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分析
2015-05-25李娘珍
李娘珍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常谈的话题,怎样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有效是教师重点探索的问题之一。主要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有效课堂 教学现状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52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活动,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使我国的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教育部正在逐渐改变以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并提出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期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这一理念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实施后取得的成果并不明显。下面,笔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以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1.学生缺乏课堂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转移、喜欢新颖别致的事物,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而且,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推理性很强的学科,它对学习者的专注性有很高的要求。数学枯燥乏味的内容本身就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要想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由此导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也在预料之内。
2.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由于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教师对现在的教学理念的内涵了解得不够准确和深刻。他们没能把握住时代发展对教学的新要求,还是一如既往地秉承着以往的教学观念。在陈旧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很难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并且,他们的教学方法针对和强调的重难点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上,与现在的教育大纲不相适应,也难以满足学生的真正需求,因此教学活动很难取得高效成果。
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
1.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同样适用。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堪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学课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如果学生的兴趣浓厚,愿意主动学习,积极响应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得以提高,反之亦然。
2.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环节把握不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深受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影响,合理把握课堂教学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师的教学活动环节设计得合理、新颖,能在学生的配合下进行教学活动,自然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对教学活动环节把握不准,则会导致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或是有些学生无法参与到活动中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种失误,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落后
由于小学生大多缺乏定性,而且注意力又容易转移,很难能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听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进行“满堂灌”,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甚至会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厌烦、排斥的心理,拉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有效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措施便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关键位置。首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在不违反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尽量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授课时,还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知识抢答等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知识的深入详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2.将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对课堂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PPT操作、视频和歌曲的播放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合理的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很大的影响。合理的教学组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课堂导入,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二是要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和谐、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压力,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虽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面临极大的挑战,但我们并不缺乏应对措施。我们要做的是将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并能根据教学实践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使其充分发挥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