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肾病型紫癜性肾炎采用雷公藤多苷并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5-16吴照金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34期
关键词:卡托普利雷公藤紫癜

吴照金

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是小儿常见继发性肾脏病,治疗困难,预后差,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与肾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1]。雷公藤多苷逐渐在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治疗中成为基础药物,取得了一定效果,而卡托普利在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治疗中尚未得到研究[2]。本文就以72例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雷公藤多苷并卡托普利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肾病型紫癜性肾炎相关诊断标准,选取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72例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患儿[3]。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3~12岁,平均(6.2±1.1)岁;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与肾病型紫癜性肾炎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4 h尿蛋白定量连续3次超过2 g,血肌酐(Cr)低于350 μmoL/L,无雷公藤多苷、卡托普利及泼尼松等相关药物禁忌证。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先天性疾病者及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患儿,无凝血机制障碍、全身感染者,患儿参与研究时家长及法定监护人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4]。

1.3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及时去除致病因素,合理饮食,充分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感染、抗过敏等。B组经泼尼松治疗,每次口服1~1.5 mg/kd泼尼松,1次/d,根据患儿实际情况,4周后改为隔1天服用1次,疗程3~4个月。A组经雷公藤多苷并卡托普利治疗,口服雷公藤多苷1 mg/(kg·d),最大剂量不得超过45 mg,分早晚两次口服,疗程3个月,口服卡托普利0.5~1.0 mg/(kg·d),总疗程1~3个月。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Cr、尿素氮(BUN)。

1.5 疗效判定 临床治愈:皮肤紫癜、水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消失,血尿、蛋白尿转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有效:症状消失,血尿消失,尿蛋白减少或微量,生活指标改善明显;无效:症状未改善,血尿、尿蛋白无变化[5]。总有效=临床治愈+有效。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35/36),即临床治愈23例,有效12例,无效1例;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27/36),即11例,有效16例,无效9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Cr、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Cr、BUN比较以及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指标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指标变化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

2.3 两组的尿蛋白转阴时间比较 A组尿蛋白转阴时间为(17.4±6.2)d,B组尿蛋白转阴时间为(31.6±10.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无异常情况,A组出现1例血白细胞减少,经药物剂量调整后,恢复正常;B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腹痛,1例细菌感染,经相应后处理后均好转。

3 讨论

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常见类型,是小儿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6]。目前对于肾病型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临床尚未特异性治疗,早期采用激素治疗,可预防过敏性紫癜性患儿发生肾病型紫癜性肾炎。当患儿继发肾病型紫癜性肾炎,其治疗更为棘手,预后差[7]。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对于肾病型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早期采取激素治疗,对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效果显著,作用明显[8]。但是若小儿肾病型紫癜性肾炎病情较轻,长期使用大量激素会给患儿带来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患儿,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是临床重点研究问题,需要积极有效治疗。

雷公藤多苷是在中药雷公藤中提取的单体物质,在风湿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及肾炎等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取得了一定效果,具有免疫抑制、抗炎等功效[9]。雷公藤多苷可抑制机体组织胺的释放,对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E2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改善,抑制急性渗出性炎症,对慢性增生性炎症也起到显著阻滞作用,从多种途径对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与激素相比,雷公藤多苷作用较轻,对机体IL-2释放起到显著抑制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10]。在此次研究中,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无异常情况,A组出现1例血白细胞减少,经药物剂量调整后,恢复正常;B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腹痛,1例细菌感染,经相应后处理后均好转。可见,雷公藤多苷安全性较高,并不会增加患儿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在动物试验中发现,雷公藤多苷可显著改善肾组织病理的改变,通过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对炎症介质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疗效确切[11]。同时相关资料显示,雷公藤多苷也起到抗氧化、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通过对辅助性CD4+T细胞功能的抑制,改善CD8+T细胞功能,维持小儿T细胞活化、增殖与凋亡过程的动态平衡[12]。

卡托普利是第一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使血管紧张素I无法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以此降低其含量,改善肾小管供血功能并使其恢复正常,减轻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的收缩功能,对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收缩功能也起到一定减轻作用,效果显著。同时卡托普利可积极改善小儿高血压状况,减轻蛋白尿。因此联合雷公藤多苷并卡托普利治疗,起到双重协同作用。本次研究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较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高,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Cr、BUN较B组有效,A组尿蛋白转阴时间明显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结果看出,采取雷公藤多苷并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肾病型紫癜性肾炎,可明显改善患儿皮肤紫癜、水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促使患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血尿、蛋白尿转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效果显著。总而言之,雷公藤多苷并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严安.清热化湿活血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3例[J].江西中医药,2008,39(11):39.

[2]王树祥.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l、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21):67-68.

[3]李振明,杨雄.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30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42-1543.

[4]刘珊,刘伦志,覃智慧,等.雷公藤多甙对老年大鼠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5):627-629.

[5]陶珂.雷公藤多甙联合泼尼松治疗肾病综合征(肾炎型)疗效观察[J].中文健康文摘,2010,7(38):97-99.

[6] Du Y,Hou L,Zhao C G,et al.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 with mycophenolate mofetil[J].Pediatric Nephrology,2012,27(5):765-771.

[7]郭维,卢思广,关风军.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紫癜性肾炎的免疫学机制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2005,11(9):645-647.

[8]王珏.周志愉.易剑峰,等.雷公藤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3):230-232.

[9] Yilmaz T,Sevgi M,Afig B.Interleukin 8 gene 2767 A/G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nephritis in children with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J].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2012,32(4):941-947.

[10]苗里宁,卢雪红.雷公藤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5):334-336.

[11]周嘉云,张爱莉.雷公藤多甙并卡托普利治疗小儿肾病型紫癜性肾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8):38-40.

[12]白海涛.雷公藤多甙对儿童过敏性紫癜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17(4):335-336.

猜你喜欢

卡托普利雷公藤紫癜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复方粉背雷公藤凝胶质量标准的研究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卡托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有效性分析
卡托普利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临床分析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