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谁:辛格文化身份之旅

2015-05-12杨学娟

科教导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模仿

杨学娟

摘 要 本文从霍米·巴巴杂交身份理论分析《模仿者》主人公辛格如何尝试获得杂交文化身份:在殖民教育影响下,辛格从模仿单一英国文化身份,到其文化身份的迷失,最后他利用抵抗策略——写作试图找到单一文化身份。但最终他文化身份的迷失说明单一文化身份的不可行性。辛格只有努力尝试并学会接受杂交文化身份才能找到他稳定与持续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 殖民教育 模仿 抵抗策略 杂交文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3.073

Who I am: Singh's Cultural Identity Tour

YANG Xue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how Singh trys to gain hybrid identity from Homi K. Bhabha's theo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lonial education, Singh tried to gain single Britain cultural identity firstly, but he lost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finding. Finally Singh used the resistance strategy --writing trying to find his single cultural identity. But the fact that he failed to get his single cultural identity showed single cultural identity was impossible for him. Only trying and learning to accept the hybrid cultural identity is Singh stable and sustainable living way.

Key words colonial education; mimicky; resistance strategy; hybrid cultural identity

0 引言

印度裔英籍作家唯·苏·奈保尔(1932 -)的早期作品《模仿者》(1967)描述了殖民地的文化错位、身份模糊以及社会混乱无序。本文利用霍米· 巴巴(1949 -)杂交身份理论分析主人公辛格接受杂交文化身份是的必要性。国外研究有涉及辛格文化身份,但该类研究并没有给出像辛格这样一类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中人们的生存立足之道。国内也不乏对《模仿者》(1967)的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主人公身份,唯·苏·奈保尔(1932 -)文化身份,以及主题研究。霍米·巴巴(1949 -)认为被殖民者在受到殖民压迫与文化身份困扰的双重压迫下,并不是完全失声,处于被动边缘位置。被殖民者为了找寻到特殊环境下的生存方式,也在做着反抗殖民文化侵略,压迫以及寻找自身文化身份的努力。霍米·巴巴(1949 -)杂交身份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玩一个越界或改变边界的游戏,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被殖民者可以通过模糊身份边界——杂交化而消解权利。

1 辛格杂交文化身份

1.1 殖民教育

长期以来,殖民者利用文化教育对被殖民者进行心里渗透。白人殖民历史误读被殖民地历史。白人中心主义以及白人优越性在麦考利(1800-1859)“ 印度教育备忘录” 中这样写到:英语是全世界语言中最优秀的,英国文学的价值远远超过其它文学的总和。殖民教育意在强调白人语言和文化的优越性,而将他国文化视为低等之物。在伊撒贝拉岛上的学校,学生所接受的殖民教育让岛上的孩子们完全脱离现实,他们否定自身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而对不切实际的西方文化频频接受,效仿。“任何一件关于日常生活的事情,在课堂上提起时都会引起大笑……笑声否定了我们所熟知的,放学后我们就要回到其中的事物。我们否认我们能从敞开的门窗看到的风景和人物,我们带苹果给老师,写一些关于参观温带农场的文章” 。

1.2 模仿

模仿伴随辛格一生的成长过程,辛格在学校还把自己原先具有印度色彩名字拉吉特·克力帕辛格改为英国化的拉尔夫·辛格。虽只是名称的改变,但他对祖先印度文化的否定,英国文化身份的向往却表露无遗。当其长大后,他愈发感到在伊撒贝拉岛与家人朋友的疏远感。而这时伦敦成为他最期盼去的地方。在伦敦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个模仿对象:房东夏洛克。辛格说到:“除了尊敬他,我别无他物……他有揉搓耳垂和歪着脑袋听别人说话的习惯,这个姿势对我是如此的有吸引力,我模仿他”。辛格认为夏洛克是西方上层社会的一员,于是他尊敬他的穿着,倾听时的随意姿势,甚至对他拥有情人也觉得是令人尊敬而不应被谴责。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夏洛克是一个伪绅士,他的性格中没有一点值得人们尊敬。然而辛格却不这样认为,当他处于错置的伦敦环境中,没有他人正确的指导,辛格对西方人盲目崇拜,模仿,只会让他在找寻文化身份的过程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1.3 迷失中的自我

房东夏洛克死后,辛格见到了伦敦的第一场雪,对于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人来说,雪只能是从别人口中听到和从书中读到。雪的意象表达着辛格这样的漂泊者无法在伦敦大都市中寻找到自己的归宿和家庭。雪起初被辛格称为他的“元素”,同样也成为他身处文化困境的象征。他的根是在印度?伊撒贝拉岛?还是伦敦?当辛格爬上夏洛克与情妇见面的小阁楼时,他“感觉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已不在,只留下熟悉的城市和居住的人们”。辛格所经历的第二场雪是在女管家娜丽为孩子举行洗礼的时候,牧师们纷纷来迟,而这也预示着他们伦敦身份不可能实现,他们不可能得到白人认同。辛格由此会经历更为严重的身份危机:

“来到伦敦,这座大城市,我是来找寻秩序与繁荣,我来到一座拥有不可思议的霓虹灯笼罩的城市中,我尝试找到一种生活方式是如此困难,我试着给自己一种性格。但是我不知道我是谁:我的壮志变得模糊,意志消退”。

辛格并没有在伦敦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他体会到的是伦敦的无序、阴暗。此时他发现自己在伦敦的生活与伊撒贝拉岛上的生活别无两样。他为了找寻身份,从伊撒贝拉岛辗转到伦敦,但伦敦梦想的幻灭,使他再次陷入身份危机的漩涡中。一天晚上,辛格在梦中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印度朋友和他的妻子,而他们代表的正是伊撒贝拉岛和印度的文化。在伦敦找寻身份无果的情况下,他再次返回伊撒贝拉岛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

1.4 找寻中的自我

辛格返回伊撒贝拉岛参与的政治活动也是他找寻迷失中自我文化身份的一种方式。辛格虽在大选中获胜,但要以与外国铝土矿公司谈判作为代价。铝土矿公司以撤资,不平等协商为威胁,使得谈判不能进行。辛格为了发展民族工业,顾请外国专家,开办塑料厂和水果罐头厂,但最终生产出来的却是散发着怪味的塑料碗和梳子,以及无人问津的水果罐头。由于发展民族工业的举措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辛格再次质疑自己的身份,质问自己的生存之道。最后在飞往伦敦以寻求帮助到被宗主国一顿羞辱之后,辛格觉醒了:只有拥有技术,知识,并减少对西方宗主国的依赖,他才能获得地位、身份。然而辛格作为一名民族主义者,发展民族工业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殖民教育对其思想的禁锢,文化之根寻求无果等因素使辛格不可能从宗主国手中夺回知识,技术。因此辛格试图从政治活动中找寻自己单一文化身份更是无稽之谈。

辛格在写作过程中也不断地找寻着自己流变的文化身份。在殖民教育的影响下,辛格并不是完全屈服,沉默的。他用写作反抗着殖民教育,也用写作尝试找寻到自己的文化身份。对于辛格来说,写作是一种模仿性的抵抗。辛格写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九岁时写一封申请信,第二阶段是辛格写的性爱日记,虽然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促使他写日记,但之后他发现“那就是我自己,我记录下我瞬间的动作以求分析” ,通过日记他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第三阶段是辛格在《社会者》上发表的文章,这时他的写作欲望是最为强烈的。辛格通过写作不断地反省着自我以找到自由。在写作过程中,辛格试图通过写作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写作变成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在写作的世界中辛格找寻着秩序与规则。小说里,辛格时不时地提醒着我们他写作的过程以及反思自我的过程。此外,辛格的写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可翻译的文字,它们虽然微不足道,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辛格曾说过:“语言很重要” ,在他写的回忆录中,他故意使用不可翻译的文字以显示伊撒贝拉岛上居民文化和经历的多样性,而这些更近一步显示的则是加勒比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差异。文中辛格说到婚姻时用 “Quantum mutates ab illo ”,课堂上老师使用拉丁文 :“Ab urbe condita”和 “caeruleus ”,这些不可翻译的文字并不是要增加阅读的困难,而是要突出伊撒贝拉岛文化,凸显辛格尝试找到原初文化,原初文化身份的努力。

2 结论

辛格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审视伊撒贝拉岛和印度文化,他慢慢发现这两种文化早已融入他的生活并且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辛格一生有三个故乡:印度,伊撒贝拉岛,英国,这三个故乡是构成他杂交文化身份的现实存在之地。辛格在找寻自己文化身份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对英国文化身份的向往,然后是自身文化身份的迷失,最后是在写作中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反思。起初辛格是对英国文化的模仿,后来是他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辛格身上,模仿与打破模仿,实现超越的过程就是他文化身份获得的过程,而他所获得的身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本质,固定,单一的文化身份。想要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找到自我生存之道,辛格只有学着接受杂交文化身份。也只有通过接受自己杂交文化身份,辛格才能解决 “我是谁”,以及文化身份归属等问题。杂交文化身份也成为被殖民者反击殖民统治强有力武器。正如霍米·巴巴(1949-)所说:“杂交成为破坏殖民统治力量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杂交文化身份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找寻自我文化身份的人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方式。杂交文化身份也是对文化身份归属问题的回答,它也是一种文化身份。因此认识文化身份的流变性、复杂性、杂交性、多样性、建构性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周敏.后殖民身份: V. S. 奈保尔小说研究 [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贺玉高.霍米·巴巴的杂交性身份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 转引自Ashcroft, Bill, Gareth Griffiths, and Tiffin Helen, eds,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1995.

[4] Naipaul, V. S. The Mimic Men. London: Penguin Books Limited,1967.

[5] 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Routledge,1994.

[6] 龙丹.“《模仿者》 中的“ 模仿 ” :趋同与背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4).

[7] 孙妮.“ V. S.奈保尔《模仿者》的多重主题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2):48-53.

[8] 赵德娟.“论 V .S 奈保尔小说中模仿者的文化身份”[J].南京大学学报,2013(3).

[9] Irina, Strout.‘ Who are the mimic men? or the Crisis of Identity in V. S. Naipauls  Fiction. America: Cornwall: 2012.

[10] Thomas F. Halloran. Postcolonial Mimic or Postmodern Portrait? Politics       and Identity in V. S. Naipauls Third World. America: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7.

猜你喜欢

模仿
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观
花自馨欣喜雨泽 沐阳炎艳展初蕊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扣住关键彰显读写结合的精彩研究
“模仿”模式,语音教学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