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2015-05-12曲佳孙坤

科教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科研婚恋就业

曲佳+孙坤

摘 要 博士生培养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随着国内博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博士生教育也显现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引起了许多学者以及学校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方法,以东北大学博士生为例,从科研、生活、就业和婚恋四个维度进行了调研,并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高校博士研究生综合培养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科研 生活 就业 婚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3.005

Reflections on College Doctor Training

——Tak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h.D. As an example

QU Jia, SUN Kun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19)

Abstract Doctoral training i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s the highes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domestic doctoral student enrollment,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doctoral education is also showing some new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which caused many scholars and school management attention. In this study, the use of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s to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doctoral student, for example, from research, life, employment and marriage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urvey results of the above four areas, further proposed strengthening comprehensive college doctoral training.

Key words doctor; scientific research; life; employment; marriage and love

博士作为国内人力资本中知识价值最高的群体肩负着改革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博士生培养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近年来,在国内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博士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

关注博士生质量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①(2010)通过对2007年9月教育部、人事部开展的所有博士培养单位和部分用人单位博士质量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形成了《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报告》,并得出我国博士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结论。而这一质量报告只反映了当前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质量,而未关注当前博士研究生面临的各项问题,也未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博士生成长成才,了解博士生需求,加强高校管理部门以及博士生群体对自身的了解,2013年3月至5月,针对东北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的科研、生活、就业、婚恋四个维度进行了抽样调查,笔者对东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进行了专项调研。

调研过程中,我们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47份,有效问卷407份,所取样本包括男生315人,女生92人,涉及各个年龄段的博士研究生,其中26岁以下的117人,26~30岁的240人,31~35岁的45人,36~40岁的5人。为保证样本的质量,我们调研的对象涉及全校各个学院及绝大多数专业,其中理工类博士368人,经管类31人,文史类8人;总计,信息学院138人,材冶学院136人,资土学院40人,工管学院31人,理学院30人,机械学院25人,文法学院8人。调查内容则涉及在读博士生的基本情况、学习科研、生活娱乐、情感婚恋、就业期望等诸多方面。

1 科研方面

1.1 攻读学位心理

调研结果表明,约三分之一的博士研究生选择攻读学位的原因是未来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此外“学业压力”和“个人发展”也成为当前在读博士生思虑最多的方面。同时绝大多数博士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能够积极面对挫折。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1.2 科研课题的确定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博士研究生偏向于自主研究课题,而实际调研结果表明约三分之一的博士生可以自主研究项目,与多数在读博士生的期望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所有博士生都认为导师在其科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约九成的博士对导师的培养和指导持积极态度,其中,44%的博士比较满意,22%的博士很满意。见表2所示:

1.3 学术环境方面

调研结果表明,我校学术环境与博士研究生的期望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部分博士生对我校馆藏资料、网上期刊杂志等学术资源以及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实验仪器等实验环境并不满意。关于在读博士生科研课题的“主要经费来源”,近八成的比例来源于导师所申请的科研项目经费,并且,对于导师提供的出差补助,20%的学生都表示不满意。见表3所示:

1.4 学术交流方面

调研中我们发现,近一半的博士通过研讨会与导师讨论学术科研问题,而且近一半的博士生能够保证每周1次或多于1次与导师讨论科研问题。在“平均每年参加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次数”的调研中,暂时没有参加过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次数的博士约有一半,由此可见,我校在读博士生获得的学术交流机会较少。见表4所示:

由此可见,当前我校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动机呈现多样化特征,且导师在科研课题的确立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为进一步提高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我校学术环境仍需改善,学术交流机会有待提高。

2 生活方面

2.1 收支概况

调研结果表明,收支的不匹配是困扰博士生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大部分博士生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且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低水平的收入造成了博士生生活补助满意水平普遍不高,七成以上被调研者对学校补助水平表示不满。见表5和表6所示:

2.2 兼职情况

由于收支不平衡,导致近52%的博士研究生有以赚取生活费为目的的兼职经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博士生资源的浪费。见表7所示:

2.3 休闲娱乐概况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博士研究生科研任务繁重,休闲娱乐时间较短,且休闲方式较为单一。见表8和表9所示:

由以上几个方面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在读博士生整体月收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并且多数在读博士生的生活相对单调,休闲娱乐时间少且形式单一,生活压力比较大。

3 就业方面

3.1 就业期望

调研表明,当前博士研究生面临着就业压力较大的风险,我校博士研究生能够理性的看待就业问题,能够认识到攻读博士学位或许不能带来收入上的巨大变化。见表10和表11所示:

3.2 就业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专业限制、社会关系、家庭背景、工作能力等是影响博士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仅有1.5%的博士生认为专业对口是其择业重心,这一现象一方面体现出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博士研究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体现出当前博士生的研究成果应用性不高。

通过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博士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在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的调查中则表明博士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见表12所示:

表12 东北大学在校博士生就业信心调查

基于以上调研,可以看出当前我校在读博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趋于单一化且多集中在“高、精、尖”领域,且就业时考虑因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总体上博士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都有比较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业期望都比较理性。

4 婚恋方面

4.1 婚恋观

见表13和表14所示:

调研中我们从婚恋动机、适婚年龄等方面对博士生的恋爱动机进行调查,如表13所示:

表13 东北大学在校博士生婚恋动机调查

表14 东北大学在校博士生适婚年龄调查

4.2 婚恋态度

针对博士生婚恋态度的调查,我们发现博士生在对待异地恋的问题上较为理性,大多数博士生认为互相坦诚、拥有共同价值观、性格相投是维持爱情最重要的因素。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博士生在处理婚恋问题的理性态度。见表15所示:

表15 东北大学在校博士生婚恋态度调查

4.3 婚恋活动开展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博士对婚恋活动有不同程度的意愿需求,高达65%的博士对“婚恋活动开展的必要性”给予支持。见表16所示:

表16 东北大学在校博士生婚恋活动开展必要性调查

由此可见,在读博士研究生的婚恋问题也应引起校方的关注和重视。调查显示,在读博士研究生的婚恋观较为理性,婚恋态度也较为端正,适当的组织一些婚恋活动有助于解决博士生的婚恋问题。

5 结论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1)攻读博士学位的主要原因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2)多数博士生认为在科研选题上应有更多的主导权,且学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由于面临诸如就业、学术方面的压力,我校博士生整体科研状况并不乐观。

以往研究中,王慧②(2005)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博士生培养单位内部的质量保障机制,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将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重心前移,使过程管理的理念贯彻于博士生培养的各个方面。白延军③(2007)认为提高博士生人才质量的关键是进行科学的博士生教育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博士生,还是博士生导师以及我校的持续发展,都需要提升对在读博士生的关注。

其次,通过对博士生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出:(1)我校在读博士生整体月收入水平不高;(2)我校博士生的可支配休闲时间较少;(3)我校体育设施和制度建设不能满足广大博士研究生的要求。

对在校博士生的就业意愿以及心理调查结果分析表明:(1)博士研究生就业方向趋于单一,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高校及科研院所;(2)在读博士研究生就业时考虑因素相对复杂,但较为理性。(3)目前博士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实践机会较少,在校博士生在就业时充满压力。

张宗益,刘东,夏晓玲④(2008)分析了博士生学术素质培养、学术激励机制建设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影响,探讨了以博士生培养制度创新构建博士生培养体系的内生激励机制的对策。因此,我们建议博士研究生可通过参加实习、实践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

最后,对于博士生的婚恋观,调查结果表明:(1)过半的受访者将适婚年龄段定位在29-32岁,对婚恋对象没有严格的学历要求;(2)在婚恋价值观方面,大部分的博士生更加看重性格而非社会背景、教育和家庭等因素,多数在读博士生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婚恋活动之中。这对博士生的恋爱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注释

① 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② 王慧.中美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

③ 白延军.高校博士生教育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④ 张宗益,刘东,夏晓玲等.以博士生培养制度创新促进内生激励机制建设[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5-8.

猜你喜欢

科研婚恋就业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