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油市场迎“寒”开启新时代
2015-05-18□李凯
□ 李 凯
国内船舶油市场已经意识到问题症结所在,“国进民退”的格局正在演绎,船用燃料油新时代即将来临。
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而航运市场是国际大宗商品走势的晴雨表,船舶油是航运生命线的必需原料,这一切都表明了船舶油市场的重要性。目前国内船舶油市场仍然处于凛冽的寒冬之中。10月份公布的中国2015年三季度GDP同比增幅为6.9%,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出口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简称“CCFI”)跌创历史新低。相较于今年初,集装箱运价指数已经下跌近30%,比1998年数据发布之初时的1000点低近23%!这是近期国内船用燃料所处的市场环境,船用燃料市场今年来几乎一直下行。
国内船舶油市场寒冷刺骨
2014年10月,国内船舶油市场价格在4300元/吨(船用180cst),而短短一年时间,国内船用燃料市场均价已经跌至2680元/吨的水平。为何市场在一年之内有如此大落差,船舶油市场利空因素具体在哪里?航运市场运力过剩,是船舶油市场近年来低迷难改的最大祸患。市场供过于求,港口库存压力较大,下游船务公司多按需拿货,船舶油积压至最后低价处理现象越来越多;市场信心丧失明显,船舶油操作积极性每况愈下,市场炒作热情一落千丈,船舶油由昔日的宠儿沦为无人问津;资金链问题重重,中小企业无力支撑。船舶油对资金要求较高,资金周转周期较长,而如今调油利润下降,调油市场无比萧条,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无奈退出这一领域。除此之外,国家政策更多倾向于新型能源,船用燃料在和新能源竞争中越来越吃力。
目前国内船用燃料市场竞争激烈,调油市场乱象丛生,昔日辉煌无比,如今却失魂落魄。国内炼油企业对燃料油重视程度不高,船舶油质量标准也不统一,调油用原料鱼龙混杂,市场上流通的船舶油良莠不齐。同时,我国港口服务能力较差,很多过港的大船只能在日韩以及新加坡等地加油,国内船舶油在国际上得不到认可。
从宏观角度来分析,市场利空因素很多:航运市场运力过剩,引发船用燃料供应过剩的连锁反应;能源供应过剩的担忧,引发国际原油高位下跌,船用燃料成本下滑;同时,无所不在的经济金融危机阴影不定时发作,中国经济在改革重组中步履艰难,影响市场需求。目前国内船用燃料市场已经进入重整阶段,很难看到好转的机会,航运业从没有像今天这么艰难。
国企逆势出手
鉴于目前市场前所未有的低迷,有人认为新能源、新产业的崛起注定了船用燃料市场的悲剧命运。但是,实力强大的国有企业却在市场低迷中出手了,国内船用油市场的一场行业大洗牌正在展开。
针对目前国内船舶油市场竞争无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状况,2015年5月19日,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与BP在新加坡宣布共同组建一家船用燃料油合资公司——BP中国石化船用燃料油合资公司,各占股50%。行业巨头的强强合作能否给国内船用燃料业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BP作为全球知名的石油巨头,其实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有目共睹。现在BP在国内各大港口均有一定的基础性服务,而中国石化作为国内炼油业老大,两强合作不是简单的“1+1”,合作带来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对于整合国内船用燃料市场,减少同行间内耗,提高船用燃料产品服务质量,将会发挥巨大作用。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国内船用燃料公司提高竞争力,走向世界,向着更大、更强转变的重要一环。
面对航运过剩的危机,国内航运大佬也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瘦身运动”。中国远洋3月份年报显示,2014年中国远洋收到的政府补贴约为17.43亿元,相比前一年的3.32亿元大幅增长。仍处于经济低迷期的全球经济形势难有好转,中国引以为傲的进出口市场以及制造业遭遇寒冬,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政府开始鼓励航运公司拆解报废老旧轮船。从去年至今,很多航运公司都从拆船运动中获得不菲的国家补贴。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有航运公司坦言:“船舶航运的复苏路还很长,现在市场环境也不够好,相比等待复苏,还不如多拆船拿补贴实际。”
8月,中国远洋和中国海运国内两大航运央企拟合并的消息不胫而走,继南北车合并之后,强强联合而成的“中国神运”也将成为现实。航运过剩危机已经是共识,航运业大整合也是势在必行,航运市场能否焕发生机非常重要,船用燃料市场与此息息相关。国内航运巨头的合并,对于整合航运市场,继续缩减航运成本,全面应对大宗商品低迷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力弱小的民企在“寒冬”期的退出,使国内船舶油市场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由国企主导的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中国石化携手BP实力强劲,立足国内,志在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传统豪强中国船舶燃料公司实力犹存,即使在目前国内船舶油市场低迷难改、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大量减少供货的情况下,中船燃在东部沿海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没变;民营船舶油商则在市场低迷的难熬冬季里不断出局。
新生力量正在崛起
虽然整个行业很不景气,但船舶油行业的新生力量正在出现。据了解,列入广东省重点项目的华瀛惠州港燃油调和配送码头工程已经全面开工,码头将于2016年底建成投产,将成为国内规模首屈一指的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码头建成后将利用进口的重油、渣油和重柴油等组分油来调和生产出180号、250号、380号等各种牌号工业燃料油以及船舶用燃料油。这支新生力量,势必会给船舶油市场带来新的动力,推动我国船舶燃料油行业向有规模、有质量、服务更好的方向健康发展。
随着《深圳港绿色公约》的通过,船舶油市场规范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社会呼吁新型能源的使用,清洁燃料油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内一直有推广油改气轮船项目,它以自身的高清洁性得到不少业内人士的赞许。但是,目前LNG(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在中小型船只上推广较为合适,对大型货船来说,发动机功率大,燃气提供动力不足、燃气燃料费用相对较高,推广LNG动力的可行性不大。实用性不强是阻碍LNG动力船舶大面积应用的最大障碍。目前船舶油180cst以其价格低廉、发热量大而被船商普遍接受,虽然有一定污染性,但目前还难以被替代。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圳公约很有必要,对我国船舶燃料业未来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市场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症结所在,大船用燃料时代即将来临。中国石化和BP在船舶油市场的深入合作,“中国神运”的蓝图越来越清晰,《深圳港绿色公约》为船舶油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惠州燃料油基地正在建设当中,在目前国内船舶油市场的寒冬中,一个新时代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