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富有“诗”意
2015-05-13胡寅迪
胡寅迪
摘 要: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早在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古诗词的教学目标是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然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仍然仅让师生作为一项背诵的任务,针对此教学现状,该文试着从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点滴尝试入手,努力在让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基础上能保持语文课堂的一份“诗”意。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 古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c)-0161-01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词无疑是其中璀璨的明珠,无论是李白的豪放词亦或是李清照的婉约词,都展现出一个诗人的内在情怀,影射出一个时代的兴衰更替。而更多的诗词中,诗词独特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向我们展现了那份诗情画意,诗歌,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然而当下的职高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并不是很受师生们的欢迎,甚至学生都惧怕古诗词,如何保持语文课堂的那份诗意,让师生们欣赏古诗词中的那份美,进而爱上古诗词,确也是值得大家深思的。结合职高语文课堂中古诗词教学的实际,谈谈感想。
1 虚实相生间体味“诗”意
虚与实是古人品评诗文时常用的概念,二者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正面描写为实,侧面描写为虚……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写道: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1]虚实的完美结合是成就一首好诗词的关键因素之一,当然能做到这一点和诗人、词人的人生经历和当时的创作契机密不可分,然而以职高生当下的认知、理解能力很难达到这个境界,那么,怎样从诗词的字里行间去感受其内在的意蕴,以当前之“虚”衍生出作者内心的“实”,这就是语文课中,师生所要努力的。下面以柳永的《雨铃霖》为例作一说明。
柳永的《雨铃霖》是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中的一首词,是婉约词的典型代表作。词中,道尽了词人的离情别绪,有与恋人依依惜别的实景,也有别后情景的虚境,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这份情感,既然领悟到这份“凄凉”的诗意呢?
汉代的那句“诗者,天地之心”,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培育我们的“诗心”,需要从意象开始,意象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也是品味一首诗词的切入点。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无不画上了凄凉之感,暗示着离别之意。抓住了这些典型意象,进而顺藤摸瓜,进一步理解词人当时的心境变化:“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凄切”,不由显出一丝凄凉。“对长亭晚”一句,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长亭短亭的更迭,也是古人分离的特殊标地,无限凄楚。“都门帐饮”,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却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无声之中诉尽了所有的离愁别绪。“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自古以来多情者都会因离别伤心,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2]“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虽是一种虚写,却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百转千回。
由实入手,扣虚入境、入情,层层深入中体会词人的情感,在或凄凉,或美好的意境中感受那份离情别绪,感受古人特有的情韵,关乎风月,关乎秋雨,而对于我们而言,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跨越时间的鸿沟,真切地领会到那份“诗”意。
2 唤醒心中的诗意
林语堂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那么试问,谁没有经历过花谢花开的伤感;谁没有感受过云卷云舒的无奈;作为90后的职高生,又何曾没有幻想过无拘无束的世外生活?中国人是敏感的,多情的,虽然我们不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事情上涌。[3] 当下的职高生呢,他们的心中,是否也深埋着那份多情,那份对于诗情画意的向往,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他们的这份“诗”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唤醒他们心中的诗意,显得尤为重要。
熟读诗词。“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样,对于诗词学习而言,朗诵是最好的捷径,也是唤醒“诗”意的一个重要起步。诗、词,是用来吟诵的,那种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是诗词的音律之美,在这一诵读过程中,唤起我们对于诗词的热爱同时也许也能在无形之中做到“不会作诗也会吟”。
描摹画面,穿越古今。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纵横千古,游历历代诗人丰富多彩的“诗心”,试着去穿越古今,感受不同情境下不同诗人的千秋情怀。在苏轼“大江东去”中感受豪放,设想赤壁的那幅壮丽景象;在“晓风残月”中体会杨柳岸的凄清;于“老骥伏枥”的画面中感受曹操的壮志未酬。这一个个瞬间,一节节语文课,我们似乎穿越了,跟着诗人、词人,踏着他们的征程,重走了一回历史,看到了或悲壮或华丽的诗篇,寻找着心中的那片净土,那份诗词中带给我们的美以及感动。
做一回诗人。诗歌之美,按闻一多先生的话说是“带着镣铐跳舞”,中国的诗词讲平仄,讲格律,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不防尝试着放开这个“镣铐”,让大家尽情地在诗词的园地里尽情歌舞,寻找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或者也可以尝试着用诗词的形式去记录自己的心情,感喟这份属于自己的“诗意”。
寻求一份诗意,在语文课堂中寻找一份“诗”意,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心灵的旅程,那些醉人的情感与美景,一直都在那里,或许就等着我们去感受,去采撷,如果,我们愿意把自己交付给诗词,那么,循着美丽诗思,我们也一定能够寻访到自己的心灵。暂且让语文课作为这么一个契机,共同寻找一条“诗”意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人间词话[M].81.
[2]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