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眼神
——电影《狼图腾》观后感

2015-05-15杜放光

河南电力 2015年4期
关键词:狼图腾阿诺狼群

_杜放光

一处荒芜的山峰,几匹狼静立山头,长尾平翘,风吹过,狼豪波动起伏,像一把把即将出鞘的军刀,又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众狼俯视之处,其目光如钢锥般嗖嗖飞来,几乎能把人射成刺猬。

《狼图腾》上映,蒙古狼裹挟着草原的王者风范,清晰真实地从画面中呼啸而来时,我被深深震撼了!

这深邃冷峻的眼神,来自一群真实的狼,一群被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用时间和执着给“复活”了的狼。在围捕黄羊的时候,即便饥肠辘辘,垂涎欲滴,狼群依然能按捺住暂时的饥饿和贪欲,沉稳执着,守候最佳战机,直至一鼓作气将猎物赶入雪窝;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时候,即便被贪婪的人们抢去食物,掏光狼崽,狼群依然分寸不乱,沉着侦察、布阵,巧妙利用气象、地形,伺机而动,夜袭军马群,实现了一场华丽丽的复仇。

相比狼的犀利眼神,草原老人毕利格睿智的眼神极耐人寻味。老人认为,狼是腾格里派来保护草原的,没有狼,那些毁草的老鼠、野兔、旱獭、黄羊们,几年时间就能把草原翻个个儿。草原没了,狼没了,人、马、牛、羊等小命也就没了。以老人为代表的游牧民,尊重并相信腾格里,尽心尽责守护草原,他们对大自然的敬重,成为人与草原相生相伴的起点。

而从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影片的,则是主人公陈阵常常热泪盈眶,却又始终纯真的眼神。这个傻气又痴气、倔强又坚定的大男孩,目睹了原始草原的自然风貌,也目睹了草原的毁灭和整个游牧文明的毁坏。事实上,陈阵是原著作者姜戎的化身,11年的知青生涯,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收集最真实典型的故事,既对狼的社会性进行深入分析,又将狼群社会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赋予深刻的文明反思。

一些非人类的动物,大都懂得只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干扰另外的族群,他们在冥冥中内心遵循着大自然的平衡法则。相反,人类扮演的角色常常是反面的。或因人性,或因大社会背景,人类通常为一己之私不惜破坏大自然,打破生态平衡。然而,大自然有它的规律,违背它或许能得到暂时的快感,但总会得到惩罚,影片中的骏马群之殇便是典型案例。

或犀利,或睿智,或纯真,或深情,各色眼神的特写交替展现,最终皆在阿诺导演七年磨一剑的执着眼神之下完成和实现。为了使电影有自己想要的质感和气质,阿诺坚守自己的一贯风格,一如《子熊故事》和《虎兄虎弟》,他拒绝替换模式,坚持以真狼为主角,投之以真实的元素,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据悉,自2009年起,他花费6年多时间筹备,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先是用3年驯养了三代20多匹蒙古狼,再以十足的耐心去等待它们最好的拍摄状态。仅一场6分钟的群狼逐马大戏,剧组就花了长达6个月的时间拍摄,持续的追逐战时时刻刻体现着悲壮的气氛,而壮丽的配乐将此种紧张的节奏始终保持在高潮阶段,令人血脉偾张,直击心灵。

此影片最引以为傲的事,就是蒙古狼变成一群出色的演员,使那原来仅能留存文字的人狼传奇,在电影画面间得以真实体现。阿诺导演的耐心和毅力就像铭刻在心中的狼图腾一样,让人为之深深折服。

诚然,电影对原著的改编幅度很大,包括巴图的牺牲、毕利格的意外身亡以及小狼的命运等。相比于原著中的小狼断牙以及惨死的悲剧色彩,我更乐意看到影片中的小狼健康完好,并回归草原。小狼的存留,多少让失落的我们获得些许心理上的慰藉。毕竟,活着,便有希望。

猜你喜欢

狼图腾阿诺狼群
母性的力量
主动出击
德国老人 用40年融入狼群
川金丝猴的情与爱
狼群之争
《狼图腾》中“狼”符号的主体性探析
蒙古国看《狼图腾》:女主角好
我看电影《狼图腾》
看《狼图腾》5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