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县马宋店村“搧蝴蝶”仪式初探

2015-05-11吴亚南

艺术评鉴 2015年8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仪式

吴亚南

摘要:山东冠县马宋店村“搧蝴蝶”是特有的民俗文化,对于它的研究较少,笔者经过考察通过本文记录了仪式的整个流程,希望这种民俗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

关键词:“搧蝴蝶” 仪式 民俗文化

仪式是人类发展历史中最古老、最普遍、最持久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仪式活动通常以神灵观念、宗教信仰为其思想基础,与政治、伦理、道德等社会体制和民间礼俗有着密切联系。诗歌、舞蹈、音乐曾是人类早期仪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许多集体仪式或大型祭祀活动音乐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搜集资料时发现近20多年人们对于仪式音乐的研究越来越关注,所研究课题逐渐增多,研究成果逐渐丰富。本文将要论述的“搧蝴蝶”就属于地方民俗仪式的一种,它产生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马宋店村,是建村以来一直流传的在特定时间表演的民俗仪式。

一、仪式起源

冠县在山东省最西部,总体来说,冠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冀鲁豫三界交界处,总面积达1152平方千米,人口约73万。冠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春秋系晋国冠氏邑,元升冠州,明朝改为冠县。千古圣丐武训、著名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被誉为鲁西北的小延安,是晋冀鲁豫革命的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造就出一大批有影响、有威望的革命干部。马宋店村位于冠县县区的东北方向,村庄占地面积约0.5平方公里。人口约1100人。自马宋店村成立至今,每到元宵节前后都会举行“搧蝴蝶”仪式活动,中间或许会因天气等原因暂停一年。

“搧蝴蝶”名称由来是因为在表演过程中有一名仪式表演者手持竹条一颤一颤象征蝴蝶飞舞,另一表演者跟着蝴蝶上下翻飞,用扇子搧或扑打嬉戏,供人们观赏。这种追赶蝴蝶的表演形式被人们叫做“搧蝴蝶”。关于“搧蝴蝶”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离这里(冠县马宋店)很远的地方,有一颗很大的杜梨树,树冠很大,春天开满白花,树上住着仙人,是两对夫妻,大仙叔和大仙姑、二仙叔和二仙姑。大仙叔、大仙姑夫妻俩为人厚道,有求必应,他们还会玩儿“搧蝴蝶”。可是二仙叔脾气暴躁,与人也不友善,常弄枪舞刀的,得罪了不少仙人。每到年节,正月十五闹花灯时,人们就邀请大仙夫妇,晚上到村里空场上玩“搧蝴蝶”,为人们助兴,为元宵节增添些欢乐气氛。时间长了,也就熟了,随请随到。但很少邀请二仙叔和二仙姑,因他们一旦玩起刀来,就会招来他得罪过的附近庙里的仙人前来闹场子,连累得大仙也没法玩。所以每年元宵节人们只邀请大仙夫妇前来“搧蝴蝶”,很少邀请二仙来玩刀。”村里没有记载这种活动到底从什么时间开始的,只知道历史悠久,辈辈相传。

二、表演流程

“搧蝴蝶”固定的表演时间为每年元宵节前后的夜晚。表演者由两位男士分别扮成一对老夫妻(就是上文提到的大仙叔、大仙姑二人),扮演男人的表演者着老年男装,用手巾包头,往前扎;扮女的表演者着老年女装,穿着大襟褂子,戴老妇人的破棉帽子。表演过程:首先是“请仙”,接近傍晚时准备些供果、供菜,敲锣打鼓到村外十字路口去请。由一老者祷告说:“大仙叔、大仙姑,孩子们愿意看看您搧蝴蝶,现在还能玩不,要是能玩,就跟我们走一趟吧!”(早年村里有打麦场时,就在打麦场上,后来村里没有打麦场了就到村外的空闲地里)。其次是演员入场,村民们来得差不多时,锣鼓便开始敲起来,两位表演者上装后分别站在桌子边上,每人身后放一把圈椅两手在胸前捧着一根香。鼓乐手在演员耳边敲打锣、鼓、镲等乐器,敲出“叮叮、叮、叮,呛呛、呛、呛”的声音。乐队敲打起来,慢慢的两位表演者都进入到表演的状态,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拿着自己手中的道具,跟着音乐鼓点搧动起来。扮演男士的表演者持竹条一颤一颤象征蝴蝶飞舞,引女扮演者过来来搧,女扮演者跟着蝴蝶上下翻飞,用扇子搧或扑打。两人再场里或站立或躺在地上跟随者乐队的节奏表演,一手总是背在身后。大多数的时间场内放上八仙桌,两边放上圈椅,表演者沿椅蹬桌,或从桌子下面躺着钻过桌子,做“搧蝴蝶”的多种高难度动的表演。

三、表演的意义及保护

“搧蝴蝶”凝聚了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具有仪式与表演的双重性质,在冠县境内没有发现其他类似表演,并且也只有马宋店村所独有。“搧蝴蝶”在元宵节前后表演的目的一是为过年过节增加欢乐的气氛,二是祈求来年能够风调雨顺,人人平安,国家太平的美好祝愿,是马宋店村村民精神凝聚力的重要途径。每当村民们说到“搧蝴蝶”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微笑。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冠县独特文化的发掘、整理、保存、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搧蝴蝶”已经成功申请为县级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俗文化的代表,“搧蝴蝶”也面临着生存的窘境,市场经济新媒体的冲击,使得年轻人越来越疏远传统的民俗文化,追逐流行的音乐、流行表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忙于外出打工挣钱,无暇顾及村里的表演,老人们在表演时由于年龄偏大,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无法完成,年轻人熟悉表演流程的人越来越少,“搧蝴蝶”逐渐陷入濒危的边缘。

据笔者采访得知为了加大对“搧蝴蝶”的保护力度,冠县文化馆专门派董凤岗老师负责采录“搧蝴蝶”的音像资料,先通过录音录像等手段将这种仪式的过程记录下来,再和马宋店村村委会协商一致有专门的老人负责带领年轻人学习进入仪式状态的过程。村民们进行“搧蝴蝶”仪式表演都是自发形成的,笔者认为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保护民俗文化的队伍中来,从思想上启示会更加有效。再者笔者希望冠县文化馆能够为马宋店村设立专项基金,用于维护购买表演所需道具、表演者的酬劳等会引起村民们的更多关注。

笔者接触到“搧蝴蝶”仪式还仅仅是个开始,表演者进入到附体状态是什么样的心理,表演时的特点,仪式的历史记载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希望在深入的研究之后能够得到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曹本冶.思想~行为:仪式中音声的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3).

[2]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4]杨民康.“音声”:认知与释义——对音乐民族志研究中认知人类学及阐释学方法的读解[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1).

[5]杨民康.信仰、仪式与仪式音乐——宗教学、仪式学与仪式音乐民族志方法论的比较研究[J].民族艺术,2003,(03).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仪式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十岁成长仪式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仪式感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