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反思
2015-05-21林日镜
林日镜
[摘 要] 本文结合“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实践,从学生学后反思中反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探讨如何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
[关键词] 反思;学情;引导
怎样找到一个最接近学生学习真相的观察点,来了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有效呢?除了采取直接观察法之外,追踪、分析学生对自身参与课堂活动的体悟与反思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探索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为例,略加阐述.
教学简要过程
1. 从《九章算术》中的一道题导入,激发探究欲: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问题:《九章算术》中的一道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2. 预设学生遭遇障碍,暂时搁置问题,先提供一组题目,供学生自由选择、探索.
(1)猜测、验证图1黑色的大正方形与浅灰色的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的关系;
(2)猜测、验证图2白色的三角形与浅灰色的两个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之间的关系;
(3)拿出自己画的方形格子(适时提示,见图3),任意画出关系紧密的三个正方形围成一个三角形,并猜想、验证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三个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勾股定理.
学生课堂反思实录
师: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善于归纳、总结和反思能够极大地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 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从这堂课学到了什么?
生1:我懂了什么是勾股定理,不会忘记它. 因为,这是我和大家一起得出的.
生2:这节课,我好像走入了一座迷宫,但在大家的帮助下又走了出来,很享受.
生3:一开始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举出《九章算术》的例子,最后才明白,原来老师是想吸引我们学习勾股定理,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王国.
生4:也告诉我们,数学很有用.
生5:勾股定理好像一位神秘人,早就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它.
生6:我发觉,利用勾股定理可以编出好多题目,解决好多问题.
……
反思学生的“学”
数学课上,学生如果始终处在主体地位,观察、实践、思考、分析、提炼、归纳、建模、演习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就会处在积极的状态.
1. 自我建构:亲身经历,切肤之感. “任何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可替代的”,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即数学知识理解得透彻,知识记得牢靠,留在记忆中的印象较为深刻,这比被动接受教师单线灌输学习的效果要强烈得多. 生1因为“和大家一起得出”勾股定理,点点滴滴都是在他们亲身探索、亲手创造、亲切互动的过程中体验、累积起来的,是最为宝贵的生成. 对他们来说,勾股定理成为他们自身的真实发现,他们做了一回独属于他们拥有的数学知识的发现者. 所以,他们明白了勾股定理所产生的价值,可以“编出好多题目,解决好多问题”(生6),他们会进一步改变数学枯燥、偏离生活实际的错误观念,真切地认识到“数学很有用”(生4).
可见,知识、技能只有经历习得的过程,学生才能“刻骨铭心”.
2. 彼此激励:相互给予,相携而进. 学困生、中等生,甚至优等生,在探索过程中,都可能遭遇门槛,产生疑惑. 这是他们最没有安全感、特别迷茫的时候,而同伴之间的相互支持、各取所长,能帮助他们获得心理安慰,从对方身上汲取探索的智慧和力量,从而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感. 生2的反思即是如此. 《九章算术》中的这道题使他们茫然无措,但是他们在经历了探索过程之后,利用探索的结果合作克难,最终解决了,他们的心中就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反思教师的“教”
教是为了不教,教知识不如教学法. 教就是为了学而存在;学才是教的价值体现. 学的效果如何是评价教的效果的唯一标准. 因此,学生的课后反思再一次告诉我们:
1. 以学定教. 基于学情的教才是最贴近实际、最为学生欢迎的行动. 笔者查阅了关于“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综合了它们的优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案. 这个方案力图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充分考虑学生已有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积淀,设置问题探索的情境,处处引导学生. 所提供的探索素材各有特点:《九章算术》中的是文字型;图2题为几何图形类型;图1、3题为实践型. 这些素材直观、典型,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探索欲,其中文字型素材既是有趣、挑战性的导入,又是学生运用勾股定理的理想实验题. 这样的设计如同设置了一个又一个迷宫,营造了一种“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挑战情境,自然会吸引学生步步跟进,始终牵引着学生的探索兴趣. 正是如此,生3才有这样的感慨,意识到教师的导入意图.
2. 以引为上.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伸手够不到桃子的时候,教师应当相机现身,为他们略微搭建一个高度合适的梯子,指点迷津. 《九章算术》中水深多少?芦苇长几何?学生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如果教师给他们出示解题过程,这就使得本课的教学魅力大为降低,而把问题暂时搁置起来,另辟蹊径,通过三次探索活动,学生就可以寻找到一架梯子. 第(1)题以地板瓷砖为例,较容易引起学生的生活联想,而且很快形成数学思维,利用学过的正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方程式等知识,顺利地找到了三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第(2)题则以数学语言呈现,学生思考了一会,并没有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遇到了瓶颈. 笔者随机提示他们:运用刚才研究“地板瓷砖”的思路;运用数形转化的思想,借助添加辅助线的数学技能. 这一提示,一下子打开了他们的思路,于是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一下子又高涨起来,出现了几种转化方法,如图4和图5.
小组展示中,我发现,他们完全能够推导出问题的结论:a2+b2=c2. 这已经接近勾股定理的模型了,于是,笔者顺势引导: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三边都存在这样的关系?这样就继续引导他们猜想、验证,最终得出勾股定理. 随后,笔者安排学生自主实践内容,即第(3)题,引领他们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到勾股定理的原理和妙处. 学生在提示下,用割补法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这种所得必定烙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所以他们能够领略到勾股定理的实际价值,生成一些编制数学题的方向,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领略到丰富的数学文化. 这样,学生最终顺利地给出了导入题的答案.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引领和培育学生模型思想的过程,使学生不仅学会“建构基本的数学模型,更重要的是把已有的数学模型进行推广,演绎出更多的数学模型,达到会一个到会一类、以一当十之功效”.
整节课,教师讲得少,学生活动得多;教师穿针引线,科学引导,学生所得必定是多元、深刻而持久的,即“教学相长”. 由此观之,教与学只有处在同一条道路上,教师才能成为真正的首席学习者,我们通过分析学生的反思即可强化这一认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