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读写衔接点,优化读写协同
2015-05-12李福庆
【摘 要】以读促写是作者、文本、读者互动对话的过程,读写过程衔接影响着互动协同的效应。读写任务协同和读写过程协同解决了读写什么和如何读写的问题。
【关键词】读写衔接;互动协同;任务;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20-03
【作者简介】李福庆,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0)教研员。
读写结合的语言学习,改变了高中英语教学主要关注文本语篇的局限性,反映师生对读写互动的需求。互动协同模式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发生在一个层次的协同会引发其他层次的协同,语言结构的协同能够引发情境模式的协同;反之,情境模式的协同也能促进语言结构的协同。[1](297)读写结合有效促进多元互动协同,避免了间接、单向阅读的弱协同效应现象。阅读丰富了写作材料,写作促进了阅读需求,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写作的宽度和深度,写作能力提高了,又能促进阅读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然而,阅读、写作分属于输入、输出过程,二者客观上相对独立。寻找读写过程的衔接点成为优化读写协同过程的重要问题。
读写活动将资源和任务结合起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互补、转化,迎合了英语学习的交叉能力目标要求。无读物配合的外语写作练习,语言协同效应差,易受大脑中母语知识的影响,写出来的外语不易地道。[1](299)有效衔接读写过程是将读写活动落到实处的关键。同时,可有效解决语篇阅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重信息,轻内涵;重口语,轻书写;脱离课文创设语境教学语言点。[3]
笔者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9 Unit 1的Reading板块为例(以下简称M9 U1),试论读写互动过程的衔接策略。
一、明确读写任务,衔接体裁题材
写作任务应该与语篇特征有较高的关联。以写作任务引领学生的阅读活动,能够提高阅读活动的动机和效率,促进阅读技能与写作技能的迁移共进,更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明确读写任务,主要应关注体裁、题材是否衔接,活动任务是否真实。
1.衔接读写体裁。
常见的体裁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体裁的差异影响着语篇的交际功能,间接影响着语言风格和写作主题。体裁相同,但语篇的语言特征可能差异较大;体裁不同,但语篇的语言特征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读写过程中衔接语篇体裁和任务写作体裁,目的在于从解构、建构两个维度去理解、实践语篇建构的理论依据和语篇组织模式,具体分析语篇的遣词造句,整体感知语篇的建构过程,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语篇体裁分析包括四个方面:词汇语法分析(语域分析)、语篇结构分析(提供语篇结构模式)、语篇体裁的结构解释(揭示交际目的)、语用分析(对语篇中的跨文化人类因素的分析)。[5]
M9 U1单元话题是Countries and cultures, 而Reading 板块的主题是Canada-land of maple trees,与读写活动相关的任务写作主题拟定为 Yangzhou-tourists paradise in China。读写体裁互动衔接过程如下表。
2.衔接读写题材。
题材与话题紧密联系,而话题与写作任务密切相关。阅读语篇与任务写作的题材、话题应该保持一致,在此前提下寻求读写互动中的差异化表达。Biber认为:体裁是通过外在标准对文本进行分类,而题材是按照语言形式的形似度对文本进行分类(转引自Paltridge, 1996)。[6]因此,为了提高读、写协同效应,在题材、话题一致的前提下,应该选择语言形式相似度高的阅读语篇,以服务于任务写作的需要。
3.衔接真实任务。
真实的读写任务应该体现:教学进度、学习需求、生活背景、真实问题。根据教学进度,紧扣单元语篇话题设置写作任务,或根据单元既定的某个写作技能学习要求设置写作任务,既能体现写作技能发展的过程性,又能充分利用单元语篇资源促进读写互动。设置读写任务也可以联系学生对某个薄弱的写作技能、话题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读写活动欣赏、仿用语篇中的整体布局、具体技能、话题知识与话题延展等精彩之处。读写任务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既促进真实表达,又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和对语篇特征的关注。高中学生对自我及外部世界的认知、评价意识不断增强,必然产生一些对生活、环境、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结合这些真实问题的读写任务既能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又能促进语言综合运用。
二、反用阅读策略,促进话题延展
语篇总是围绕着与主题相关的中心话题和分话题而展开的。读后进行写作结构布局时,反用阅读策略可以解析和运用中心话题与分话题延展的特征,厘清语篇和段落层次,提升读写的相关度。
1.反用语篇结构策略,分解写作中心话题。
中心话题的展开方式决定了语篇的整体结构。英语语篇展开模式有:一般→特殊型(The General-Particular Pattern),这种语篇模式多用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议论文和说明文;问题→解决型(The Problem-Solution Pattern),这种语篇模式多用于科学论文、实验报告等专业性较强的语篇,也会出现在分析小说、戏剧的文章中;叙事结构六环节: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回应。[7]明晰语篇展开模式,可以从整体上促进语篇理解,指导写作活动。
2.反用语篇延展策略,理顺作文分话题逻辑。
以分话题为核心的段落延展方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或例证法、定义法、分类法、因果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与对比法等。[8]读后写作时,反用段落延展策略,可以使分话题的叙述更加有条理,段落内部结构严谨。
3.反用教材具体策略,丰富作文分话题语料。
教材每单元都介绍了一个具体的阅读小策略,这些策略是指导写作的重要策略资源。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与作者对话,作者行文的方法技巧对读后写的活动具有暗示、导向作用。反用一个或多个具体而微的阅读小策略,可以合理安排支持分话题的具体语料,使叙述的内容具体而充实。笔者将《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涉及的具体策略分为6类,供读写活动参考:关注语篇题材类、理解文本特征类、阅读技巧类、识别行文逻辑类、解读具体信息类、品读情感态度类。
三、衔接读写内容,整合读写互动
与话题背景相关的素材构成了语篇内容的重要方面。衔接读写内容可以促进新旧内容重构、协调、附加、同化、顺应。
1.借鉴与分享:寻找内容共性。
同一话题支配下的语篇背景与学生背景知识存在交集,衔接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分享、重组具有共性的背景知识,服务于写作任务的新主题。阅读语篇与写作任务之间可以分享的内容包括:话题、分话题构成要素、话题延展方式、话题聚合逻辑、话题词汇等。以阅读语篇与写作任务的话题构成要素为例,国家或地区旅游小册子的内容一般涉及location, geographical features, population and natives, history and culture,attractions等,具体谈论geographical features时,可能涉及wastes and mountains, rivers and forests, temperature and climate, animals and plants, recreation concerned等。
2.协调与附加:体现内容差异。
不同语篇的标题不同,写作内容应该体现差异性。为学好外语,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创造与模仿要紧密结合。[9]创造写作内容应关注:回归写作任务、重组分话题要素、附加话题信息、选择话题延展方式、优化话题延展逻辑、合理取舍话题词汇等方面。以重组分话题要素、附加话题信息为例,M9 U1单元读后写作分解内容见下表。
3.顺应与同化:关注联结路径。
读写活动一般经历以下两个过程:通过阅读,吸收语篇信息并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同化过程;在写作任务的驱动下,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顺应过程。这两个过程共同促进了读写互动,服务于写作任务。顺应和同化过程的发生与读写活动发生过程的路径紧密相关。Tierney和Shanahan认为读写结合有三个基本的联结路径:修辞联结、程序联结与共用知识。修辞联结是指从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际关联建立读写联系;程序联结是指读写合作完成外部任务来建立读写联系;共用知识是指从阅读和写作共享知识和认知过程来建立联系。[10]关注读写活动的联结路径,就可以促进思维、语言、语境、言语动机、思想情感等要素共同作用,服务于写作目标。
总之,读写活动应该互为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阅读为了写作,写作也能促进更好的阅读,二者互为过程与目标,提高读写活动的协同效应应成为外语教学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初明. 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04).
[2]蒋蔚芳.“读写链”研探(上卷)[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26.
[3]张伊娜.读写结合应成为我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落脚点[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3(02):23-26.
[4]武艳云.例谈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08):49.
[5]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Paltridge,B. Genre.Text type,and the language learning classroom[J]. ELT Journal,1996(03):237.
[7]佟敏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36.
[8]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11.
[9] 王初明.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J].外语界,2014(02):42.
[10]Fitzgerald,J., Shanahan,T. Reading and Writing Relations and Their Development[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0(01):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