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5-05-14长寿区葛兰镇卫生院重庆401231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2期
关键词:急诊科优质常规

余 艳(长寿区葛兰镇卫生院,重庆401231)

急诊科是各大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具有重症患者最为集中、病种最复杂以及抢救管理任务最为繁重的特点[1],是所有急诊患者在进行入院治疗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护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本院急诊科于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66例,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本院急诊科于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66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按照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 15~35 岁,平均(25.6±3.2)岁;病程 0.5~3.5 年,平均(2.1±0.3)年;均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男13例,女20例;年龄22~40岁,平均(26.9±4.1)岁;病程 0.5~3.5 年,平均(2.2±0.2)年;均单纯地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经过诊断,均符合常见急诊疾病的诊断标准,理解能力均正常,无语言表达障碍。其中,有精神病史患者和心肝肾疾病危及生命的患者不列入研究对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1)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进行检查,包括脉搏、心率、呼吸以及血压指标等各项常规检查[2]。(2)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服务。首先,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患者的就诊流程。例如,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严密地观察,并积极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对于需要急诊的患者,护理人员帮助其先进行诊疗,然后进行挂号,并及时为患者做好就诊预约,以便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如果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手术,那么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其一般临床资料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相关部门优先为急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其次,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对患者的住院环境进行改善[3]。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可以定期在科室的内部开展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医院安排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人员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十分注意言行举止,且主动热情地为患者安排相关的就诊事项。为了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医院需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考核。如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工作内容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4],都可以纳入对护理人员的考核机制中。最后,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值班方式进行适当地调整,并屡次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同时,护理人员定期参加医院举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业务培训,以帮助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由于大多数急诊科的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的特点,因而需要护理人员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护理经验,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抢救时机,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以及心脏电除颤等常用的急诊技术[5],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急救能力。

1.2.2 对照组 主要单纯地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同观察组常规急诊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32/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8%(25/3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 论

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水平往往是一个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标志[6]。由于大多数急诊科患者都具有发病急、且发病重的特点,不仅需要进行及时的临床治疗,而且还需要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才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并全面地落实相关护理人员的责任,不断地深化护理人员的专业内涵,以提升各大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从总体说来,优质护理服务强调护理人员应该尽量地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护理人员不仅需要保证患者肢体上的舒适,而且还要适时地平衡患者的心理,从而让患者及家属积极地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优质服务护理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优质服务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因而需要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并积极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有效推广。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急诊科工作中首选的护理方法,对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着重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1]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37-839.

[2]陈祥莺,陈祥燕.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272-273.

[3]游秀梅.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244-245.

[4]张同艳.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4):161-163.

[5]李菲菲.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1):124-125.

[6]刘海燕,马爱兰.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9):1551-1552.

猜你喜欢

急诊科优质常规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常规之外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