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研究安康皮影艺术的现实意义

2015-05-12徐鸿鸣

卷宗 2015年4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

徐鸿鸣

摘 要: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在国家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安康铁路、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通车,安康成为陕西乃至西南地区主要的交通、经济枢纽,同时,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实施,安康的自然集约型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扶持,安康逐渐成为陕西南部交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城市。

关键词:安康皮影;化旅游;旅游经济

此论文为《安康皮影艺术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皮影在陕西又叫“ 影戏”、“ 影子戏 ”,在陕北、关中和陕南都有相当的流传。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而鼎盛期为唐代,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妇熟。以后的宋、元、明、清 均有皮影表演。清末民初,西安有两个班子,一个是渭北皮影社,一个是江东皮影社。1950年皮影老艺人谢德隆在政府的支持下,在 北大街重新成立了“德庆皮影社”。现在皮影戏又以新的姿态,走向广大农村,成为民间艺苑中的奇葩。而陕西皮影又以关中皮影戏为最广,历史也最悠久。安康皮影戏又被称为“太平戏”“影子戏”“影戏”“皮影”,皮影表演形式相同,唱腔主要为汉调或道情。安康皮影艺术是具有陕西南部地方特色的独特艺术形式,它的艺术特点是在陕、川、鄂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影响、融合中逐渐形成的。既能看出这些地方的影响,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将关中的浑厚、四川的爽快、湖北的辛辣有机的融合,使安康的皮影艺术体现出拙中带巧的不同特点。在整个陕南巴山文化中占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文化的快餐化,整个传统民间文化发展的艰难,安康皮影艺术的现状同样不容乐观。在安康地区随着演出需求的减少,皮影戏的演出次数、规模已经很少、很小了。而仅有的演出时间也分为固定的和临时的两部分。固定的主要是逢年过节以县、镇、村为单位的地方政府或机关单位请较近的皮影戏班在村镇的公共场所进行演出,如五里镇,每年农历二月二、九月九、正月、关帝节等节庆时间会请当地的“新兴班”或汉阴剧团的皮影戏班在镇后的青龙寺进行皮影戏演出。这种演出一般进行的时间和演出的规模都较大,会进行2-3天,同时还有其他形式的传统演出。临时的演出一般是以家庭、村组为单位的个人请戏班到家中演出,多为办各种丧喜事。这种现状,充分表现出安康皮影艺术完全处在一种自然自给自足的状态,无法在社会文化发展中展现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法务发挥出对安康文化、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国家发展西部地区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安康铁路、高速公路的不断建成通车,安康成为陕西乃至西南地区主要的交通、经济枢纽,同时,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实施,安康的自然集约型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扶持,安康逐渐成为陕西南部交通、经济、文化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城市。随着安康以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等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以香溪洞为核心的城市后花园风景区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娱乐场所,以汉江为核心的“一江两岸”群众休闲风景区成为了广大市民的休闲健身的主要场所。文案楼、安澜楼、汉调二黄文化广场、安康市博物馆等景点、设施不仅仅给安康旅游增加了亮点,也使安康的文化传播有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和场馆。同时,安康市各县区在安康市政府的支持下,大力的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项目和景点,南宫山、女娲峰、瀛湖等风景区已经成为陕西省具有特色的风景旅游胜地。相对于这些硬件基础建设的丰富成果,安康地区的文化性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还远远不足,特别是文化产业的自我认识严重不足。安康皮影作为陕南地区重要的地方民间传统文化形式,和其他地方文化艺术形式一样无法发挥在地方文化发展的作用,更不要提为地方文化旅游型经济发展提供特色了。而相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软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才是旅游性经济能够长久、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安康旅游性经济发展需要各种地方民间传统艺术来丰富安康的社会文化生活,需要各种形式的活动、表演、比赛来宣传安康的文化,提升文化在经济消费中的水平。

在安康市成功申报“省级卫生城市”并继续申报“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的环境下,通过对安康本地传统民间文化的深入发掘、研究、整理、保护,可以为安康建设特色旅游、发展本地经济、文化提供可靠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安康市的文化产业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除了节日性、风光性的旅游项目外,还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丰富文化表现形式,而安康皮影可以作为重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地方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形式。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对安康皮影艺术进行研究,就明确的具有以下方面的现实意义:

1、通过安康皮影艺术的发展历史、材质、表现形式、流传方式艺术特色发展现状以及道具的制作过程等基本资料、情况的采访、收集、整理,可以详尽的了解安康皮影的历史与现状,形成完整的基本理论资料。再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它在表演形式、音乐形式等诸多艺术方面和陕西或其他地区皮影艺术的区别,从而在整个中国民间文化的大环境中,为安康皮影艺术定位,为安康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基础的理论平台。这是让安康皮影艺术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

2、安康皮影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理论研究的发展,也不应该仅仅靠政府、靠社会团体扶持来生存和发展,应该在社会文化活动、经济活动中与安康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相结合中,为自身的发展创造空间。它可以成为安康文化旅游发展项目中重要的环节与内容,可以成为安康文化旅游总体发展中最有机的一部分,使皮影艺术在旅游硬件建设逐渐完善的基础上,丰富安康本地旅游产业的形式,扩大文化旅游的规模等方面起到相应的作用。这是安康皮影艺术能够持续的存在与发展下去的必要条件。

现实中,安康皮影艺术逐渐在淡出了平常人的生活,演出的团体、次数、收入不断的减少,不但使以安康为代表的陕南皮影艺术发展停滞、逐渐缺失,同时使皮影艺术资料的收集、保护有相当的困难。希望随着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即使不能恢复皮影戏原来的地位,也可以将它和与它相关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完整的保留、保存下来。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
中国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
旅游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管理
广西区主要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论生态文明格局下江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中国城镇化发展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