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现状

2015-05-12湛郑辉

卷宗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公立医院现状

摘 要:医院文化包括医院发展战略、精神面貌和外在形象等,分为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次,具有凝聚、导向、陶冶、约束、激励等功能,对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推进公立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营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是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现状

医院文化兴起于企业文化的诞生和发展。约翰.科特率先提出“医院文化”一词,并明确了包括医院精神、管理、制度、组织、科技、服务、环境、资源等医院文化内容[1]。医院文化在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调动和发挥公立医院主体作用,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明显[2]。新医改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医院运行机制。提示公立医院不仅要整合医院人、财、物等管理要素,提高医院经济运行效率,还要加强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建设和提高以民为先的服务境界[3]。

1 医院文化理论

1.1 医院文化含义

医院文化根植于企业文化,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趋成熟。王昱指出,医院文化是发源于医疗、教学、科研实践的一种价值观、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对医院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辐射的功能,是医院品牌价值的存在基础[4]。向海平认为,医院文化是具有医院自身特征的群体性文化,对内是增强医院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有力抓手,对外是反映医院形象的重要窗口[5]。施旸认为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医院特有组织模式、员工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6]。医院文化在广义上可概括为医院的发展战略、精神面貌和外在形象等,是医院存在方式的总和;狭义上,是指继承和发扬医院文化传统,并在医院运行实践中做到知、信、行[7-8]。医院文化的实质是把“人”作为现代医院管理主体,大力开发医院人文资源,进而实现医院发展目标[9]。

1.2 医院文化结构和功能

通过文化分层理论,可将医院文化分为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次。物质层即医院的硬件设备和建筑环境,精神、制度和行为层次则共同构成医院软文化,表现在医疗服务质量、员工精神面貌等[10]。医院文化四个层次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并影响行为文化,行为文化则反映医院精神风貌,其中精神文化居于中心地位。医院文化主要有凝聚、导向、陶冶、约束、激励等功能[11]。

2 我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现状

在传统的经验管理中,政府行政因素常常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制度管理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规范并促进了医院的发展[12]。总体上看,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主要体现在:

2.1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僵化

公立医院隶属并服从于政府,但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更多依靠自身运营,且自主权越来越大,政府的监管功能逐步弱化。政府对医疗卫生市场的监管执行力度严重不足,对医院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对院长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有显著的个人意识,并面临“公益”与“效益”的矛盾和困惑,这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制约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13-14]。

2.2 公立医院文化研究有待突破

医院文化成为医院管理研究热点的同时却缺少广度和深度,没有建立起适合国情、符合医疗行业特点、适应各级医院实际情况的医院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公立医院文化研究应着眼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医院科学准确地判断文化建设态势,将文化建设和运营管理紧密的联合,克服医院文化建设形式主义现状,推进医院文化内涵建设[15-16]。

2.3 职业化公立医院管理者匮乏

公立医院缺少职业化医院管理人才,管理人员往往既是管理者,又是临床专家,甚至还是大学教授,难能投入集中精力于医院管理,管理学、经济学知识背景的匮乏,使其在医院战略管理和职业发展规划方面能力不足,对于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难以吸收消化,难以对文化建设产生共鸣及实现创新[17]。

3 对策建议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应努力适应新常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院文化。

3.1 推进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

培养和建立一支经济、法律、人文素养高、现代管理知识技术完备的职业化管理队伍,巩固和加强医院管理者的文化管理理念,促进医院在人事安排、绩效考核和岗位设置等方面朝着保障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向努力,通过科学谋划,组织保障,激发全体员工的医院文化建设热情[18]。

3.2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公立医院要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要地位,真正做到以患者为本,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同时,内部管理应以员工为本进行文化动员,加强学习和创新,塑造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均衡员工的工作任务与福利待遇,形成外部以病人为本、内部以员工为本的人本文化的构建[19]。

3.3 统筹文化建设四个层面

根据不同层面的性质和特点,医院管理者要引领职工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夯实物质文化基础,充分发挥制度文化优越性,最终落实到行为文化层面,以文化建设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探索公立医院发展和改革的新路径[20]。

3.4 营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公立医院改革涉及政府、医疗服务提供方、医疗服务消费者、卫生组织机构、新闻媒体等多方面利益相关方。各方在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应保证各方利益损失最小化,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寻求各方在公立医院文化建设中公益性和积极性的协调点,恢复提高公立医院的公益性[21]。

参考文献

[1]李成修,刘运祥,尹爱田,等.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1):27-29.

[2]杨璐,赵杨,东振彩.医院文化作用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7):258-259.

[3]马汉青.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实践[J].管理观察,2014,(8):177-178.

[4]王昱.创医院文化品牌,树医院良好形象[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5):313-314.

[5]向海平,郭娜娜.基于人本理念的医院文化建设途径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3,26(2):32-33.

[6]施旸,刘连新,王艳萍,等.医院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与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3,(8):67-68.

[7]胡静,葛锋,陈芬.医院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3):155-156.

[8]刘惠敏.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1,24(2):76-77.

[9]丁霞.工会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469-470.

[10]余健儿.医院文化管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32.

[11]周子君.医院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77-78.

[12]明平勇,苏维.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1-3.

[13]赵云.不同医疗体制下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比较与选择[J].医学与社会,2014,27(11):1-5.

[14]钱龙喜.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探析[J].管理观察,2011,(36):184-184.

[15]王海娇,李静.从医院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33(8):56-57.

[16]郭彪,陈任,胡志,等.我国医院文化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8):888-891.

[17]石建伟,薛迪.我国公立医院职业化院长发展的瓶颈与突破[J].中国卫生人才,2013,(5):35-36.

[18]孟开,王秋宇,李军,等.9所大学附属医院职业化管理认知及培训需求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12);48-51.

[19]张洪彬,魏福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3):151-152.

[20]杜祥永.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0-233.

[21]农圣,李卫平,农乐根.公立医院治理制度改革利益相关者立场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33(10):18-21.

作者简介

湛郑辉(1980-),男,浙江杭州,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公立医院现状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