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教学根植教材的三个视角
2015-05-11洪丽敏
洪丽敏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福·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一针见血地说:“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可见,教育倡导培养会探究、会学习的学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有所教、有所授。而教材是学生学、教师教的直接载体,也是进行数学探究教学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人教A版2-1为例,以圆锥曲线为切入口,谈谈挖掘教材、践行探究的三个视角。
一、关注概念本质,螺旋上升
概念教学是解析几何教学的基础,也是一个难点。椭圆、双曲线的定义紧扣的是“两定点,一定值”,抛物线则是“一点一直线”,虽然教材在呈现它们定义时都采用“具体操作”直观说明定义,但是,教师也不能忽视对直观表面后的数学本质进行阐释。如双曲线中的“拉链”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拉链”变化中的“变与不变”,如图1,当拉链由N处拉开到M处时,“变”的是|MF1|,|MF2|(|MF1|=|NF1|+|MN|,|MF2|=|NF2|+|MN|),“不变”的是|MF1|与|MF2|的差(|MF1|-|MF2|=|NF1|-|NF2|为定值),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隐含的“等量”的思想。
波利亚说过:“一个恰当的例题胜过一打理论。”这表明教师在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概念的时候,如果能够举出一个既揭示数学概念本质又通俗易懂的例题,那么这个例题则胜过教师对概念“空对空”的很多遍重复解释。教师使用恰当的例题,能够降低其概念的抽象程度,突出概念的实质,有助于学生建构数学概念的意义[1]。三种圆锥曲线有很多方面可进行类比,因此,教师可通过题组变式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辨认,揭示“形异”背后的“神同”,加深理解概念本质。
例1(第50页B组第2题)一动圆P与圆O1:x2+y2+6x+5=0外切,同时与圆O2:x2+y2-6x-91=0内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解:设动圆的半径为R,则|O1P|=R+2,|O2P|=10-R,∴|O1P|+|O2P|=12
则动圆圆心P的轨迹是以O1,O2为焦点,长轴长为12的椭圆,轨迹方程为+=1。
我们可以改变两圆的不同位置关系或半径,观察动圆圆心P的变化。
变式1:一动圆P与圆O1:(x+3)2+y2=4内切,同时与圆O2:(x-3)2+y2=100内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
变式2:一动圆P与O1:(x+3)2+y2=9外切,同时与圆O2:(x-3)2+y2=1外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
变式3:一动圆P过点A(3,0),且与直线l:x=-3相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
通过三个变式,可以看到随着两圆的位置关系或半径的不同,动圆圆心的轨迹也会随之而“变”,但“不变”的是它们的处理方法,都是紧扣两圆(或点圆)的位置关系,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圆锥曲线的定义。
同时,虽然课程标准对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已不做要求,但教材却在例题上逐渐渗透,因此在章节复习时,教师可以引导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回顾、对比、总结。如第47页例6(椭圆)、第59页例5(双曲线)、第76页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与统一方程”。
这样,通过如此的“螺旋上升”、“逐步深化”的探究,学生对三种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也将日益加深,更清楚其定义背后的“定点、定值”的内涵。
二、挖掘例题习题,提升能力
教材中的例题都是典型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题教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从一个简单例题出发,在不断改变例题背景或条件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同时结合学生的学情(如学段、基础等)最大限度地发掘一道例题的功能。
例2 (人教A版第80页A组第11题)在抛物线y2=4x上求出一点P,使得点P到直线y=x+3的距离最短。
解:方法一:设直线l:x-y=t,联立方程有x2-2(t+2)x+t2=0,由△=4(t+2)2-4t2=0得t=-1,则最短距离d==,此时把t=-1代入可求得P(1,2)。
方法二:设P(x,y),则有y2=4x。此时点P到直线y=x+3的距离 ,故当P(1,2)时,最短距离为。
(1)纵横联系,比较异同
对比课本第47页例7:已知椭圆+=1,直线l:4x-5y+40=0。椭圆上是否存在一点,它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是多少?
评注:通过对比,可发现解决“求圆锥曲线上一点到已知直线的最短距离”的通性通法为“切线法”,即通过平移直线,使其与该圆锥曲线相切。不同的是,抛物线也常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椭圆则常可借助参数解决。
(2)改变条件,辨认选择
变式1:在抛物线y2=4x上求出一点P,使得点P与点A(-3,0)的距离最短。
解:方法一:|AP|==,所以当P(0,0)时,距离最短为3。
方法二:由图2,考虑抛物线的对称性,所以当P(0,0)时,距离最短为3。
评注:方法一是处理两点间距离的一般的方法(即通性通法),而方法二则紧扣几何特征,数形结合,小巧玲珑。
(3)探索推广,以点带面
变式2:在抛物线y2=4x上求出一点P,使得点P与焦点F(1,0)的距离最短。
分析:受上述方法二的影响,学生易得当P(0,0)时,距离最短为1。
变式3:在抛物线y2=4x上求出一点P,使得点P与点A(a,0)的距离最短。
分析:受上述两个问题的影响,多数学生认为当P(0,0)时,距离最短为|a|。事实果真如此吗?
解:|AP|==,
当a-2<0即a<2时,取P(0,0)时,距离最短为3;
当a-2≥0即a≥2时,取P(a-2,±2)时,距离最短为2。
(4)改变背景,追本溯源
变式4:若抛物线y2=4x与动圆C:(x-a)2+y2=1没有公共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方法一:联立方程有x2+(4-2a)x+a2-1=0,其在x∈[0,+∞)内没有实数根,设
f(x)=x2+(4-2a)x+a2-1,则△≥0,-<0f(0)>0或△<0,解得a<-1或1<a≤或a>,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1,+∞)。
方法二:圆心C(a,0),半径r=1,则|PC|==,
由条件结合图3,可知|PC|min>r。
当a<2时,|PC|min=|a|>1,解得a<-1或a>1,故a<-1或1<a<2;
当a≥2时,|PC|min=2>1,解得a>故a≥2;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1+∞)。
评注:方法一利用坐标法,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属解析几何问题解决的通性通法,但应该看到其解题过程的代数处理相对复杂;方法二则紧扣解析几何“形”的一面,把问题转化为|PC|min>r。
(5)感悟高考,类比迁移
(2014高考福建卷第9题)设P,Q分别为x2+(y-6)2=2和椭圆+y2=1上的点,则P,Q两点间的最大距离是( )
解:如图4,问题转化为求椭圆上的点Q到圆心C(0,6)的最大距离圆的半径r=。设Q(x,y),则
从而P,Q的最大距离为 ,故选D。
评注: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是坐标法,但是,解析几何首先有几何“形”的一面,数形结合同样是解析几何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在教学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条件图形化(即准确画出曲线图形);条件、结论代数化(即对条件、结论的几何特征分析,把几何特征用代数表示);条件、结论融合化(即寻求合适的计算途径,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可见,圆锥曲线问题的解决常利用“形”转化,再用“数”解决。
三、重视阅读材料,拓宽视野
高中数学教科书开辟了“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拓展性栏目。其内容或是渗透数学文化,弘扬数学精神;或是延伸教材内容,完善知识体系;或是联系生活实践,开拓学生视野……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地位和作用,挖掘其深层次内涵,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2]。
例3 (选修2-1第43页“探究与发现”——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如图5,虽从几何直观上告诉我们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得到的截口曲线是椭圆。但是其原因对多数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其原理的揭示(类比圆得到球的切线性质AB=AF,AC=AE,∴AE+AF=AB+AC=BC),同时要提供机会让学生操作,如图6,“用一个与圆柱的母线斜交的平面截圆柱,得到一条截口曲线,你能仿照上述方法,证明截口曲线也是椭圆吗?”如图7,类比图5可得以证明。
同时,借助图7,让学生明白,切点E,F恰为椭圆的焦点,底面圆恰为椭圆在底面上的投影,因此椭圆的短轴长恰为底面圆直径2r,设椭圆面与底面所成角为?琢,则椭圆长轴长2a=,进一步揭示了椭圆与圆的关系。
为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设置相应题目加以强化。比如:(2011年高考湖北理14)如图8,直角坐标系xoy所在的平面为?琢,直角坐标系x′oy′(其中y′轴与y轴重合)所在的平面为?茁,∠xox′=45°。
(Ⅰ)已知平面内有一点P′(2,2),则P′点在平面?琢内的射影C的坐标为_____;
(Ⅱ)已知平面?茁内的曲线C′的方程是(x′-)2+2y'2-2=0,则曲线C′在平面?琢内的射影C的方程是_______。
有效教学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要求教师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灵活的调整、重组、拓展而后组织教学,“用教材”是基于教材而又不拘于教材的一种教学主张。
数学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只有根植于教材的开发,才可以焕发生命力,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沈威,涂荣豹.探悉数学例题教学的规律[J].教学与管理,2009(7).
[2] 杨苍洲,林少安.基于教材的教学延伸策略[J].数学通讯,2014(8).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