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全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文化的分析

2015-05-25周敏

江西教育C 2015年4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大学生

周敏

摘 要:阅读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是人类社会文明传承、发扬与创新的桥梁和纽带。阅读文化始于原始文献的产生,并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历程,可以说人类文明史就是阅读文化史。文章阐述了全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文化的典型特征,分析了大学生阅读文化的缺失状况,提出了大学生阅读文化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大学生 阅读文化

人类最初的阅读媒介是甲骨、竹简等天然材质,随着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纸质材料的普及应用,阅读文化开始第一次重大变革转型,阅读文化的主体从此由贵族走向平民。当今随着各种数字阅读媒介的争相出现,阅读文化进入了全媒体时代,文字、声音、图像全方位、立体化、多元化飞速传播,对阅读媒介、阅读方式、阅读内容、思维模式等方面均产生了巨大冲击,引发了阅读文化第二次重大变革转型,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纸质与数字并存的阅读新格局,改写了纸质文本一统天下的局面。

阅读文化通过阅读知识与阅读活动实践传播,大学生是阅读文化中的重要群体,对于大学生而言,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更新知识、提升素质、塑造人格、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探求和分析大学生阅读文化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品质,健全、丰富、完善大学生阅读文化。

一、大学生阅读文化的典型特征

1.“学以致考”的实用型特征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竞争压力日趋增强,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取更多筹码与分值,在完成学业修完学分以保证顺利毕业外,许多大学生把大量时间与精力用在各种等级证书与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证考试上,或者用于准备考研、出国留学考试等。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满腹经纶,不如满纸证书在手”,认为获取证书越多,发证级别越高,或大学毕业后进一步深造的学校名气越大,社会认可度就越高,个人竞争力就越强。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大学生过于注重“学以致考”的实用性,导致无时间、无精力进行专业知识深入研究探索,造成专业基础不够扎实,专业素养不够深厚,对于当今社会对专业人才“宽口径,厚基础”的需求实质相背离。

2.“学以致知”的广泛型特征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好奇心,阅读兴趣广泛,注重开阔视野,健全知识结构。当今大学生广泛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而是涵盖了影像、画面、声音等传统阅读并不包含的内容,广泛阅读能迅速获取信息资源,拓宽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广泛阅读能激发阅读兴趣,让大学生发现值得阅读的内容。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成就欲显现,大学生需要通过广泛阅读,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发挥自身潜力,张扬个性才能,彰显个人特色,达到全面发展。但广泛阅读会导致大学生满足于成为“学以致知”的知道分子,进入广泛的浅阅读层次,难以进行深入思考。

3.“学以致浅”的娱乐型特征

娱乐型阅读为大学生提供了缓解压力,得到精神与心理彻底放松、休憩的机会。眼花缭乱的网上冲浪,五花八门的新奇游戏,即时互动的微博、微信,造就大批的网络控、手机控,吸引大学生流失了大量宝贵时间沉迷其中。娱乐型阅读表现为碎片式、快餐式的随意浏览消遣,阅读兴趣随着信息点不断变化而跳跃着移动。

娱乐型阅读对知识的需求不高,属于流行的娱乐文化,属于低层次的浅阅读文化。网络娱乐信息内容趋向于商业化、娱乐化、世俗化。在娱乐型阅读中,因喜欢追新逐异,寻求新鲜刺激,大量碎片化、跳跃式、漫无目的的娱乐型浅阅读,令思考不再连贯、系统、深入,令人缺失鉴别力,缺失崇高感,令人内心滋长浮躁、浅薄之气,缺失宁静致远的阅读心态,令人形成简单的浅思维习惯,导致思维能力日渐浅显,阅读能力日渐弱化。

二、大学生阅读文化缺失状况

1.“学以致明”的阅读知识理念缺失

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相融的一种心智型活动。在信息极速膨胀的今天,很多大学生在汪洋信息中失去了航向,往往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不明白应该读什么、怎样读,不清楚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如何恰当利用不同时间进行不同内容的阅读,时常处于一种随心所欲的盲读、乱读的混杂状态中。很多大学生不懂得阅读内容、阅读方式与阅读习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主体的阅读知识理念,不懂得阅读也是一门科学,对于阅读科学知识茫然无知,不懂得阅读需要在科学知识指导下进行全面、综合、深入、细致的规划,不明白如何科学合理明确地运用阅读理念、方法与技巧进行有益阅读,不清楚如何明智地艺术地提升阅读能力与阅读效果,不知道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提升阅读鉴赏力,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这些状况表明阅读知识理念缺失严重。

2.“学以致思”的经典名著深入型阅读缺失

深入阅读即品读、研究,深入阅读是浅阅读的继续与深化,是有品质的高层次阅读,如果要体现阅读时间的最优价值,经典名著的深入阅读是最适合的选择。经典名著的深入阅读如同与千古圣贤的对话与交流,能引人进入凝神静悟的状态,可以进行精神与灵魂的构建,能引发深入感悟体会与独立分析思考,能深刻思想,丰富内涵,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利于汲取思想艺术精华。对大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当前大学生的深入型经典名著阅读缺失情形令人堪忧。大学生对蕴含思想内涵与艺术精华的经典名著深入阅读缺乏浓厚兴趣,普遍只停留在浅尝辄止、走马观花的浅阅读泛读状态,基本上忽视与忽略了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导致深度思考趋于消沉状态,导致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与深度思考缺失严重,深度阅读能力与深刻思维能力下降。

3.“学以致新”的专业学术探索型阅读缺失

探索型阅读是对专业学术著作中的观点、思维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提炼、透视、探索,并从中发现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见解的一种阅读活动,是从点滴的触动、感悟与启发到自主的推演、创意生发,是阅读文化中最高层次的具有创新价值的阅读,是充满发现,充满探索,充满创造的一种“学以致新”的阅读活动。

阅读的本质是为了创造,在阅读中学会创新,是阅读活动最大的收获与目的。探索型阅读是深入型阅读的更进一步深化与探索研究,是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探索型阅读能够全方位综合性地培养大学生独立探索、研究、质疑、批判的思维能力及求实、突破、超越的创新能力。

探索型阅读活动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研究积累才能取得,对于普遍受到急功近利观念影响的大学生,因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被长期广泛忽略,导致“学以致新”专业学术的探索型阅读严重缺失。

三、大学生阅读文化优化策略

1.注重阅读引导工作,明确阅读知识理念

阅读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心智、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引导工作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应积极探索寻求适合全媒体时代的阅读文化理念,及时更新传统阅读理念,制定阅读方针,如:“纸质数字并存,立体多元组配;经典博览结合,深浅方法相融;学术探索创新,实用娱乐兼顾。”

开设网络阅读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动机,懂得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何时读?懂得需根据阅读计划、目的、内容正确选择开卷有益的文献信息,采取最恰当的阅读媒介与阅读方式,或多种阅读媒介组配与多种阅读方式组配,科学合理利用时间进行最有效的阅读。指导学生从以往用于实用型、广泛型及娱乐型阅读时间里各抽出部分用于经典名著的深入阅读与专业学术的研究探索。

设立阅读引导部,根据阅读方针开展个性化阅读指导服务。因大学生专业不同,知识特征、知识储备各不相同,决定了阅读需求各不相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阅读需求特点、阅读需求心理及行为规律,引导学生将学业规划、未来职业规划与阅读计划结合起来,运用阅读引导栏目与学科导航栏目知识,制订富有个性特点、专业特点、发展特点的长期阅读计划及短期阅读计划。使大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激发阅读动力,引导大学生个个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学生全面提升阅读素质、阅读能力与阅读质量。

2.丰富阅读文化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大学生强调自主性,阅读活动很大程度上依凭于个人兴趣,作为第二课堂的大学图书馆,鼓励、推广阅读是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之一。图书馆可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开展读书活动:开设网上书目推荐栏目,按大学生专业、年级进行梯度分级,结合阅读基础、阅读需求与阅读兴趣细化推荐书目。开通网络读书论坛栏目,进行新书介绍、读书评论活动;开展读者荐书活动,如“请推荐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活动等。利用微博、微信互动,让学生在网上即时讨论,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经验。利用学生社团组建读书会、读书沙龙、读书俱乐部等,提供读者阅读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同读一本书”活动,邀请专家、名师举办经典名著赏析讲座,并与大学生进行现场互动对话。举办读书节,围绕读书活动主题开展读书知识竞赛、征文、撰写书评与读书心得等活动;举办“介绍与评价好书PPT大赛”;评选优秀读者为阅读之星,并发放荣誉证书,对优秀征文作品进行评奖并结集出版;全面激发大学生阅读兴趣与热情。

3.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充实阅读文化

如今大学生是含着芯片成长的一代,对数字化信息怀有与生俱来的敏感与兴趣。数字阅读成了不可阻挡的新型阅读方式,深受大学生喜爱。高校图书馆应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注重加强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丰富馆藏数字资源,在购买数据库之外,图书馆可将本馆优质、特色纸质资源数字化,建立本馆特色数据库,还可根据地域特色及地方资源建立地方特色数据库。

优化数字馆藏质量,畅通数字化传播渠道与获取渠道,尽力健全完善全媒体数据库,让热衷于数字信息的当代大学生在阅读媒介形式的选择上获得更多的自由与满足,让数字化形式阅读也同样能进行高层次的深入型与探索型研究阅读。

积极建设网络阅读平台,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进行净化过滤,提供优质的网络阅读材料,帮助大学生预防、减少网络迷航,避免误入阅读歧途,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倡导有益身心的健康阅读。

阅读虽不能改变生命的起点,但可以改变生命的终点。阅读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提升生命的高度,优化生命的质量,美化生命的发展。为使大学生阅读文化如星光灿烂辉映,为使大学生充满希望的明天更加美好,高校图书馆在阅读文化的重大转型与变革时期,应特别关注当今全媒体时代阅读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大力健全与完善大学生阅读文化建设,营造广泛、高品质、内蕴丰富的大学生阅读文化格局,使大学生阅读文化可持续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杰.试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指导工作[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11,(4).

[2]苏海燕.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2).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全媒体时代的时政新闻创新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新出路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