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 合作发展

2015-05-21龚桂香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发展

龚桂香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合作”要以“自主”为前提,而“探究”则是建立在“自主”与“合作”的基础之上的。我在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一课时,主要是这样做的:一、自主学习,科学引导;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三、开放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

【关键词】探究;合作;发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义教材数学第九册62—63页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3、6题。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2)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分类的思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方程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呈现情境,引导观察

1.课件演示(天平)。

你认识屏幕上的物体吗?你知道天平是用来干什么的吗?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演示,注意观察,比比看:谁的发现最有价值。

2.课件演示平衡图,建立等式的概念。

师:这时的天平怎么样了?天平平衡说明两边所放物体的重量怎样?你能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吗?生:50×2=100或50+50=100(师板书)

师:这样的式子叫什么?(板书:等式)

3.课件演示天平图,引导学生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二、小组合作,尝试分类

1.小组合作进行分类。通过我们的观察与思考,得出了一些式子。如果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小组讨论: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来分呢?试一试。

50×2=100 50+50=100 50+X=100

50+X>100 50+X<100

3X=2.4 2.4÷X=3

2.小组派代表说明这样分类的原因.

你们是怎么分的?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小结:我们在分类时,可以选定不同的标准,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第一种分法,得到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第二种呢?

4.再次合作,进行分类:如果我们给这两种结果作进一步分类,你还会分吗?(最后得到一组相同的式子)

三、探究交流、引导概括

1. 比较发现:这一组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等式又含有未知数)

2.引导小结:像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你知道叫什么吗?归纳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知识——方程的意义(板书)。

3.试用自己的一句话说出什么是方程。

四、现场举例,理解概念

1.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才是方程?

2.你能说出一个方程的例子吗?想一想:以前我们见过方程吗?在哪见过?

五、拓展延伸,巩固概念

1.讨论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为什么?

(1)4+X=10 (2)6+2X (3)17-8=9 (4)7-X>3 (5)8X=0 (6)18÷Y=2 (7)3X+2X=15 (8)4×80=2X-60

2.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对方程的意义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未知数不一定用X来表示。(2)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3)未知数不一定在等号的左边。

六、讨论比较,辨析概念

现在,我们对方程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呢?关于方程与等式,下面的说法对吗?

(1)方程一定是等式。(2)等式一定是方程。

七、联系实际,运用概念

1.现场调查:你能根据本班级的人数的实际情况,用方程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吗?

2.联系学校1994年有电脑和现在有电脑的实际情况使用方程来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

3.用方程表示右图的数量关系。

八、合作总结,自我评价

1.由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下面就结合我所执教的《方程的意义》这节课,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自主学习,科学引导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础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学生在独立进行思考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准确的,也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采用适当的手段对其进行归纳和整理。但这个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不能由教师来代替学生完成。于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就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开放思维,留足探究的空间

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而探究则是将自主和合作引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所以,在教学时,我较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自主、合作、探究”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合作”要以“自主”为前提,而“探究”则是建立在“自主”与“合作”的基础之上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把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展、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发展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