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创新?效益
2015-05-11汪瀛
【关键词】演常态课,创新精神,回归课堂,教学效益,新文化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5-0012-06
本人有幸应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之邀,于2014年10月25日上午,在山东泰安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上了一节示范课。这里,我想就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谈一些粗浅想法,或许能对大家有所启迪。
泰安上课结束后,曾有不少同仁问我:“汪老师,您平时也是这样上课的吗?”我如实回答:“我平时就是这样上课的。本人一生,从不‘做课,即使在评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上考评课时亦是如此。如果说这节课与我日常上课有何不同,我可能会根据自己学生在课堂上不太理想的反应而多讲一点。因为,自己执教的学生对我不标准的普通话早已习惯,基本上不存在语言障碍;同时,若某课时的内容在一课时没讲完,我可以放到下课时讲,不会因当堂课没有讲完而影响学生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
当然,同仁们问我:“汪老师,您平时也是这样上课的吗?”其言外之意,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节课一定在自己学校反复打磨过,然后与泰安学生联系好,再在这里‘作秀。”另一种可能是:“您不是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吗?您不是名师吗?怎么用一节历史常态课来忽悠我们!难道您就是这样的水平?!”说实话,课已上完,我并不介意大家如何评价我这堂课的成败得失。“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学历史的人,应该要想得开。那么,我为何要用一节“大家”心目中的历史常态课给大家“示范”?这里,我是应该给那些关注过我的专家和同仁们一个明确回答的。
所谓历史课堂常态教学,我认为,就是某执教者的某一课堂教学活动,他的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所运用的教学素材与观点等,都为现时段大家所熟知,让人习以为常、没有新鲜感。若依据这一定义判定,我设计与执教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确实是一节地地道道的常态课:在教学流程上,本课依次为导入(引入新课)→导读(教师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导议(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求解,并从整体上构建出课时历史知识体系)→导练(教师根据所学历史知识的重难点,引入一些新材料,并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求解)→反馈与评价(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所学知识设计或选择一些历史试题,检测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与深化所学知识);在历史知识与史料的引用上,本课是以现行人教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的知识为主,虽引入了一些教科书之外的史料,但多为专家、同仁们所熟知;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对话方式展开,这也是新课改以来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尤其是“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我之所以用这种历史常态课“示范”,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实用。本人长期工作在中学历史教学一线,又经常参与省内外教师专业培训,深知当今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难以挤出较多的时间深入研读历史学术著述,研究历史课程、教材与教法;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执教历史的教师有不少是没有历史专业教育背景的。他们所需要的不是阳春白雪式的“示范课”,而是那些摸得着、用得上、可供模仿、能迅速提升他们授课水准与教学质量的“示范课”。“汪老师,您平时也是这样上课的吗”的质疑声,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一些老师不太相信这是一堂历史常态课。实际上,课后就有一些同仁感慨:“这样高水平的课,自己学不会。”
第二,禁虚。因种种机缘,本人经常外出聆听其他老师的公开展示课,也有幸做过不少省市级历史课堂教学竞赛评委。可以说,执教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物力和财力精心打造出来的一堂课,皆旨在充分展示自己良好的历史专业素养、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突出新课程理念。为此,他们或在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设计上花样百出,诸如围坐讨论、板演展示、生生点评、师生互评、答案竞猜、分组辩论、故事演讲、课本剧表演、影视展播、动画演示、仿制文物展览、历史漫画创作,不一而足,令听课者眼花缭乱。他们或置历史教科书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于不顾,大量引入历史教科书之外的“史料”和历史学术研究最新“成果”。为了吸引学生与听课同仁的眼球,说明某些“新观点”,有时甚至不惜对“史料”进行断章取义,或引入本不科学的“史料”作为论证或说明某些问题的依据。他们或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学术化”,对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课标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学术”整合,令听课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2013年我曾拜访过某省一个历史学科基地,基地负责接待我们的历史教师说:“他们那里的公开课、竞赛课,如果不学术化,肯定不会被认定为好课。实际上,多数学生对这些课相当反感,因为教师所讲的,他们根本听不懂。”她甚至有意邀我去讲学,给他们的历史教研员和那些追求中学历史教学学术化的老师说一说,劝他们改变这种历史教学追求。有些老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不惜事先作假。在本校上课的,提前多次彩排已是公开的秘密。在外校上课,只好提前与某班的学生沟通,向学生传授种种“学习活动要诀”,有些还把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的思路、方法、答案印制好发给学生,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序展开,讨论、展示等学习活动热烈、精彩。这些课堂,给听课者的感觉确实“新”了。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些“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给听课师生的实际效果是什么?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追求等,能为多数教师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所仿照与复制吗?特别是那些弄虚作假的老师,学生会如何看待他和我们的教师?这对学生以后人生成长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不敢继续追问下去!
何谓历史课堂教学创新?按我的理解,就是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他的历史教学思路与目标,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利用的历史教学手段与教具,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形式,提供的历史材料与设计的问题等,与众多历史教师习以为常的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明显不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也就说,历史课堂教学创新是相对的,如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改开始时,给人以创新的感觉,那是因为原来中学历史课多为教师一讲到底。现在,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听课的教师已毫无新鲜之感。正如我设计和执教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课,就给人以常态课的感觉。习惯成自然,正是这个道理。
作为形式与内容上的历史常态课,我们是否可以进行创新?回答是肯定的。请大家不要忘了,历史课堂教学创新,不仅是对参加听课的专家与同仁而言的,更是对学生这一学习主体而言。有不少历史问题、历史知识、历史材料等,对听课专家和同仁而言,或许已毫无新意,但对学生而言,它们可能就是全新的。那么,我设计和执教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哪些创“新”呢?
1.课堂导入设计之新
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如下内容,并请一学生朗读:
《论语》: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朋友》(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导入新课”是当今历史课堂教学常用的一个环节,要求学生诵读某一历史材料也毫不新鲜。特别是我节选的《论语》,学生在中学《语文》教材上已经读过;胡适的《朋友》即使让小学生来朗诵也不成问题。但,我将《论语》节选内容删除了标点符号(历史上的文言文本是没有标点的,现在出版的有标点的文言文是后人加的),又将其与有标点的胡适的《朋友》并列在一起,再让学生先后朗诵,其对比效果就大不一般了。我认为,这就是教学创新。实际上,学生通过朗读这两则材料,立马感到文言文远没有白话文好读。于是,我乘机追问:“今天如果要同学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你会选择下列哪种文体?为什么?”学生的回答,自然多趋向于选择白话文,因为白话文通俗易懂,便于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引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时机已到。我不失时机地指出:“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且具有韵律美、意境美、内涵美等特点。近代以来,随着大众文化日益发展,文言文因其深奥、艰涩等因素,确实难为普通大众读者所接受。于是,白话文的普及就成为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学生的思维也自然而然地转移到学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上来。同时,从新课程理念看,这也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成功运用。因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每个人的经验都是由自己的头脑创建的。儿童的认识结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整合到儿童已有的认识结构中来(“同化”)。本人认为,这就是日常历史教学中的创新。
2.导学问题设计之新
为帮助学生学习这一课,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基本问题:
(1)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你的意见如何?(注意回顾历史必修1、2的相关内容,并结合课本第72页“引言”和第1目第1自然段的相关叙述思考)
(2)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同学们在初中就学习过。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归纳这一运动的概况?(注意结合第72~74页“《新青年》的诞生”与“新文化运动”两目思考)
(3)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史实,你认为新文化运动前后期在主题上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新的变化?(注意结合第74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思考)
(4)谁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请说出你的判断证据。如果你是当时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你将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
设计问题导学,或利用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学习,是新课改以来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或方法,自然也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这里的“新”,主要是改变了历史教师在设计导学问题时所惯用的历史背景(原因)、时间、地点、代表人物、经过、表现等常用设问词,而是以学生所学历史知识为基础,创设了新的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历史教材。我认为,这些问题的设计,既能有效避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简单重复,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等弊端,又能深化学生对“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与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3.材料选择运用之新
中学历史课堂运用史料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涌现出的重要特点,且日益成为教学常态。当今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历史“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运用史料教学,似乎已成为不成文的“铁律”(实际上成为新的常态)。本人不敢免俗,当然也有必要选择一些“史料”进行教学。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常用”史料新运用。所谓“常用”史料,主要是针对专家与教师而言的。就目前中学生而言,专家与教师熟知,或历史教学中“常用”的史料,对中学生而言则是名副其实的新史料。即使专家与教师熟知和“常用”的史料,也存在一个运用创新的问题。如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与评析旧道德,我就选择运用了如下材料:
材料1: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又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参见《论语·为政》和《论语·学而》
材料2:陈独秀指出:忠、孝、节皆“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其危害在于“损害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窒碍个人意志之自由”,“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利”。吴虞更是尖锐指出:“儒家以孝悌二字为两千年来专制政治与家族制度之根干”,“他们教孝,他们教忠,就是教一般恭恭顺顺的听他们一干在上的人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参见韩超《简评新文化运动时期
对传统孝道思想的批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孔子的“孝”道标准,你认为其合理吗?为什么?
(2)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在材料2中是如何批判“孝”的?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
“孝”是中国传统旧道德的核心内容。儒家道德中的“孝”,其具体内涵是什么?长期为我们中学历史教学所忽视,莫说学生不清楚,就是我们历史教师也未必十分清楚。据本人有限所知,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我们不少教师在引导学生评析旧道德时,或空对空地简要批判斥责,或罗列“孝”的各种弊端而不能全面揭示与批判继承。而本设计与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学习这两则材料和依据材料回答所设计的两个问题,可基本上形成如下认知:
(1)孔子的“孝”道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个层次。其中养和敬是正确的,而无违则是错误的。因为,供养和尊敬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等长辈,即使是今天也是必需的。但晚辈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等长辈的意志,自然是错误的。
(2)传统孝道思想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是对个性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压制。陈独秀、吴虞等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猛烈抨击传统“孝”道,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于解放思想,帮助人们树立独立人格,其功不可没。但绝对否定传统道德的“孝”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今天应正确认识传统孝道乃至传统(旧)道德的得失,谨防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极端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新时代内涵,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其二,适当选用了“史学研究”新成果。以往教学经验告诉我,不少学生在学习“新文运动”后,多误以为中国的白话文始于新文化运动。我现在执教的学生中,甚至有人问我:“汪老师,古人说话是否也用文言文?”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为防止这类笑话继续产生,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没有新文化运动,就没有白话文。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并特意补充了下列两则材料予以印证:
“白话”是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它是唐宋以来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初只用于通俗文学作品,如唐代的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和小说等,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清末开始的文体改革可分为“新文体”“白话文”和“大众语”三个阶段。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
——百度百科
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兴起的源头应追溯到传教士马礼逊身上,是他首先在中国倡导并实践白话文。之后,经过《民报》、王韬、梁启超等报刊与报人的不断努力,白话文开始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并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它开始被国人大量使用,中国的白话文运动达到顶峰。
——王金珊《追寻中国白话文运动的
兴起与发展》
如果说,第一则材料只要在“百度”中键入“白话文”就可以获得,而第二则材料则是我看到的关于“白话文”研究的“新”成果。
4.历史事物评析之新
依据本人有限所见,不少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事物意义、影响、作用等问题时,多为照本宣科,以引导学生找到教科书中的已有答案为荣,而非引导学生依据所学历史知识(教科书和教师提供材料)分析得出。就本课而言,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感悟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我将之寓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导入”引用的两则材料,就寓意了如何正确看待“文言文”与“白话文”的问题;“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你的意见如何?”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必然性;补充诸多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既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主张的内涵,认识倡导这些主张的必要性,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最终认识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奠定基础。当然,有了上述铺垫,不等于学生就能全面分析与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为此,我又补充材料和设计问题,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与概括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所谓坏的就是绝对的坏;所谓好的就是绝对的好。
——毛泽东
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新文化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结论:进步性——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前期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后期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拯救国家的思想武器;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局限性——前期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
何谓“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本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至于何谓“历史课堂教学示范效益”?它与日常“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有何联系与区别?似乎少有人去思考和讨论这一话题。当然,本人也无意在此进行讨论。不过,本人总觉得评判中学历史教学“示范课”的效益,在考虑历史教学三维目标达成度的同时,更应关注“示范课”能给听课教师哪些收益或启示。因为,任何一节“示范课”给听课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相当有限的。参与“示范课”的学生和老师,或许更希望从中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之外的、有利于其以后教、学发展实际需要的“东西”。那么,我这堂“示范课”,能给听课教学生今后发展实际需要的哪些“东西”呢?本人以为其主要有二:
1.让教师树立历史常态课堂教学也可以出新的意识
本人每年听课常在100节以上,其中就包括不少“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这些课的执教老师为了创新,要么在教学方式与方法上绞尽脑汁;要么在教学内容上引入大量历史研究新成果,或执著于某一知识点上的“新思考”。这些“示范课”,确实能给听课师生耳目一新之感,也很好地展示了执教者良好的历史学术素养和教学素养。然而,我们是否想过,我国各地之间的办学条件相差很大;教师所接受的专业教育背景、学术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也参差不齐。参与我们教学“示范”的学生是否真正弄懂和学会,听课教师能否真正学到一些在他们已有条件下能够实际运用的东西,则往往为执教者所忽视。我以历史常态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示范”,就是想让听课老师感受到:我们无需自卑,即使所在学校办学条件差,即使自己缺乏应有的历史专业教育背景和学术修为,在日常历史课堂教学中也能出新。至于,本课教学“示范”是否达到这一目的,我不得而知。
2.让师生感悟如何转变自己的历史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课标提倡的“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多年实践表明,要真正实现历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仅有舆论的呼吁和对历史教师的理论培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广大中学师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持之以恒的落实。
“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或许因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而显得困难。但在日常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情境、由浅入深、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开放性话题还是能够实现的。这正是本人设计执教《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宗旨之一。
说心里话,我对《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如此教学设计,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顾超时、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思考、讨论和探究相关问题,主要出于两个重要考量:一是让专家与同仁明白,新课改以来我们教师是否真正转变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要知道,山东是我国首批推行新课程改革的省份之一,且有昌乐和杜郎口两个当红的课改“明星”学校。本课教学过程中没有出现专家与同仁所期待、所想要看到的学习情景,恰恰说明了这一考量是有意义的。返校后,我将这一教学设计应用于自己执教的班级,其教学效益远胜于当时的“示范课”。何哉?日常训练差异之故也。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展示,让专家与同仁明白,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容易,推行历史新课程理念绝非一蹴而就的事。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排练一两节花样翻新的课进行展示,确实能让听课者或学习者赏心悦目,情感澎湃,如醍醐灌顶,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其“示范”价值当然不可低估。但要让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和学生日常学习行为,需要师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长期通力合作和持之以恒的科学训练才能实现。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历史的日常课堂教学既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既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既需要出奇,更需要返璞归真;既需要造就天才,更需要惠及民众。春残依旧未残,梦断依旧未断。大漠与孤烟、长河与落日、光荣与梦想已成为遥远的背景。我们已经被挟裹在奔驰的历史教育列车上,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狭小的,方向是明确的,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前行。
【作者简介】汪瀛,男,正高级教师,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