甫意境意象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杜甫的维稳观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