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写作语言表达魅力的提升

2015-05-21张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词汇语言

张星

就新闻写作语言来说,它既有普通语言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真实性。因此,学校新闻,要求报道真实的事实。运用好新闻语言,表达好新闻事实,提升校内新闻写作语言的魅力,对很多校内新闻工作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尊重一般语言表达的基本原则,又得符合新闻语言表达的规律,二者既对立又要统一。

要写出好的学校新闻,就要善于捕捉蕴藏在现实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丰富而有意义的新闻题材。要注意深入教育实践与教育生活,留心各种各样的校园事情,将新的分析思考写进“新闻手记”。

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特的应用问题,与文学语言、科学语言等行业语言存在明显区别。在通讯手段多样的的今天,常见的许多文章,总是被一些“陈词滥调”充斥。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反应既定事实,提升校内新闻的专业写作水平?

一、用词和修辞要准确

新闻是报道事实的语言,校内新闻也不例外。遣词造句要符合事件事实,分寸要恰当,不夸张、不拔高,每个事实,包括细节都准确无误。

语言不准确,表现是吹牛浮夸。许多校内刊物小记者,包括指导老师,往往囿于材料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没事也写得天花乱坠,把读者当领导伺候。长此以往,“较好”就成了“最好”,“较大”就成了“最大”,得到了“表扬”就成了“高度赞扬”,又如“国内较高水平”就成了“世界一流水平”。没有确实依据,这些语言难以让同校的老师和学生信服,一看就是胡吹乱侃。

语言表达要个性。对所写事物,语言表达要个性鲜明,可允许存在一些倾向性。写人离不开事,写事为了写人。校内刊物职责之一是引领学校风气,在校内新闻写作中,可以有感情、有气氛、有抒发,要在情感表达中,体现文字水平。

语言表达要生动。文字生动是写作的万能钥匙,虽然程度不同,但任何体裁华丽的辞藻,总能吸引人阅读。就新闻写作来说,它更多强调的是实事求人,画人画鬼不能用一种笔法,严禁万事一理、万人一面。尤其忌讳材料式写作,绝不能照抄校领导的讲话稿:数字加要求,一二三四,就像记流水账,一气糊弄。在深层次上说,新闻与作文共通,都要有细节,都要求形象描写,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有时还要用文字笔法与文学语言。

二、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内容新鲜,有价值。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那种一味追求猎奇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观点,是我们所不取的。

三、新闻写作要语言简练

语言表达能力是新闻写作者的基本素质。再好的主题思想、再典型的新闻事实,都要借助新闻语言来表达。

跟作文不同,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简洁、精炼呢?第一,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第二,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第三,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第四,通俗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

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校内广播稿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一句话说明一个内容,表达一种意思;句子要简短,非用长句不可的时候,注意用标点符号对长句进行合理的分割。在报道中,长句与短句需要相互搭配,由此才能造成起伏和变化,形成节奏和韵律。

四、新闻语言要有时代感

新闻语占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要有时代气息。因为这种语言是社会语汇最直接、最真实、最迅速、最广泛的反映,说它“领导时代新潮流”也不为过。同时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通过有时代气息,包括社会上最新流行的一些语言传递出来。

现在媒体上几乎每天都会有新词出现,词汇翻新很快。据报道,《新华词典》20()1年的修订版,其修订的宗旨就是扩容词汇的“时代”含量。有2000多个滞后于时代的词汇被删除,而增加的新词汇超过1万个以上,其中以科技、经济、法律等领域里的新增词汇最为突出。而这些新增的词汇大量是从新闻媒体上收集的。所以,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既应该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也应该保持对新鲜语言的敏感。

当然,“领导时代新潮流”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追求时髦,现在有一些报道,文中经常生加几个“洋文”以示前卫,弄得中洋夹杂、不伦不类。这种文风不值得提倡。

五、新闻写作中如何体现新闻语言的魅力

在拥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我们才能探讨提升新闻语言魅力的问题。

1.借助引用媒体。运用媒体新闻语言来写校内事件。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决定语言的是思维。做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需要有超凡的思维,善于运用新闻语言。媒体的职责,就是为了让读者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懂得如何运用新闻语言,如何把握分寸,才能写出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的报道,才能吸引读者目光,激发阅读兴趣。运用语言也是一门艺术,如何将报道写得真实、确切、通俗、简明就需要将这门艺术运用到新闻写作的实践当中去。

2.借助司空见惯的东西。使读者对陌生的新闻事件“一见如故”。比如,描写一棵树的高度,可以说“这棵树有20多米高”,也可以说“这棵树有六层楼那么高”。后一种表达方式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比前一种要强烈些。

3.借助读者的阅读习惯。使新闻事实的叙述简单明了。读者接受新闻信息,有一定的随意性、休闲性,大多是能接受多少就接受多少,很少刻意去了解,也很少反复咀嚼、来回品味。因此在进行新闻写作时,也要注意读者的这些阅读习惯,将新闻事实表达的通俗易懂些。意思表达准确。

4.借助标点符号,表达特殊情感。

5.借助个性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6.借助五官感知,增强新闻事件的现场感。会有意想不到的震撼效果。

7.借助典型细节,反应事物的局部特点。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由许多细节构成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词汇语言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