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2015-05-15杨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信息技术

杨辉

摘要: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信息技术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人们掌握信息技术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对凯里市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民族地区;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8-0151-0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T is one of our most fundamental skills in life. IT courses for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but also to grasp the most basic IT peopl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Articles on Carey urban primary IT courses conducted a survey of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 programs exist,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opinion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thnic minority areas; Primary school

1 引言

信息时代,信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成为其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是国家教育部面向新世纪,培养和提高国民素质而设订的新课程。该课程为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以及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形成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在小学开設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认识,同时提高知识储备,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2 凯里市区小学信息技术现状调查研究设计

2.1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黔东南州凯里市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从而了解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中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让信息技术教育在凯里得健全的发展。

2.2 调查方式及对象

本次调查选择的是凯里市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小学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获得这四所小学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原始资料,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获得有关民族地区小学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次研究对凯里市第一小学,凯里市第五小学,凯里市第八小学,鸭塘小学,四所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40份,学生问卷300份,最后回收教师问卷40份,回收率100%,回收学生问卷279分,回收率93%。

3 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3.3.1 关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问题

1)学校层面

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凯里市区的四所小学从学校层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现有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列入课表,但未能很好实施;学校任然看重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课程的教学,其投入力度也相对较大。

2)教师层面

从调查中发现,虽然凯里市区的四所学校均配有1-2名信息技术专业的任课教师,但由于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够重视,基本教学条件也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专任教师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另外,这些教师平时还承担学校电脑、网络维护等工作,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信息技术课教师备课、上课的精力。

从调查数据可知,在接受问卷调查的40位一般教师中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很了解”的只有7.5%,“比较了解”的有30.00%,而“了解一些”的教师却有超过半数的62.50%之多。而在课程目标方面,“很了解”的教师有22.50%,“较了解”的教师有25.00%,而“了解一些”的教师占一半以上达到52.50%。从这些数据可知,凯里市区小学的一般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只是一般了解,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和祥细知晓了。

3)学生层面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了解情况会影响其对这们课程学习的态度,以下数据显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了解情况。

由数据分析可知,对于课程内容,17.92%非常了解,52.69%了解一些,29.39%不了解。对于课程的作用,24.73%非常了解,44.80%了解一些,30.47%不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程度不深。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简单的玩游戏,放松的课程,不参加期末考试,不会影响总成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了解不透彻正是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

4)家长层面

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通过网络了解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在走访中,大多数家长对使用电脑都持反对意见。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过多使用电脑,会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荒废大好的学习时间;有些家长不买电脑,就是担心孩子沉迷于网络,有的买了,但不连网,这无形中就把孩子推向了网吧。互联网上的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长时间使用电脑对孩子的视力也有影响。处于小学阶段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不能恰当把握使用电脑的时间,所以,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太支持。

3.3.2 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课率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中规定:小学阶段总学时至少要达到68学时,建议102学时。平均至少每周3.4课时。根据调查可知,信息技术课程课都已经被列入班级课表,虽然每周开设课时不一致,但都有开设,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在凯里市区小学已经得到普遍开设。由此看来,凯里市区小学能较好的贯彻教育局颁发的新课程计划,但是部分小学没能按照要求去执行,课时安排不足。由数据可见,凯里市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与课程计划的每周至少3.4课时还有一定的差距,信息技术课程在凯里市区小学还没能够得到完善的实施,在课程安排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3.3.3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是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轻理论,重实操。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把理论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调查可知,在“教师教学方法”这个问题上,51.25%的同学选择教师为主,20.79 %选择学生为主,27.96%选择双主教学。由数据可知,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率过半。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信息技术课为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会阻碍学生思维发展,降低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3.3.4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课不是一种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 [1] 它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鼓励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思维。

由数据分析可知,15.41%卷面考试,20.79%卷面+实际操作, 63.80%没有进行考试。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完全进行考核。凯里市区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的考察存在着不足的问题,在凯里市区一些小学,信息技术课没有存在考察的实质,故而教师和学生都不会把精力放在这门学课上。

4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4.4.1 树立正确观念

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观念是重要的一部分。需要转变观念,才能正確的认识信息技术课程以促使得到有效的实施。据调查,学校领导,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不重要,只是副科,主要抓好语文、数学、英语就行了。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也有偏差,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只是放松课,供娱乐、上网、游戏玩的,上不上都无所谓,而且会影响学习。对于这样的观念必须纠正,应该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课不是完全“放松、上网、游戏”,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是我们所必须掌握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4.4.2 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学设施

良好的教学设备是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及时做好计算机的更新与维护,让学生更好的利用计算机学习。学校也要对网络进行建设,这样才能保证资源的共享,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素养。

4.4.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时应该结合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而不是死板的教师教,学生学,应让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4.4 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学有效开展

规范教学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就会认真的教学,而不是以敷衍的态度来教学,学生也会端正好学习态度。首先,学校要严格执行和贯彻教育部门的评价标准,而且要对信息技术课程严格管理。其次,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教学能力等也要进行相应的评价,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最后,应该多关注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了解学生对课程是否感兴趣。只有建立规范的教学管理,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程得到重视,得到良好的发展。

4.4.5 完善培训机制,促进专业化发展

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学校应该安排教师进行相适宜的培训,使他们接受到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掌握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从而能够把最新的信息和技术教给学生。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发达地区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网上优质课程,找到适合本学校的教学。学校聘请专业对口的教师,补充新鲜的血液,使教师队伍更专业化。

4.4.6 寻求家长支持

家长的大力支持,能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得到更好的实施。家长重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纠正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玩游戏的错误观点,学生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受家长的影响很大。家长不能只看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弊端而忽视了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帮助。家长可以规定孩子上网的时间与上网的内容,休息时可以适当的放松,缓解紧张的学习,引导孩子怎样正确的使用网络,而不是一味的反对与制止。这样不仅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也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信息化学习环境,学生能更好的学习。

5 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具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基本信息技能。由于各种因素,信息技术课程在凯里市区小学还得不到有效的实施,还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就得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加强监督,改变模式,完善评价。

参考文献:

[1]武晶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J].教育探索,2002(7):70-72.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