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刺激仪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5-15马黎明张国荣
朱 勇 马黎明 张国荣
神经刺激仪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 勇 马黎明 张国荣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仪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法 8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一种穿刺方法, 实验组采用罗哌卡因、咪达唑仑及芬太尼三种药物;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及芬太尼两种药物, 对两组穿刺患者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刺激仪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效果比传统的麻醉方式更有效, 并发症与传统麻醉相比明显减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臂丛;传统麻醉;应用效果
通过神经刺激仪定位周围神经不同于传统麻醉, 对机体的影响小, 安全性高, 可减少用药量及并发症。神经刺激仪通过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至穿刺针, 达到准确、客观、量化定位神经, 在实施肌间沟臂丛阻滞时, 麻醉各项操作及术中效果和术后并发症与意外等各方面均有优势体现[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12月收治的80例上肢手术患者, 年龄23~83岁, 体质量指数(BMI)均<29 kg/m2。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ASA分级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神经刺激仪和神经刺激针均为德国宝雅公司生产。神经阻滞麻醉的药品为0.6%罗哌卡因(西安力邦公司, 批号:H20060475)、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 批号:H20031037)、芬太尼(四川宜昌人福药业, 批号:H20030197)。
患者在入室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开放静脉通路, 并且进行常规的监测, 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实验组患者在阻滞穿刺前需要先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05 mg, 并且将正电极片贴于同侧三角肌处, 贴好后与正电极线进行连接, 其负极与专用穿刺针进行连接, 连接完成之后开启神经刺激仪, 并设置好相应的参数:电流强度1.5 mA、时间1 ms、刺激频率2 Hz。穿刺点确定方法:扪及锁骨上缘处的胸锁乳突肌下方的肌肉间隙, 然后手指轻滑过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处, 触及胸锁乳突肌与前斜角形成的肌间隙处, 再将手指向外滑过前斜角肌处, 滑至胸锁乳突肌和中斜角肌之间形成的肌间沟处, 在肌间沟内距离锁骨上方约1.5~2 cm处即为穿刺点, 进针时应从同侧的脚跟先进针[2]。对穿刺点周围进行消毒:从上颌骨至锁骨下, 宽度要距离穿刺点6 cm或以上, 对这一范围内进行严格的消毒。按照以上讲述的方式用左手的某个指尖按住肌间沟, 手指不得移位, 右手拿好已消毒的专用穿刺针刺入左手按住的部位。刺入穿刺针之后将穿刺针缓慢推入, 直到患肢前臂与电流频率出现较为明显的抽动为止, 抽动之后对穿刺针进行固定, 并且对电流强度进行缓慢的调节, 使其变小, 直至电流强度>0.4 mA时患肢前臂停止跳动, 停止后固定好电流的强度, 然后操作者再对穿刺针进行缓慢的进针或者对针刺的方向进行调节, 进针至患肢前臂再次出现抽动为止, 然后再对穿刺针进行固定, 再次对电流强度进行调节, 反复循环几次同样的操作, 在电流强度≤0.4 mA时患肢前臂仍然会抽动时, 这就证明穿刺针已经接近臂丛鞘内的神经干。对穿刺针进行固定, 并且回吸无任何异常之后, 缓慢的将0.6%的罗哌卡因20 ml注入体内,并且每次注入5 ml后回吸1次, 防止注射错误注入至血管中。
对照组的用针位置和穿刺方法与实验组相同, 但是必须用穿刺针来找寻前臂的异感, 找寻到之后注入和回吸同样的药物剂量。在手术开始之前注射咪达唑仑1 mg、芬太尼0.1 mg。两组要适当对穿刺针次数、穿刺所用时间、穿刺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进行相应对比。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用针后对患者进行以下观察:①麻醉起效时间:观察阻滞或者镇痛是否完成, 如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手术;②麻醉的效果:用针刺法对手术部位进行针刺, 并且观察其疼痛的程度, 在药物注射后的30 min内进行观察, 并且每6分钟检测1次, 然后根据患者的反应来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 并划为优良差3个等级[3], 优:在手术时患者完全无疼痛感;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会有轻微的疼痛感, 需要药物来进行辅助;差:在手术时患者会有剧烈的疼痛感, 需要用药物对其进行全身麻醉;③观察其并发症:是否会出现注药部位血肿、麻醉药中毒、呼吸困难等问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及各项操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的成功率、术中无痛与轻度疼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相比较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各项操作对比()
表1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各项操作对比()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麻醉穿刺针的次数(次) 穿刺所用时间(min) 穿刺起效时间(min) 麻醉阻滞时间(h)对照组 40 1.8±0.8 4.8±4.0 11.4±5.4 5.3±1.2实验组 40 1.0±0.5 3.2±3.0 9.0±5.2 6.8±1.5
表2 两组患者成功率以及术中无痛或者轻度疼痛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
3 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证明, 改良的神经刺激仪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麻醉方式, 并且使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神经刺激仪通过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并且传送给穿刺针, 在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时, 会使得混合神经引起极化, 而混合神经中的运动神经容易去极化, 从而导致肌肉抽动, 因此可以根据肌抽动来对神经所在位置进行定位, 无需再根据穿刺针寻找异感来探测其位置[4]。神经刺激仪对运动神经的作用大小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所干扰, 其中包括:组织的导电性、层次以及运动神经的刺激性等, 随便哪一方面都能够影响神经刺激仪对运动神经产生的作用[5]。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操作方式不当, 对神经周围进行随意的刺探, 既不能达到麻醉效果, 又浪费时间, 以致在肌间沟臂丛阻滞中不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一仪器[6]。
综上所述, 改良的神经刺激仪操作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肌间沟臂丛麻醉的效果, 使得麻醉的操作更加规范, 从而使得在实施肌间沟臂丛阻滞能够减少麻醉并发症与意外, 在临床中应当推广这种麻醉方式, 既简单又安全有效。
[1] 夏炳春, 陈赐波.神经刺激仪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的应用.四川医学, 2013, 34(8):1218-1219.
[2] 廖华山, 齐丰军, 钞小平, 等.神经刺激仪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中应用技巧.吉林医学, 2012, 33(3):580-581.
[3] 贾俐群, 王永丽, 李孟, 等.神经刺激仪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医药前沿, 2014(3):189-190.
[4] 白鹏祖.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2011中国西部十一省(区)麻醉学术年会、第十六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青海省麻醉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499-501.
[5] 白涛, 谭文斐, 吴新军, 等.神经刺激仪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山西医药杂志, 2010, 39(1):74-75.
[6] 陈廷页.神经刺激仪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31(7):515-51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8.113
2015-04-17]
215321 江苏省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