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原理在创新教学中应用探索
2015-05-12赵秀玲
赵秀玲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系统论这一科学方法为语文的阅读教学和课堂教学组织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方法。阅读教学的整体化安排、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优化、教学内容安排的循序渐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体现了系统性原理。
关键词:系统论原理 语文教学 课堂阅读教学 组织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a)-0234-02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般科学方法。系统论作为一般科学方法要求我们研究任何对象,都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必须从要素、结构、功能、相互联系形式、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系统考察;都要把它抽象为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通过信息流动,特别是通过信息反馈,使系统正常运动,并实现有目的地控制;都要把信息加以量化,按照空间、规模、时间、速度,对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等,逐阶分级,向每一细微步骤提出最佳量的要求,直到最后达到总体的最优化。系统论原理最主要的内容是一定律四原则,一定律是:事物的整体功能大于或优于其部分功能之和;四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基本结构单元可分3部分。(1)控制系统。这主要是指教师的备课和授课环节,它在整个系统中处于最高层次,起着控制、定向的作用。(2)执行系统。这主要是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对信息的输入、储存和输出过程。(3)反馈系统。这主要是指学习的测量与评定。测量是回收信息,评定时辨别、评定信息,即鉴定学生的学习水平。既然语文课堂教学是个有机的系统,我们就可以将系统论原理应用于其中,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那么,怎样将系统论原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呢?笔者在将对系统论原理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体会到掌握以下4点至为重要。
1 阅读教学要着眼于作品的整体
系统论有一条最基本的定律:事物的整体功能大于或优于其部分功能之和。根据这一定律,语文教学应当首先着眼于对文章整体的把握,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程序。这是因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一篇文质兼美的范文是综合运用各种语文手段来表达某个完整思想内容的有机整体。如果不问课文的中心,不把字词句篇等结构元素看成是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孤立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那根本无法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甚至可能让语文课堂变成断章取义的场所。笔者曾观摩过一位老师执教初中语文教材《范进中举》,这位老师采用中间开花的教学方法,开门见山直接引领学生赏析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精彩片段。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的确新颖,但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范进喜极而疯的片段毫无疑问是该文的精彩之处,但如果没有对该文的整体把握,没有了解范进中举前生活的贫困以及所受的屈辱,中举后邻居、胡屠户、张乡绅送物送钱的强烈对比,并产生巨大的反差,学生能深入理解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心理和深层社会原因吗?笔者看未必。因此,在教学中,如果不把握作品的整体构思,而去单独地剖析其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片面理解作品的主题,更谈不上深入领会文章的主旨。
2 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要优化
系统论有一条重要原则是结构性原则。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包括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组合形式等。在构成要素相同的情况下,各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系统的整体功能就大不一样。比如:金刚石与石墨,二者都是由碳元素构成,但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其性能就完全不同,金刚石异常坚硬,石墨比较松散。因此,系统内要素的组合特别重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中,学生是其中重要的要素,学生的变化发展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所以,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笔者此处所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主要针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合作小组的组织结构安排。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合作学习时,不同的合作小组表现迥异:有的小组发言积极踊跃,观点鲜明;有的小组虽有交流却没有实质性内容;有的小组低头做沉思状,这就使合作学习成了一种形式,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究其原因,就是合作小组的组合不合理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合作小组分组的时候,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思维的品质、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表达能力等,可考虑到性格的互补、知识的互补、兴趣爱好的互补等,以四五人一组为宜,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交流,主动的自我展现,达到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 教学内容安排要循序渐进
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也必然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前面的内容总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的内容又总是前面内容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过程。这样,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知识技能发展的序列和学生认知发展的序列,循序渐进的安排教学过程。怎样按照系统的层次性的特性来循序渐进地安排语文教学呢?这里以七年级语文教材《观沧海》的教学为例来进行说明。《观沧海》作为曹操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是他北征乌桓路经碣石山时所写,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博大胸襟,具有他诗歌中一贯的风格—— 慷慨悲凉。这首诗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一特点,笔者由浅人深逐层推进安排教学内容。(1)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2)朗读诗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结合诗歌中重要词句理解诗歌表达主题;(3)再次朗读,将诗歌所描写的景物与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领会诗歌意境,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达到赏析诗歌的目的。
4 语文课堂教学要由课内向课外拓展
语文课堂教学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系统。如果把语文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上,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失去源头活水,必将成为一潭死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这将是语文学习永久不变的真理。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怎样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呢?首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可以由课内移向课外。比如:对学生进行自然景物的描写训练,可利用典型天气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观察,然后运用自己掌握的写作技巧来描写,再小组交流,教师评点,学生一定会写出比较生动的文章,并能更深地理解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写作技巧。除此之外,阅读教学可由课堂走向阅览室,让学生利用掌握的阅读方法博览群书。还可以在校内开展其他的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报告会、办手抄小报、课本剧表演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生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不仅仅局限在校内,而应该走向家庭和社会。如,在家庭中开展阅读活动,读书报杂志、听广播、看电视、与家人交谈等都是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还可以结合每单元语文综合性活动开展社会调查。
总之,系统论原理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研究和学习的一般方法,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勤于实践,就一定会将科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语文教育系统论的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02(1):156-158.
[2] 张丽娜.初中语文专题整合的策略及原则[J].考试周刊,2012(13):31-32.
[3] 魏敏,张伟平.有效对话教学问题再审视:以系统科学的视野[J].现代教育科学,2015(4):58,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