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
2015-05-16任晓琳
任晓琳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安阳 456400
消化内科的患者,患有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治疗复杂难度高、病程较长的特点,病情容易出现反复,这就要求消化内科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医护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1]。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在护理过程中如何采取防范措施、做好风险控制管理,避免出现医患纠纷,是医院院方和相关科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对继往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发现的风险问题进行整理、总结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予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前,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在某医院就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总共有10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在25~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岁左右。在这些患者中,疾病类型及例数为:消化道良性肿瘤患者23例,消化道出血患者32例,消化溃疡患者38例,其他病症7例。采取风险管理防范措施后,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某医院就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共有88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18~80岁间,平均年龄65岁左右,疾病类型:消化道良性肿瘤患者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28例,消化溃疡患者33例,其他病症10例。
1.2 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在某医院就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发现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管理和防范措施对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某医院就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并记录观察结果,最终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对比。其中满意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采用医患纠纷处理、风险事件处理以及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是否满意等。
2 结果
在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之后,医患纠纷出现明显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从之前的10.89%下降到了1.98%,患者家属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7.65%,明显高于风险管理防范措施采取前的8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采取前后的护理质量分析详情[n(%)]
3 消化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3.1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护理人员是消化内科护理的主要人员,对整个护理工作起着主导作用,护理人员是护理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比如,为了配合护理需求,常常需要消化内科患者进行频繁调换、转换床位,如果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护理质量;如果医护人员对消化内科患者的病情没能有及时和准确的判断,就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段,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不熟悉相关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相关操作技能缺乏,或是护理过程中操作不当,则有可能令到患者受到二次感染或伤害,加重患者的病情,也有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导致抢救不及时而失败。由于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繁忙,工作强度大,在护理过程中常常将护理过程简易化,没有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病情变化而导致出现感染的恶化。
3.2 用药不当或失误
用于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而且复杂,如果在用药给药时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用药不当或失误的情况,这在消化内科疾病护理过程中是极具危险性的风险因素。一旦出现用药失误,轻者是加重患者的病情,重者就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这不管是在职业道德层面,还是在医疗技术层面都是不被原谅的,也会导致出现严重的医患纠纷[2]。用药失误包括下列情形:①医护人员没有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通常情况下,医护人员都需要明确告知患者关于药物的保存、服用量、服用时间和服用次数及用药禁食等问题,如果没有叮嘱好患者这些情况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症状或并发症;②医护人员对患者药物过敏了解不明晰,也没有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就会导致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症状。③有些药物在外观上和药性上有相近之处,比如静脉肝素液、闪烁液外用试剂等外表很相似,但各自的用途不一样,医护人员容易混淆这些药物的作用、用法和用量。
3.3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心关怀工作不到位
首先,表现在与患者的沟通缺乏。有少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修养和道德,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不理解、不配合的行为没有进行耐心解释,从而引发医患纠纷;没有适时询问患者病情、关心患者病情变化,容易导致没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对患者持冷漠态度。其次,有些患者使用药物之后容易出现身体虚弱、昏迷或低血压症状,但护理人员没能告知患者用药之后会出现的这种不良反应,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行动中容易发生摔倒现象。最后,护理过程没有按既定流程操作,为了简化护理程序,护理人员会违反操作规范,会导致达不到护理预期目的,反而会加重对患者的伤害。
3.4 对护理人员自身产生的风险
首先,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吸痰、输液的时候,都可能因为接触到细菌而受到感染;其次,在使用利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刺伤到自己就有可能产生被疾病传染的风险;最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比较大,容易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过度劳累等症状,使得自身免疫机能下降,增加被细菌、病毒感染的几率。
4 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4.1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
消化内科科室要在院方的领导下,建立起风险管理组织来管理和防范消化内科疾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具体来讲,建立风险管理组织,首先要明确规定风险管理组织的相关职责,强化对护理质量的监督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患者满意率。其次,全面排查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针对常发性的共性问题要特别重视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以让护理人员在处理风险时做到有依据。再者,护理工作人员在发现问题之后,要将问题汇总、做好相关记录之后汇报给上级主管领导;最后,消化内科要联合院方加强管理程序建设工作,准确衡量和识别存在的风险,并合理选择风险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来对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进行评价,以保证不断完善和优化风险管理组织的工作效果。
4.2 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制度
为了规范护理人员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做到规范化,就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护理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流程。具体而言,第一,医护人员要根据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护理计划,充分明确护理的重点内容,并自觉提升自身的业务技能,充分认识和掌握新技术的相关护理操作规范和护理流程。第二,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倍加看护,实施重点护理照顾。第三,切实落实护理人员床头交接班制度,作为护士长每天至少要保持3次查房。第四,在护理工作人员交接班的时候,要重点交代好危重患者的情况,再交代普通患者的病情,并对病情进行必要的评估。交接班时,护理人员要将重要事项和未完成的工作交代清楚方签字确认交接。第五,对于有患者出现特殊疑难症状的或是出现医疗纠纷的,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和护理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
4.3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护理人员是消化内科疾病护理风险的关键因素,所以,院方需要重视针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具体而言,首先,医院要针对消化内科护理人员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提升他们的风险防范能力。其次,要培训医护人员具备相关医疗事故处理能力,以及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事故;最后,要增强消化内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护理过程中要力求用最优质的服务来做好护理工作,给予患者更多人性化的关心和关怀,增进医患之间情感沟通、相互尊重、理解。
4.4 医护人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消化内科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打交道、为他们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受病毒、细菌传染的几率是极大的,所以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来提供护理服务,防止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此外,护理工作繁忙、工作强度大,作为护理人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过度疲累中坚持工作,从而避免因出现工作失误而导致伤害了患者,又伤害自己的问题发生。
5 讨论
消化内科疾病是发病率极高的内科疾病,它要求护理工作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优良操作技术,以提高护理质量[3]。随着近年来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护理过程中任何一环节发生风险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也会加激化医患矛盾。所以,院方和消化内科医护人员要观察、记录、发现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采取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技术沟通等措施来管理和防范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吕霄英.风险管理在减少消化内科护理不安全事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1):23.
[2]董佩.消化内科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4(7):20.
[3]马效霞.风险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