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意义远胜于代价
2015-05-14邱霞
邱霞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具有伟大意义的战争,也是一场无可选择的战争。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举越过三八线以及要争取苏联信任三方面因素导致了中国不得不参战的形势,而毛泽东对时局的把握和对战局的谋划使抗美援朝的决策和最终的胜利成为可能。这场战争的意义远远胜于付出的代价。
不得不参战的形势
回顾历史,当年中国主观上既并没有参战的意愿,客观上也没有参战的有利条件。1950年,新生的人民政权还未完全巩固,人民经历了常年战乱而渴望和平,国内百业待兴。国际上,一方面,我们将面临的对手异常强大。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中美之間的差距十分悬殊。另一方面,我们的盟友苏联从本国利益出发,在整个朝鲜战争决策的过程中,顾虑重重、反反复复、变来变去。在这样的情况下,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领导人来说,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争。毛泽东和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决策,完全是形势所迫。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不得不参战的形势?
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是迫使中国参战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朝鲜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天,6月26日,杜鲁门政府在决定武装入朝的同时,做了另外一个决定,即下令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正是这个决定使新生的中国政权在实际上陷入了军事包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举越过三八线,是迫使中国参战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开战初期,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但到8月即在洛东江同美国和南朝鲜军打成了胶着状态。9月15日,美军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28日占领汉城。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实行战略退却。毛泽东早就预见到战事转入持久和美国扩大战争规模的可能性。果然,在战局逆转之下,美国做出决策:北上越过“三八线”继续作战。在中国看来,美军越过三八线意味着战争开始扩大化,表明美国战争的目的不是恢复朝鲜的和平,而是要占领整个朝鲜,其战争性质即变为侵略。这种情况下,谁也无法预料战争会扩大到什么程度。即使美军止步于鸭绿江,对中国已极为不利:一方面有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的忧虑,另一方面有因防美而使苏联成为掣肘的风险。如果美军打过鸭绿江,则后果更不堪设想。所以,中国再三发出警告,而美国只认为是“虚张声势”。10月7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意孤行越过三八线,最终把中国拖入了战争,也把自己拖下了泥沼。
要争取苏联的信任,是迫使中国参战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新中国在建立之初并没有得到苏联和斯大林完全的信任与支持。分析原因,主观层面上,苏联的顾虑来自在中国内战期间没有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因而对毛泽东是否能够顶住美国制造亚洲“铁托”的计划心存怀疑。因此,毛泽东力排众议,克服万难,不惜以弱抗强,出兵朝鲜,确实为苏联解了围。正如毛泽东自己讲的,“斯大林是什么时候对我们比较放心了呢?那是在我们派志愿军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之后。我们军队过江一打,他放心了,觉得我们不是半个铁托,是国际主义者,是真正的共产党了。苏联决定援助我们141个项目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打起来以后才完全定下来的。我们在莫斯科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战则必胜的信心
无论出兵援朝的必要性有多大,要作出决策,还必须充分考虑其可能性。从中国的现实条件来看,出战十分困难。但是,信心从哪里来?
未雨绸缪,增兵东北。早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成立“联合国军司令部”,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就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调几个军到东北,摆在鸭绿江边,加强东北边防。7月7日和10日两天,周恩来受命主持召开保卫国防问题会议,讨论了保卫东北边防问题,提出并同与会者初步商议了边防军所辖部队与部署、指挥机构设立与领导人选配置、政治动员与后勤保障、车运计划与兵员补充、商定组织东北边防军的各项问题等。根据会议精神,13日正式形成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即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当天批示:“照此执行。”这是一步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正如毛泽东后来自己说的:“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去三个军,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军,总共是五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要过来了。” 8月4日毛泽东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美国武装侵略朝鲜后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问题。毛泽东的观点是,“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同日,他还批准聂荣臻准备派出部分高炮部队进入朝方一侧,以确保鸭绿江大桥的安全。5日,他为中央军委起草复高岗电,要求边防部队应准备于九月上旬能作战。18日,要求务必在9月3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完成第一步部署后,又集结第九兵团、第十九兵团于津浦、陇海铁路沿线地区,作为机动策应。
精心谋划,掌控战局。10月2日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毛泽东已经把出兵援朝的有关问题都考虑清楚了。他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出兵援朝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们将采取的战略、战术,以及苏联必须提供的支援等。他认为,一旦出兵,如果能够在朝境内歼灭美军,主要是其第八军,无论战争是否结束,局面都会对我有利。相反,如果不能,就要面对美国和我正式宣战,进而从空中和沿海对我进行打击的情况。因此他主张,应出动12个师,而不是五六个,先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的情况,同时等待苏联援助的到来,再行反攻。当然,这封很长的复电并未发出,但它无疑反映了毛泽东当时清晰的战略思路。八九月间,毛泽东就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美国的优势和劣势,指出“美帝国主义在今天是有许多困难的,内部争吵,外部也不一致。它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个,运输路线太远,隔着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因此,要“在战略上藐视他,当作纸老虎,在战术上重视他,当作真老虎”。志愿军入朝以后,毛泽东每天批阅大量来自前方的电报和各方面的情报,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决策,争取战机。在战略上,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改变了预定的防御战略,采取运动歼敌的战略,使志愿军直接实施带有战略反攻性质的作战方针,从而扭转了战局,初战告捷就打下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进入相持阶段后,不给美军喘息的机会,没有急于进行停战谈判,而是将战争进行到底,采取边谈边打,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双管齐下的方针,直到美国真正甘心坐下来谈判。在战术上,扬长避短,限制敌军先进技术装备有效发挥作用,而充分发挥我军的自身优势。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创造出许多新战法,如将夜间作战发展成战役规模,“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等。
事无巨细,思虑缜密。仅举几例。第一,采用“志愿军”番号。10月8日,东北边防军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这是早就考虑好的,目的是不形成中美两国直接交战的印象,把中国对抗美国的不良后果尽可能减少。第二,谨慎处理和朝鲜方面的关系。第三次战役结束以后,彭德怀和金日成在是否休整一段时间再南进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毛泽东在修改彭德怀准备在中朝军队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上做的报告时,特意加上了一大段话,强调一切在朝的中国志愿军必须认真地向朝鲜同志学习,全心全意地拥护朝鲜人民,与朝鲜人民亲如兄弟地团结在一起,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他认为这是胜利的政治基础。第三,准备美国打原子弹。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说,美国要乱来,“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地打,要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长。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他的观点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只要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就能打败他”。第四,直到战争最后仍未放松警觉。朝鲜停战协议签订的前两天,中朝两国人民已经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中,毛泽东还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强调:“希望全军指战员防止骄傲,在停战协定签字生效以后,仍应提高警惕,一面自己严格遵守协定,一面防止敌人可能做出破坏的挑衅。”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
中国最终赢得了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是一场具有伟大意义的战争。
实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基本战争目的。毛泽东在战后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他总结了四条:第一,和朝鮮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使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能够安心生产;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知道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第四,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的胜利,稳定了当时中国的工业中心东北地区的局势,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争取到了一个长期的和平环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缓冲了苏美之间的冲突,避免了大规模热战;中美之间互相也有了一个底,在越战中双方都尽量避免了直接冲突。
在政治上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这场战争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赢得的极其重要的一场对外战争,是中国人摆脱“东亚病夫”、扬眉吐气的一场战争。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开始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对远东和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场胜仗迫使美国在事实上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1954年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启动。任何人都不应有异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赢得了苏联和斯大林的信任,在社会主义阵营和亚非国家中提高了威望。中国出兵朝鲜以后,斯大林心里明白,中国人给了他维护苏联远东战略目标和利益的最大支持。直至此时他才承认,中国的确是一个具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国家。中国也因此在当时和后来获得了苏联的大力帮助。战争期间,除武器装备上的支援以外,苏联已经在经济和建设上给予中国帮助。为中国工业体系建立奠定基础的156项重点工程,在战争期间已经开始了50项。赫鲁晓夫时期逐步扩大了援建项目,并派出专家指导。中国从“一五”计划开始进行全面的工业化建设,正是在此基础之上。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郑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