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曲传承的文化觉醒与自我救赎
——无锡“中万和堂”昆曲班调查研究

2015-05-22池瑾璟吴远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5年0期
关键词:山镇昆曲文化

池瑾璟 吴远华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昆曲传承的文化觉醒与自我救赎
——无锡“中万和堂”昆曲班调查研究

池瑾璟 吴远华①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本文在对江苏省无锡市鸿山镇“中万和堂”昆曲班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记载的追踪,围绕着“中万和堂”的历史脉络、现存困境以及传承策略等展开研究,旨在通过“中万和堂”的个案剖析,以点带面地反映昆曲班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无锡市 昆曲班 “中万和堂” 活态存在

昆曲,原称“昆腔”和“昆山腔”,是我国传统的戏曲声腔剧种,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清代以来始有“昆曲”之名,今亦称“昆剧”。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珍品,融合了中国古典的文学成分、戏剧因素、音乐表演、舞蹈程式以及美术展示等因子。灵巧的身段、儒雅的念白、华丽的唱腔以及精美的舞台,是昆曲艺术的主要特征,也是昆曲至高艺术境界和广泛影响的本源所在,如川剧、赣剧、婺剧、闽剧、晋剧、越剧许多地方性剧种,都积极借鉴、吸收昆曲表演艺术中的精华。因而昆曲也被后世誉为“中国戏曲之母”“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近代以来,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革命战争的洗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昆曲艺术日益衰落,许多昆曲艺术家逐渐转向京剧表演艺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各级政府的扶持与昆曲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昆曲班、剧团等得以相继组建,为振兴昆曲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无锡“中万和堂”昆曲班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据,掌握一手材料。在资料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现状以及发展等方面进行剖析。借此个案,举一反三地反映昆曲及其班社的生存境遇。

一、调查实录

当今时代,民间多数昆曲班均已解体,留有虚名而未见其戏,昆曲也成为一项濒危的文化遗产,亟待保护传承。为了探寻“中万和堂”的踪迹,笔者于2014年10月24日前往无锡鸿山镇,对“中万和堂”昆曲班进行了实地跟踪采访调查。

“中万和堂”昆曲班现任班主周荣楚,男,1945年正月十二生于无锡市后宅乡建新村唐明桥。他与我们讲起他与“中万和堂”昆曲班的一段“姻缘”。周荣楚出生于昆曲世家,自幼深受昆曲的熏染。他的爷爷周云山、父亲周文奎、母亲浦彩娥都是当时从事昆曲表演的知名艺人。父亲周文奎(1900—1964)是“中万和堂”昆曲班中的多面手,4岁开始随周云山学习昆曲表演,善演《白蛇传》之“水斗”,还会打鼓、锣、镲,拉二胡,吹笛子、箫、笙,弹三弦、琵琶等,昆曲乐队中的每一件乐器都了如指掌、得心应手。1925年开始接替周云山掌管“中万和堂”昆曲班,一边带班到苏州、无锡、常州一带从事商业演出,一边收徒,传授昆曲唱、奏技艺。母亲浦彩娥(1903—1957)曾经也是“中万和堂”昆曲班堂主。

周荣楚7岁入后宅乡小学读书时,就跟随父亲学唱昆曲、演奏乐器。吹拉弹打都学,主要是二胡、三弦、萧,善演小生。曾随“中万和堂”昆曲班到汤口、后宅、苏州、无锡、东桥等各乡镇演出。自昆曲成功申报非遗保护项目以来,周荣楚将“中万和堂”昆曲班的许多传谱资料都捐献给了无锡市档案馆。

图1 采访周荣楚现场

图2 周荣楚的捐赠证书

周荣楚共有姊妹7人,兄弟5人。大哥周浩方(1927—1992),在“中万和堂”学过唱昆曲、拉二胡,善演小生,随父亲从事昆曲演出和教学。二哥周学方(1932—2004),自幼随父学习昆曲,吹拉弹唱样样擅长。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在家务农,没有继续从事昆曲演出活动。

目前,“中万和堂”昆曲班的主要传承艺人有:

沈秀琴,女,1957年生,无锡市无锡新区鸿山镇大新村人。高中毕业后做过代课教师,担任过妇女主任,也到工厂当过工人。平时喜欢唱歌,比如唱流行歌曲,唱锡剧唱段《珍珠塔》《沙家浜》等,也喜欢演奏锣、鼓等打击乐器。2014年加入“中万和堂”昆曲班,担任主唱、鼓板以及锣的演奏。善演《牡丹亭》中的《游园》《皂罗袍》等。此外,还在“群英队”中任舞蹈演员,在“朵朵红”戏剧队中任演唱员。

邹明华,男,1943年生。江苏省无锡市新区鸿山镇东塘街村人,祖籍山东邹县。他1950年就读于汤家桥小学和南塘小学,1957年毕业后开始自学笛子、拉二胡。1960年从后宅中学初中毕业后,就读于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学习弹钢琴。1962年由于学校停办,邹明华回乡务农、参加大队文艺宣传队,业余时间从事语文、音乐教学活动。1964年9月开始任代课教师,在乡村小学教弹风琴、唱歌等。1972年4月转为公办教师,在东塘街小学教音乐、语文。2004年退休后一直在后街双象公园楼上吹笛子、唱歌,参加“大新文艺队”,任笛手,教一些歌曲。2013 年4月参与重建“中万和堂”昆曲班,任笛手、教唱简谱,普及音乐常识。自己创作有《合家欢》《喜相逢》《男女老少齐欢笑》等器乐曲。善演昆曲《喜开门》《步步高》等,还会演锡剧,如《商推磨》《红花曲》等的唱段都会,也会演奏江南丝竹中的《姑苏行》《行街》《中花六板》《三六》《慢三板》《梅花三弄》等乐曲。邹明华做了39年小学教师,举办过专门学特长的笛子兴趣班,培训过200多人次。

图3 沈秀琴

图4 邹明华

朱洪生,男,1945年生,1960年被聘为农民基层干部,前后任职共24年。“文革”时期自学音乐,会演奏二胡,会表演昆曲《牡丹亭》《龙虎斗》《喜开门》《步步高》等曲目。

绍荣南,男,1951年出生于江苏省鸿山镇。8岁左右开始在鸿山镇南庵小学上小学,毕业五六年一直在家务农,后进村办企业,二十七八岁开始做厂长,后做私营(外包方面),做私营将近十五年。一直以来对音乐有兴趣,2008年开始学习唱奏昆曲。他说:“我们有传承昆曲文化的责任。所以现在非常努力地学习传统昆曲文化,力图振兴昆曲,表演更多昆曲剧目,使本地人民在昆曲表演中受益。”①2014年10月24日(鸿山镇)采访记录。

图5 朱洪生

图6 绍荣南(右)访谈现场

二、历史脉络

目前,我们在江苏省无锡市鸿山镇采访的民间艺人有周荣楚、绍荣南、沈秀琴、邹明华、朱洪生等,他们都是20世纪中叶出生,年龄相对来说都比较大。除了周荣楚外,其他人员基本上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接触昆曲的学习和研究。

周荣楚的爷爷周云山,是个老昆曲表演艺人,“中万和堂”昆曲班是他在“长生桥”组建的,由于周云山表演昆曲的技艺高超,吸引了很多的听众以及跟随他学艺的学徒,后来人们将无锡后宅乡建新村建立的“长生桥”改名字为“堂明桥”以便于人们记忆和前来听戏。

图7 “中万和堂”所用戏箱

图8 “中万和堂”曲谱集

“中万和堂”昆曲班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两种职能,一是在苏州、无锡和常州一带的乡镇和农村进行商业性演出,另一种职能则是传授技艺教授学生。此外,周文奎还有两个姐姐,也是表演昆曲的艺人。据周荣楚讲,在20世纪昆曲表演兴盛的时候,父亲所带领的“中万和堂”班在多处同时需要表演昆曲情况下,他的两个姑姑(周文奎的姐姐)就会到“中万和堂”来帮忙演出。周文奎于民国14年(1925)继承父亲的昆曲事业,掌管“中万和堂”,因不善于管理班社的烦琐事情,又将班社交给了周荣楚的母亲浦彩娥,由此浦彩娥成了“中万和堂”昆曲班堂主。此间,出版过唱片、录音带,演出的曲目情况见下表:

表1 “中万和堂”曲目情况

续 表

图9 “中万和堂”所用班旗

“文革”以后,“中万和堂”昆曲班被迫解散,停止了演出活动,直到2014年3月才得以重建,虽然成立时间很短,但是这一批老艺人有着相当的艺术功底,除了周荣楚以外,像朱洪生自“文革”时期就开始学习昆曲,自己可以制作笛子、胡琴、唢呐,而且可以唱京剧和锡剧。像邹明华文化水平非常高,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在当时的大队中担任文艺宣传,业余时间教语文和音乐课,他参与组建“中万和堂”昆曲班,并能够创作、演奏《合家欢》《喜相逢》《男女老少齐欢笑》《喜开门》《步步高》等器乐曲。胡秀琴可以表演锡剧《商推磨》《红花曲》等唱段。

图10 “中万和堂”部分曲目表

图11 传谱《牡丹亭·言怀》(工尺谱)

三、现存境遇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万和堂”昆曲班的表演艺人虽然有发自内心的学习和表演昆曲艺术的愿望,也有振兴民族音乐文化的信心。在他们的努力下,中断了好几十年的“中万和堂”昆曲班的艺术生命终于又续接上了。但由于重建的时间不长、人员少,加上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中万和堂”昆曲班的前程令人担忧。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没有专业的昆曲器乐演奏艺人做专门、系统的指导,也没有专业的昆曲演唱人员做演唱方面的培训。其二,没有专门的经费支持,“中万和堂”昆曲班表演艺人基本上是将昆曲演奏作为副业,作为业余爱好,其训练虽然有固定的时间,但在物质利益的驱使和刺激下,没有经费支持的昆曲表演是激发不了表演者的兴趣的。其三,没有得到政府的全面扶持,政府的相关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据周荣楚讲,文化部门只是将周荣楚爷爷和父亲留下的一些表演物品拿去收藏,而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开发、利用与研究。其四,“中万和堂”的昆曲班演出市场相对较小,舞台表演经验有所欠缺,表演曲目过于单一和贫乏。昆曲在当地没有足够的市场,“中万和堂”的表演艺人基本上是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仅凭有限的他们的一腔热情去传承发展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珍品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鸿山镇“中万和堂”昆曲班的发展进行实实在在的保护,不仅关系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昆曲的传承和弘扬,也直接关系到无锡市文化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利用和传承好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发展无锡的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影响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对待昆曲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尊重昆曲文化自身的独立性和发展规律,尤其是在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中,不能将“糟粕”杂糅进去。在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保护与传承应该建立在我国国民文化高度自觉的基础上,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努力。

第一,要将昆曲文化传承下来,就要解决好保护的问题。鸿山镇“中万和堂”昆曲班以及镇政府要加大本地区昆曲发展的资料收集和留存工作,尽量保存本地区昆曲发展的生态环境。在本地区学校教育中,加大扶持力度,主张将昆曲这一优秀的戏曲文化引入学校教育,让青年学生了解、熟悉本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宿感。

第二,要完善政府行为,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保护的投入力度,注重对昆曲艺术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要将昆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一代代传承人继续传承下去,一方面要在政策上给予传承人一定的优惠,另一方面也应当给予他们必要的生活保障,使其有精力、有热情地去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第三,要解决昆曲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问题,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昆曲班成员的演出服装、乐器、音响等的购置都需要一定的经费。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应该在昆曲发展的问题上加强经费扶持的力度。

第四,要解决鸿山镇昆曲的传承问题,在确立传统昆曲文化保护与发展长远规划的同时,还应成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立起专门的传承组织,开设专项保护基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民间传统文化的产业开发,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夯实昆曲艺术传承发展的社会基础。

从全国范围看,昆曲的发展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困境。有专家认为,昆曲艺术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抢救现有剧目和文献资料,对珍贵的昆曲文献、演出脚本、曲谱和图片进行搜集整理。昆曲演出可以从老戏中讨活法,剧目应以继承、整理为主,配以现代化的舞台处理,既保持原作特色,又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需求,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做出规划,文化部计划用10年时间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两个昆曲演员培训中心,为全国昆剧院团输送表演人才。昆曲院则希望集中全国优秀师资,在中国戏曲学院等地举办昆曲演员、编剧、导演、作曲和管理人员研修班。

总而言之,无锡鸿山镇“中万和堂”昆曲班虽然有志于发展昆曲艺术,但是仅凭其一己之力很难在昆曲的发展上有所作为,他们面临着人才欠缺、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缺乏等问题。但我们也应该从他们身上看到昆曲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希望,毕竟我们的社会中已经开始有人发自肺腑地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中了,尽管还不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尽管还是点点繁星,但我们都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们是朱熹笔下的“活水源头”,在他们的努力下,定会有更多仁人志士自觉地投入昆曲文化遗产保护,各显所能,共同推进昆曲传承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① 池瑾璟(1983- ),女,浙江永康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后。吴远华,男,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科研助理。

猜你喜欢

山镇昆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谁远谁近?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补园和昆曲
八乡山镇:一个富有魅力的乡镇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