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探讨苗族曾居住在江南
2015-05-19刘政
刘 政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872)
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分布区域非常广泛,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北京、浙江、江西、新疆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分布[1]。学术界一致认为,苗族的这种分布状况,是自古以来不断迁徙的结果。
然而苗族最初居住在哪里,即苗族的起源问题,尚未有公认的答案。有“东来说”,即认为苗族与古代的“九黎”“三苗”有关系,中国古代多数学者,如郑玄、朱熹、杨慎等多认同这种观点①《五帝本纪》汉代郑玄注曰:“苗民,谓九黎之君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苗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又诛之,尧未在朝,舜臣又窜之。后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合,禹又诛之。”朱熹《三苗记》把当时他任职的谭州(治今长沙)境内苗,溯源于古代“三苗”。杨慎《黔积记》也认为:“苗者,三苗之裔,自长沙沅辰尽夜郎之境皆有之。”;有“南来说”,即认为苗族从印度、缅甸等地迁入中国;有“北来说”,即认为苗族最先居住在黄河地区;有“南方土著说”;等等。
国外有一种观点非常有意思,认为苗族起源于今伊拉克、叙利亚一带。1924年,法国传教士萨维那在《苗族史》中提出这个看法。在该书中,萨维那从苗族的外貌特征、语言和传说等三个方面来证明他的观点。萨维那的这个论述,对其后国外苗族的起源研究影响极大,至今不衰。1988年,美国学者凯瑟·昆西在《苗族史》中承袭申论了萨维那的观点[2]。
在这诸多说法中,王国维的一首诗引起了笔者特殊的兴趣。
王国维这首《咏史二十首之四》云:“澶漫江淮万里春,九黎才格又苗民。即今腿髻穷山里,此是江南旧主人。”王国维在这里似乎是说,如今结着发髻居住在荒山野岭中的苗族,本来是江南地区的旧主人啊。
王国维二十首咏史诗,始载于1928年11月《学衡》杂志第六十六期。篇末有编者附记云:“按右诗二十首,分咏中国全史,议论新奇而正大,为静安先生壮岁所作。”正如编者所云,这二十首咏史诗的确“新奇”,但是却并不缺乏依据。如这第四首咏苗民之作可以在一些民俗学和考古学资料中得到印证,如今主要居住在西南地区山区的苗族似乎真的与江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从双头鸟图案看苗族与江南的联系
目前,贵州苗族刺绣、蜡染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是双头连体鸟的形象。其构图,多为背向的双头鸟,其间有一圆环(见图1)[3]。这种形象也出现在苗族的铜鼓上。苗族人民传说,双头鸟、双头蛇皆为祥瑞稀罕之物,若有人遇见,则是吉兆[4]。蜡染、刺绣和铜鼓是苗族重要的文化特征,在这些重要的文化特征上都出现双头鸟的图案,这不太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应该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内涵。非常奇妙的是,这种双头鸟的图案与河姆渡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骨匕(T21(4):18)上的图案几乎一模一样(见图2)。这件骨匕中部为两组两头一身鸟图案。大眼,喙巨大而尖锐,形象凶猛。身体中部做圆形,其上不见光芒,而做“山”形突起形象。爪健壮有力,鸟体两头反向,左右两端为三组条形饰带①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2003年8月,第116页。报告中的描述是:“正面饰有连体鸟图案两组,两鸟同体,鸟头向背而仰,鹰嘴大眼,鸟背呈山峰型,鸟眼均用未钻透的圆窝所替代,鸟身中间也有相同的圆窝。”。
图1 贵州苗族刺绣上的双头鸟图案
图2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连体鸟纹骨匕(T21(4):18)上的双头鸟图案
除了连体鸟纹骨匕,河姆渡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中还出土过一件连体双鸟太阳纹象牙雕刻(T226(3B):79)(见图3)。在这件象牙雕上,两鸟首彼此相向,中心部位为五圈刻线形成的同心圆,构成圆环形,环上光芒四射,环圈下为左右向展开的似羽若衣的图像②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编《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2003年8月,第284页。报告中对图案的表述是“正面磨光后阴线刻图案一组。中心钻小窝一个为圆心,外刻同心圆纹五周,圆外上部刻‘火焰纹’,似象征烈日火焰,两侧各刻对称的回头顾望的鹰嘴型鸟各一。鸟头中心钻有小圆窝为眼睛,鸟头上部两侧各钻有不等距的小圆孔两个,下侧各钻有小圆孔一个”。,关于这个图案中的双鸟,发掘者似乎认为是两只鸟,寓意是双鸟朝阳。很多学者也认为是两只鸟,但宋兆麟和王士伦等先生认为这是连体鸟的形象。“上述两个图案,指上件骨匕(T21(4):18)和此件象牙雕(T226(3B):79 的图案,内容是相近的。其主体是双鸟,无论是相向还是相背,双鸟身都连在一起,可谓连体鸟”[3]。本文也认同这种观点。这件象牙雕刻上的双头鸟和圆环结合在一起的图案与上文提到的贵州苗族刺绣上的双头鸟与圆环组成的图案是非常相似的。
图3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雕(T226(3B):79)上的双头鸟图案
有学者提到,“据发掘河姆渡遗址的参加者介绍,在出土的以及可辨器形而未入编的鸟形器(原称蝶形器)中双鸟连体式为数还不少”[5]。最近,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出土了一件双鸟木雕器。这件木雕造型为背向的连体双头鸟,鸟身处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圆环(见图4)。其形象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匕上的双头鸟形象相似,皆为大眼,喙巨大而尖锐,形象凶猛。看来,双鸟连体的图案在河姆渡文化中非常流行。
图4 田螺山贵遗址出土的木雕器上的双头鸟图案
除了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也出土过带有双头鸟图案的玉璧。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考古文化遗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过大量玉器:琮、璧、钺、梳背器、山形器、鸟形器等等。鸟形器数量颇大,良渚文化中之瑶山、反山遗址中,多有所见。在多件玉譬、梳背器上,也见到双头同体的阴刻鸟形图案。2008年,余杭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库房发现一件良渚文化晚期玉譬(见图5)。玉璧上刻有鸟纹,鸟首似成双,两翼展开,有倒梯形尾翼。从整体上看,仿佛展翅翱翔的双头鸟。另外,浙江良渚博物院一件青灰色玉璧上,阴线刻凿鸟纹,也是双头同体鸟图像。
图5 良渚文化刻符玉璧上的双头鸟图案
苗族刺绣、蜡染和铜鼓上出现双头鸟形象,河姆渡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上也出现双头鸟形象,更值得注意的是,苗族刺绣上的双头鸟与圆圈纹组合的构图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匕及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木雕上的图案近乎一致,这是一个不能不深入思考的细节。从这点上判断苗族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有着某种关联也是说得通的。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县,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和杭州湾地区,正是王国维所说的“江南”地区。苗族与江南的这种联系难道只是一个偶然吗?当然不是,我们还可以从鸟入手,找到苗族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其他联系。
各地的苗族中流行着鸟图腾的崇拜。苗族古歌说,是凤鸟孵化“蝴蝶妈妈”生下的12 个蛋,生出了虎豹、蛇虫和人类[6]。苗族妇女有鸟衣和鸟形头饰,至于妇女在服装上刺绣鸟的图案就更多见了。苗族的铜鼓上也有鸟的纹饰。可见,苗族地区的鸟崇拜是广泛存在的。
无独有偶,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同样流行着鸟崇拜。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了多件“蝶形器”,王士伦先生和宋兆麟先生都认为应该是鸟形器[7]。宋兆麟先生说得很明白:“河姆渡鸟形器,不仅安有柄,这种木柄比较粗壮,它与某些民族住宅的鸟形图腾柱一样,也是当时干栏建筑顶部的一种建筑装饰,其所以雕成鸟形,与他们的信仰鸟图腾是分不开的。”[7]同理,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多件“蝶形器”也应是鸟形器。前文已经提到良渚文化也出土了大量跟鸟有关的玉器[7]。王士伦先生据此认为:“鸟在良渚文化部族的心目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7]
苗族文化不仅流行鸟崇拜,并且有着双头鸟这种特殊的图案,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中也具有类似的现象。这种情况不能仅仅用巧合来解释,苗族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即与江南)之间,应该有着某种深层次的联系,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二、从苗族的吊脚楼看苗族与江南的联系
吊脚楼是苗族极具特色的一种木质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钉铆,任何构建都是木材加工而成。这种既可防潮又能防止野兽的建筑,在苗族聚居的黔东南,尤其是在雷山、台江、凯里一带,随处都可见。有学者认为苗族吊脚楼的雏形源于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栏式建筑[8]。这种说法有其依据。
在河姆渡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干栏建筑遗迹很多[9](P14)。刘军先生指出,河姆渡先民为了适应湿度大的生存环境,在巢居形式的启示下,首创出具有中国南方建筑风格的木构干栏[10](P96)。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使用了榫卯技术,与现今苗族地区的吊脚楼非常相似。虽然,已有学者指出,从考古上看,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诸多南方省区,先后发掘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存和明器,时间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秦、汉时代[11]。但是,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是最早的。学者们把苗族的吊脚楼追溯至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应该是不无道理的。
从这里,我们又发现了苗族建筑文化与位于江南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关联。
三、从苗族的古歌传说看苗族与江南的联系
苗族的古歌和传说,也透露出苗族与东方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地区的苗族古歌都说其祖先是从东方迁来的,东海之滨是他们的老家①石朝江先生在《苗族源自伏羲东夷新考》(载《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8 期)一文中,用苗族的古歌传说透露的信息作为一个论据来论证苗族出自东夷。本文引用的苗族古歌多引自于石朝江先生的这篇文章。。苗族《吃牯脏歌》唱到东方老家乡:“水牛乘着河浪走,水牛到海水日出处,富裕海边老家乡”;《焚巾曲》唱述:“苗族的祖先原住在东方,挨在海边边,一眼看不到边,两眼看不到边,三眼看不到边”;苗族古歌《跋山涉水》说苗族祖先“居住在东方,挨近海边边,天水紧相连,波浪滚滚翻,眼望不到边”。湘西、云南、川南、黔西北、黔中、黔北等地区的苗族史歌和传说,也有着类似的表述,只是具体地名、路线、情节有别而已[12]。
苗族古歌传说中的“老家乡”既在东方,又在海边,还能看到海水日出,那么这个“老家乡”到底在什么地方?有学者指出,只有站在山东半岛至江苏、浙江沿海一带,才能看到苗族古歌日出、天水紧相连的景象[12]。如果苗族古歌中的“海边边”是指浙江沿海一带,那么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江南”了。
江南地区相对于现主要居住在西南地区的苗族来说,属于东方。如果苗族先祖真的曾经生活在江南,那么苗族葬俗中对“东方”的重视也就解释得通了。过去黔西北、黔北、黔东一带,在埋葬死者时,必将其“东向横埋”,即把死者的头朝向东方[12]。由此可见,对“东方”的重视在各地的苗族中是广泛存在的。狐死首丘,中国各族人民在葬俗中都很注意死者的头向(墓葬方向)。有学者认为:“头向也许与民族迁徙的方向相一致,或者与当时的某种宗教迷信有关联,往往反映了该民族迁徙、文化交流以及信仰观念。”[13]这种看法是很有道理的。就算是现在,在人去世之后,尤其是移民,家人埋葬死者的时候将其头朝向家乡的方向也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移民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死者的灵魂才能真正回到家乡。苗民们的葬俗中将死者的头朝向东方,很可能是墓主人认为其祖居之地在东方。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苗族与东方(江南地区)存在某种内在关联。
四、结语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分析,苗族正如王国维所说,与江南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苗族先民曾经居住在江南,后因种种原因迁徙分散至目前的居住地。奇怪的地方在于,如果苗族真的曾经居住在江南,如今的江南即浙江等地区为什么少有苗族分布了呢?江南地区是否又是苗民最初的居住地?……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期待有更多的学者探讨研究。
[1]龙伯亚.苗族历史概述[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
[2]杨昌国.国外苗学的历史梳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3]宋兆麟.河姆渡骨匕对鸟图案试析[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1).
[4]戴奎.西南民族学院馆藏两面铜鼓考略[J].四川文物,1995(3).
[5]唐德中,徐翔.华夏和合为文化原始雏形——河姆渡先民连体双鸟图腾新探[J].河姆渡文化新论——海峡两岸河姆渡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6]伍新福.重评蚩尤与苗族族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苗族古史研究述评之一[J].中南民族学院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7]王士伦.越国鸟图腾和鸟崇拜的若干问题[J].浙江学刊,1990(6).
[8]彭礼福.苗族吊脚楼建筑初探——苗族民居建筑探析之二[J].贵州民族研究,1992(4).
[9]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0]刘军.河姆渡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1]黄才贵.中日干栏式建筑的同源关系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1(10).
[12]石朝江.苗族源自伏羲东夷新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9(8).
[13]唐备,杨华.浅析三峡地区商时期葬俗文化[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