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职校模式的构建案例分析
2015-05-20徐烨
徐烨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针对如何更加完善地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理念与实践,本文将优越的教育资源和资源自动化、信息化相结合,详细阐述了某市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出了性能稳定、具有可扩充性的云数据储存计算中心。与此同时,该校各个部门如招生、教学、实习、科研、就业等环节的管理都趋于人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本文还提出了适合职业职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校 数字化模式 共建共享
引言
以某职业职校为例,本文针对职校如何建设共建共享型数字化校园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研究证明,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1)数据中心不够统一,局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无独立性,网络多媒体数据传输量有限;(2)软件的建设没能及时进行统一规划,数据信息标准无法统一,应用软件系统却能独立运行,形成了资源不能一体化和高效共享的信息孤岛。因此,笔者在阐明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共建共享型数字化职校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具体如下。
1建设目标
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将资源共享平台信息化和智能化,以提高职校校园的学习环境为目标,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高度融合,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队伍建设的前提下,着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高度体现出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在职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的支撑性和领导性。坚持建设面向未来的、能应用驱动的、具有共建共享型的数字化校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资源信息统一标准化,同时由政府主导、企业依托的教师主体对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内容主要是:
硬件设施方面,“一张网”建设:有线网络覆盖100%,教学、管理以及空旷区域无线覆盖100%。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有线、无线统一化管理。在网络管理中心可以管理到所有接入层设备。“一张卡”建设:完成一卡通的身份识别、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流程整合等应用。软件设施方面,“一平台”建设:构建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为基础,以信息门户平台为核心平台的架构。利用信息门户的整合功能(认证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为各类用户提供定制的、个性化的服务,逐步将学校已运行的软件接入展现。“一个库”建设:与“一平台”的结合,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搭建ORACLE RAC架构的数据,建立全校统一的公共数据标准和执行标准,最先确立教学管理系统为数据源,对其中学生和教学基础数据以数据接口视图方式,完成与公共数据库的数据交换。
图1数字化校园模型示意图
2建设内容
2.1数字化平台的硬件建设
在学校现有的基礎上,提高校园网基础设施水平。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有线、无线统一化管理,构建安全系统,形成一个包括认证、监测、追踪、加密、记录、路由管理、防火墙在内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局域网。数字化校园以“应用”和“共享”为主要核心思想,建设数据处理中心机房、多媒体录播系统、数字资源中心等多项工程,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硬件与软件共同改建和完善的具体方案。对职校局域网络中心机房进行网站改良,实现了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平稳衔接和迅速发展。
2.2配套软件建设
教学资源贯穿于整个数字信息式教学方案的始末,提高整个职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将校内所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出以“项目教学网”为目标引领的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并组织和建设具有基础数据的信息资源库。数字化资源信息平台由三层架构组成,统一规划数据信息中心,每个环节各司其职,每个专业都能拥有独立而完备的智能信息教学资源内容,还可以利用虚拟教学仿真试验平台进行软件测试,帮助教师更好地构建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服务体系范畴内的,可以提供网上招生管理、教学办公、教学督导评价、学生学习工作管理、教务系统管理、人事和后勤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相关应用,从而建设出一个由职校统一规划的资源信息数字化管理的共建共享型数字化校园。
3设计准则与方案特征
数字化校园建设以“目标统一规划、专项分配负责、按步骤推进建设进程”为原则,促进职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形成高起点、跨越式和大规模的数据信息智能化校园。
数据兼容共享,多网合一。该网络服务中心可以实现计算机局域网、考场监控网、教学评估网等全部教学管理功能,使得教研、教学以及教学管理等多项业务同时在同一平台安全有序有效地进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园全数字化教学模式。
在云数据处理中心、虚拟仿真教学技术、物联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出了极具特色的信息资源教学管理网络平台,三大教学教研技术的创新以及教育功能的突破都与以上几点息息相关,这样创建衔接出来的教学模式具有相当充分的教育资源信息共享性,而且满足了教学和实训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将SOA治理架构和云数据计算方式相结合,加以利用,足以构建出依靠获取资源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既能实现“资源与知识共享”又能实现“经验与快乐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
资源信息互动,创新管理模式。体制与机制共同创新,数据信息不断更新,努力构建校企合作性质的共建共享型职校校园机制,逐步实现以产业为职教发展动力,让产业通过职教的扩大而壮大,并且加强教学制度管理,尽最大可能增强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有效利用率。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教育学习模式的创新型发展,对广大学习者和教育者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案例分析
4.1硬件建设
(1)以原有的多媒体教室为基础,职校投入资金约120多万元,另外,还新增了30多个高标准化多媒体教室,统一以65寸LED智能一体机以及85寸组合模式的教学一体机为数据信息提供与处理服务终端设备,对于专业和学科课程而言,无疑是一项十分浩大的改革工程,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化实训室
(2)在学习服务器终端的采购问题上,据统计,职校实际投入资金约180多万元,教师教学信息化技术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立足点,也是关键点,全校任意教职员工平均都能拥有一台高性能计算机。
(3)实际上,为打造“IDC数据中心”,建设十万兆核心的光宽带局域网,职校约投资100多万元。
4.2软件投入
数字资源建设在既能满足资源应用、数据检索、关联、组合、拆分等功能需求,又能快速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将其变换成“零件化”“部件化”“总成化”“单机化”的高效模式,这也是一直以来数字资源教学的核心思想。
政府利用20多万元购买了基础网络平台软件、交互网络无线精灵各1套。教学资源库所有资源不得低于15万个,均与教育部现行教学大纲相匹配,与网上资源库相通且兼备,而且资源库配备的每个单机精品教学资源库,都能按照教材上的知识点结构进行展开。
管理平台及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在职教统筹管理的前提下,学校将资源信息统一规范化,实行SCORM标准,为管理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开发教育,已规划投入200余万元。
5结语
职校的共建共享型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增强了对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通过云计算中心,为数字信息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数字化校园的整个建设过程中,虚拟仿真技术充分利用了硬件资源,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既实现了教育者的教学管理需求,又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认知需求。与此同时,这种创新性建设改善了文化专业实践课的学习环境,为“终身式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终身式学习”的普及推广具有更多的可能性,为众多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案例。
【参考文献】
[1]吴俊.开发区域性教育总网是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最佳途径[J].教育信息化,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