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本溯源让作文回归生活

2015-05-25刘晓蓉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5期
关键词:回归生活真情实感作文教学

刘晓蓉

[摘 要]为了让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写,语文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观察者、参与者和叙述者,让写作成为学生向读者倾诉生活的一种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写自己身边的景,写自己熟悉的人,写自己了解的事。

[关键词]作文教学 回归生活 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78

怎样引导学生作文?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写下这样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的,生活就是那滔滔不绝的活水,而写作是一条奔腾其间的小溪,有了源源不断的活水的注入,小溪才能够充满生机活力。

为了让学生在习作时有话可写,语文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观察者、参与者和叙述者,让写作成为学生向读者倾诉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令人头疼的“榨文”。

一、写自己身边的景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经常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察大自然。其实,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语文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观察生活其实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作为学生,观察生活,不需要专门的时间,也不需要特殊的环境。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们可以观察不同的季节的路旁的树木花草有什么不同;周末或节假日,我们可以走进田野去观察随着时间的变化,地里的庄稼发生了哪些变化……

因为年龄的原因,学生常常不会观察。因此,我们必须告诉学生,在观察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可以由远而近,可以由整体到局部,等等。观察事物不能仅仅满足于用眼睛看看,还必须学会用耳朵听听,用鼻子闻闻,用小手摸摸,遇到自己不懂的,还要用嘴巴问问。

有一次习作课,我告诉学生说,我们的作文课要到校园的花园里上,学生听后开心得手舞足蹈。在去花园前,我交代:“去花园可不是去玩的,我们必须看清楚花园里有多少种不同的树木,哪些树上开了花,每种花的形状是怎样的,花的颜色如何,哪些花的花朵大,哪些花的花朵小,这些花有没有香味,香味的浓郁程度如何,等等。除了老师所说的情况,你还能发现哪些情况,你还可以再和这些漂亮的、精灵般的花朵说说悄悄话。”

因为在上课前交代了要求,学生在五彩缤纷的花园中,有目的地欣赏美景,有的用手轻轻地摸摸花朵,有的把小鼻子凑过去闻闻,还有的用自己的小脸摩挲那些花朵,再次回到教室写作的时候,学生一个个高高兴兴的,不再愁眉苦脸了。他们拿起自己的笔,愉快地描述自己的所见,快乐地与鲜花对话:“月季花啊月季花,请告诉我,你的母亲是怎样生下你们这么多五彩缤纷、香气袭人的姐妹花的?”“玉兰花呀,请告诉我,粉色的姐姐,白色的妹妹挤满了树枝,你们有那么多姐妹,不吵架吗?” “富贵的牡丹花,你为啥低着头?你也遇到难题了?是在思考吗?”

这堂作文课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从不同方面仔细地观察了种种鲜活的生命。和花儿悄悄地说话时,学生既概括出了花的特点,又融入了自己大胆的想象,语言多么富有儿童气息呀!

二、写自己熟悉的人

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生活面相对比较狭窄,能够接触到的人就是那些照料自己的亲人和朝夕相处的伙伴们,所以,语文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

一次习作课,上课一开始,我跟学生聊起我邻居家的小调皮鬼陶陶。这个小家伙,今年刚上一年级,看了电视《爸爸去哪儿》,他就理了个马桶盖式的发型。周末,我遇到他的时候,他正趴在地上捉蚂蚁,只见他脸上、手上、衣服上全是灰尘,两只眼睛在忽闪。我喊他一声:“陶陶,你爸过来了!”他立刻从地上站了起来,左看看,右找找,紧张兮兮地问:“姑姑,我爸在哪儿?”看到我嘻嘻笑了,陶陶立刻用他脏兮兮的小手拉住我的手使劲摇晃,嘴里咕哝着:“姑姑,你可别吓唬我。你要知道,我这个人,离了我爸就高兴得没魂,见到我爸就紧张得没魂,让我写作业我就苦恼得没魂。”

听了我对陶陶的介绍,学生哈哈大笑。笑完之后,我让学生也介绍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要求像我刚才一样,先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这个人的特点,然后用事实证明你对这个人的看法是有理由的。因为有了我的开头,学生一个个踊跃发言,有的说起爱唠叨的妈妈,有的介绍爱劳动的奶奶,有的说起友善的邻居大婶,有的说起爱打扮的小姨,有的说起学习特别刻苦的小伙伴……有了口头表达作基础,我趁热打铁告诉学生,把刚才说的内容写下来,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因为有了口头表达作铺垫,多数学生写得非常顺利。有个学生写《我的会变脸的妈妈》时,写出了现实中平凡真实的妈妈:上学时唠叨的妈妈、回家时关切的妈妈、睡觉时慈祥的妈妈、工作时勤劳的妈妈、发火时可怕的妈妈。发火时的妈妈是这样的:“我的妈妈凶我的时候很可怕。暑假里,有一次,我看电视连续剧太入迷,忘了时间,她手里拿着一根小棍子,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喊道:‘你看电视多长时间了?’没等我反应过来,她的棍子就落到了我屁股上。我慌忙关掉电视机,妈妈还不肯罢休,数落了好半天,直到我再三再四地保证,一个星期不看电视,她才去烧饭。”

评讲作文时,我将这位学生大大夸奖了一番,并总结了一下写法:选一个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写一写他(她)特别的地方,比如他长相特别的地方,他经常说的话,他做事的方法……

三、写自己了解的事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学会了写人之后,训练学生写身边发生的事情就相对简单了。我告诉学生:“大作家屠格涅夫说,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我们在家里做的家务,比如折叠被子,清洗衣服、袜子,刷洗碗筷;在学校扫教室,擦窗户,清楼梯;课上与同学一起解决难题,课后与同学一起游戏;参加课外活动的过程和收获,都可以写进作文当中。”写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交代这样一些情况:什么时间,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事情的过程中,有哪些人参与了,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这些问题当中,最重要的是事情的过程要说详细,说清楚。

我班一个学生在《领导来检查了》中这样写:“今天打扫真够费劲的,窗户擦了3遍才算完。为什么呢?原来上级领导要来我校视察,老师强调要认真打扫。我先是像平常一样用干抹布擦一遍,再用湿抹布擦一遍,最后用干抹布擦干就完成了。可班主任往窗户上一看,说这次上级领导来检查,标准要放高点,窗户上不能有水渍。我们只得又出动一次,再仔仔细细地擦了一遍。除了窗户,地面、楼梯也要用同样的标准。于是,我班同学全体出动,用抹布把地面和楼梯的旧斑新尘都擦干净了。这活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得半天吗?……”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写出来的作文才这么丰满。

写自己了解的平凡事,学生倍感轻松,他们写的是自己真实的生活,不是闭门造车,不需要胡编乱造,将一份份童真和童趣写得淋漓尽致,读来真实可信。

学生作文刚刚起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将平凡的小事写进习作,这只是学生学会流畅地表达的第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写作,这是一个大工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回归生活真情实感作文教学
论述小学语文轻松作文的教学尝试
作文立意的探究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构建生活课堂 彰显品德本色
浅谈小学生习作返璞归真的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