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阳光心态 追寻教育梦想
2015-05-21高相发
高相发
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源于多方面,需要我们深入剖析,正视问题,客观面对。从宏观角度看,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会随之增高:从微观角度看。教师提高职业追求和专业素养是必然趋势。从外部看,我们要用大时代的环境来激励教师;从内部看,我们要培育教师拥有阳光心态,增强师德师能。引领教师追寻共同的教育梦想。或许这就是缓解乃至消除职业倦怠的根本所在。
一、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
(一)教育教学创新的需求与体制改革缓慢的矛盾
1.育人方式多年来仍处于单一弱化的状态
我们虽然在不断探索不同的育人方式,但形式单一的授课方式仍然占据着课堂。学生的被动学习给教师带来了反作用力,这种效果让教师逐步对工作产生浮躁甚至厌倦。师生在学习过程中角色的错位,让教育教学的过程显得异常艰难。教师不能从教学成果中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进步的动力进而产生倦怠感。
2.对教师工作性质的认识程度还不够准确
教育应该是常做常新的。因为时代在发展,教师若仍然原来的“一桶水”则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的更新程度应该是远远高于其他行业,教师的工作方式如果多年不变,就会很难应对诸多新问题。如果认为我们的工作就是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工作,这样几十年如一日。辛苦劳作,势必会造成倦怠。
3.绩效工资分配没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古语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还没有真正起到增强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物质的奖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多劳多得也是增强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职称的功利性、学术氛围不浓都是诱发教师倦怠的因素。加速推进教师职级制。增强分配方式的实际效能势在必行。
(二)学校现代制度的缺失与促进积极心态的矛盾
从国家的立法到学校的制度建设,都已经滞后于教育改革的需要。现代化制度的缺失,造成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没有法制和制度的有效保障,教师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就会受到一定影响。
1.学校和教师的权力需要通过立法来保护
许多专家近年来都在呼吁相关学校法的出台,因为很多事实都证明教师在家校矛盾中处于弱势地位。教师也需要安全感,面对几十个孩子,家校矛盾十分复杂,教师需要立法保护,否则定会造成得过且过,切莫太较真的倦怠情绪。当然,教师个人的整体专业水平不高也是造成家校矛盾频发的重要原因。
2.现代化的学校管理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
教师的岗位意识还不够强,主要原因是学校对教师科学的评价制度还不到位。如小学毕业时学生的语文能力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掌握多少汉字,课外阅读量有多少,默读、朗读、浏览的能力达到什么程度,与人的口语交际能力达到什么水平,以及如何测评这些能力等等。学校、教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得不到科学的评价,怎能不倦怠?
3.教师的阳光心态是积极工作的根本保证
态度决定一切,社会上的浮躁心理,仇富仇官心态,教师队伍中同样存在。怎样保证教师拥有良好的心态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师在职进修的缺位与专业素养提升的矛盾
1.教师的专业进修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追求专业素养的提升是远离职业倦怠的最好良方。没有专业支撑,只靠态度来维持是很难有持续度的。我们缺的是课堂上的学科专家,而不是坐而论道的空谈家。让教师在专业提升中获得快乐,在专业提升中收获尊严。
2.学校的教研活动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
我们常说教研科研要“顶天立地”。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如果是“天”的话,草根的校本教研活动应该就是“接地气”。把教研活动溶解到教育教学的日常行为中,浸润到教师工作的分分秒秒中。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才是最幸福的,痛并快乐着就不会产生倦怠。
3.学科的专业影响没有起到引领的效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几千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让教师偏离了对专业的追求。我们提出:教师要有学科尊严和责任担当。让教师为自己所从事的学科而有所作为,否则就是没有尊严可谈,就是不道德的。把专业素养、教学质量上升到尊严和道德的层面,追求专业的执着就会消除倦怠感。
二、教师职业倦怠干预对策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
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从“岗责并举”入手,让岗位、责任、绩效成正比。公平的环境就很容易盘活教师队伍,让每个人都有前进的目标。要建立适度的区域干部、教师流动制度。要建立人才分析库,以学科为单位,不要以学校为单位。让同学科的教师按年龄段在不同的学校流动起来,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目的是让优质师资普惠更多的学生,同时也会提升整个学科的专业水平。这样会有效地避免晋级后没工作积极性、年龄到了安于守摊等倦怠现象。
(二)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
一所学校要有这个团队能够达成共识的核心价值观,这样大家才会有共同的追求,才会有较强的凝聚力。我校在“水文化”的引领下,倡导“上善若水,师者若水”的教师境界,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水的特性浸润着每一位教师,“包容”使教师开始悦纳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喜怒哀乐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也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
建立良好的学校支持系统。学校应突出情感化的管理特色,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尽可能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关注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发展的机遇,帮助每一位教师体验发展的乐趣。学校要协调教师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师合作、交流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往,增加教师间的亲和度,改变教师职业孤独感:领导与教师之间要多一点理解、信任和沟通,少一点埋怨、猜疑和指责。
(三)教师阳光心态的培育
教师若对工作不产生倦怠感,首先他要热爱生活,要崇尚简单的生活方式,要摒弃纯功利性的学习,与“用”结合的“学”才是快乐的。另外,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要让工作之外的一些是非内耗自己。我们引导全体教师共读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孩子,你慢慢来》,让每位老师都知道学会等待学生成长是一种修行,慢慢静听花开的声音,去除浮躁,提升境界,培育阳光向上的心态,在追求教育的道路上永不停步。
我们总是在感触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种种压力,但放眼我们的教育先贤,他们无不用自己的一生在诠释对教育的无悔追求。孔子一生热爱教育事业,他晚年还自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个人对生活境界的景仰也许才是永不倦怠的核心元素。办大气教育是我们大港教育永远的追求,“师者若水”是我们九小教师永远的精神引领。
培育阳光心态,消除职业倦怠。追寻教育梦想,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九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