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环境改革研究

2015-05-15吴鸣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计算机改革

吴鸣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组装维修业也取得较大的发展。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院校,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开设计算机维修与组装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是目前很多中职院校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影响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必须对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环境进行改革。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维修课程;教学环境;改革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8-0094-0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made larger. Vocational schools for training technical tal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development, courses in computer maintenance and assembly.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cours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urses have a certain uniqueness, but at present a lo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still us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nfluence the improvement of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course teaching effect. Must be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of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environment for reform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Computer; Assembly maintenance course;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Reform

計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一门即时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它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现代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育中存在较多问题,很多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仅仅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学生实践性能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违背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初衷,必须进行改革。

1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落后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很多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讲课时往往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可能上提不起兴趣,使课程变得枯燥、单调,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1.2 理论与实践脱轨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社会输送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不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教落后。导致学生实践落后于理论。

1.3 教学内容滞后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教材内容是引导教师教学的重要保障。可是,计算机维修与组装教材内容与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严重不符,导致教学内容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背离。比如,目前我国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仍然沿用几年前的教材,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实际发展,制约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环境改革措施

2.1 改革教学方法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仅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合理的设置课堂教学,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故障检测与维修的教学中,教师讲课时可以结合生活中计算机经常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出现这种故障?怎样解决这种故障?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转变教学活动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加强实践教学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有针对性、计划性的进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忌讳教师空谈,教师要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计算机系统相关零部件。让学生真实的解剖整台计算机,了解计算机整个构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分类、分层次的进行实践教学。比如对于一些实践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动手操作忌讳,使这类学生赶上整体教学水平。实践教学还应该加强自身实践基地建设,根据社会计算机技术发展步伐做好实践设备的更新,促进实践教学稳步提高。

2.3 创建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主要以岗位为中心,分析社会岗位人物需求,根据岗位人物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项目,使学生提高操作技能。然后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适应岗位要求,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坚定的基础。机损及组装与维修涉及的基本职业行为包括:软件安装、硬件组装、软件测试以及故障排除。所以,教师进行情景教学时可以阔分几个情景,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穿插项目教学、模拟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组装与维修操作技能。

2.4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必须保障学生有充足的动手操作机会,实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改变传统考核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考核模式,采用理论结合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把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知识的考核相结合,以动手操作技能考核为主,以理论知识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督促学生重视实践操作技能的练习。另外,考核还可以采用“因人而异”的考核方法,即对于基础知识差的学生,适当的选择简单的考核方式考核,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可以相对的提高考核程度,以便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结语:计算机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发展,硬件、软件等将越来越丰富,计算机功能将不断强大。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计算机市场发展步伐,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实践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系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向社会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敏林.中职院校计算机组装维修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界,2013,(36):171-171.

[2] 朱小宏.基于中职院校计算机组装维修课程改革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2):120-120.

[3] 张华鉴.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初探[J].信息教研周刊,2012,(12):115-115.

[4] 张建明.职高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改革探讨[J].新校园,2014,(4):66-66.

[5] 陶晓环,刘丽.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9):15-16.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计算机改革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改革之路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改革备忘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改革创新(二)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