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
2015-05-25刘锦屏汪亚男
刘锦屏+汪亚男
摘 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非常薄弱,有的甚至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了虐待动物、自残、自杀等行为。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入手,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这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社会将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感恩意识;原因;对策
感恩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功利心增强的同时,感恩意识却逐渐淡薄、甚至缺失,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三观”,导致行为偏差,开展感恩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我教育等途径,使大学生学会感恩,进而施恩于人。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表现
1.浪费资源严重
大学生对金钱、粮食等资源的浪费是普遍存在的,浪费的基础都来源于父母的辛勤劳动,对父母的付出不知感恩回报。有的大学生在学校、风景区等地方破坏公共财物、损害自然植物等行为也是缺乏感恩的表现。
2.过度消费攀比
大学生互相攀比的行为普遍存在,例如,某些学生经常购买一些不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的物品,追求名牌只为了与同学相比能更胜一筹等;很少考虑父母挣钱的艰辛,只会当“伸手族”,不懂得体谅父母,一味地苛求。
3.虐待报复倾向
一些大学生由于缺失感恩意识而导致心灵扭曲,产生了报复他人与虐待动物的行为。例如:清华大学学生向黑熊泼硫酸、复旦大学研究生在饮水机中投毒均是缺失感恩意识的表现。他们对生活给予自己的一切不知感恩,没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只有嫉妒与报复,用极端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恨,结果在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4.自我中心主义
缺失感恩意识的大学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做事完全从自我出发,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这样不利于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展开,只会拉大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5.草率自杀轻生
据统计,从2008年起,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了其意外死亡的最大原因。此行为的发生无非是为情所困、学业受挫等,他们在自杀时不会考虑亲人的感受。研究表明,一个人自杀至少会影响到周围六个人,尤其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他们不懂得感恩回报父母,反而选择用自杀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感恩意识缺失到极端。
二、 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1.溺爱之殇
家庭教育的不足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如今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存在,父母对孩子溺爱成殇。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与付出,而不是一味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父母又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心理健康教育。
2.教育之殇
高校感恩教育不够是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另一重要原因。高校教育只注重对大学生的知识灌输,对其感恩心理健康教育只是理论上的,甚至连理论上的都是“空架子”,更不要说注重实践性了,从而致使一些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回顾在高校发生的一系列感恩意识缺失的案例,很多事发高校在这方面有许多的功课未做或者未做好。
3.自身之殇
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欠缺是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面对挫折,部分大学生会做出各种过激行为:虐待动物、报复他人,甚至自残、自杀。如果大学生在做出不当行为时心存一点感恩之情,能多想一想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这种过激行为便不易发生。责任感、感恩意识等都是后天培养而形成的,因此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练就非常重要。
4.环境之殇
不良的社会氛围对大学生缺失感恩意识也有一定的影响。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学生认为“人心险恶,弱肉强食”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例如:路上老人摔倒时扶与不扶?这会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变得淡薄,不愿去帮助他人,这极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解决对策
1.家教
家庭是感恩教育的摇篮,是最基础的感恩教育的基地,其感恩教育特点是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在家庭中要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与其依从规则,不如依从榜样”,可以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父母对长辈的孝敬与尊重,对他人报有感激之情,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培养感恩意识,润物细无声。亲子关系更容易了解和掌握孩子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加强针对性感恩教育,事半功倍。
2.学教
学校教育是继家庭教育之后又一重要的教育类型,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道理的讲解。高校应积极设置与感恩相关的课程,通过言传、训练、矫正、巩固四个环节,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配合矫正还应开设心理辅导班,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高校感恩教育的基本方法:一是借助理性——以理服人。其要点是先务于知、有的放矢、言语自然、长善救失。二是活用情绪——以情感人。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三是砥砺意志——以志激人。四是行为世范——以人教人。
3.自教
大学生只有懂得感恩,才会珍惜老师与父母的劳动成果,才不会去埋怨他人与社会。大学生培养感恩意识的主要方法:一是明伦察物、学思结合。伊壁鸠鲁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而是生活在对那些关于宇宙的寓言所说的事物的恐惧之中,对于这个人来说,排除对所谓最主要的事物的畏惧,就是不可能。”二是反躬内求、省察克治。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三是身体力行、躬行践履。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刘少奇指出:“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 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素质的关键环节。
4.境教
社会实践是一种身临其境所受到的境况教育,即“境教”。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积极吸纳各种正面思想,更易体验到感恩的重要性,从而接受感恩教育,提升感恩意识,进而转化为感恩行动。感恩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内容上可以吸取国内外的精华,要注重丰富性,例如:让传统节日时代化,外国洋节中国化。方式上要易于理解,注重多样性,例如:在家庭、学校、社会多开展一些多形式的、适宜的慈善爱心活动,让大学生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受恩于人与施恩于人的不同情感体验,从而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感恩氛围。
总之,针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的严峻性、多因性,解决对策是从“四教”入手,发挥多层次的教育作用。“四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实现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目标也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应探索体现时代特点的多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