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入场物流研究
2015-05-11李晓星廖奕
李晓星 廖奕
摘要:汽车供应链是一套供应链系统最复杂的集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以车辆制造商为核心,因为车辆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分配的,这是不容易控制的。而在物流、验收、采购及供应汽车产品的制造企业中,按照工作计划,具有良好的控制。如果可以组织好入场物流,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供应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等。为此,试图通过分析研究和策略优化模型开发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以优化入厂物流。
关键词:入厂物流;供应链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7005002
1引言
对汽车制造企业而言,入厂物流的主要功能是采集供应商的零部件,并按照主装厂的要求,以最小的成本准时送到主装厂,满足其生产要求。目前,汽车制造业入厂物流的主要方式已从传统的直接配送方式,转变为直接配送与循环取货相结合的方式。在具体介绍配送方式之前,先对零部件入厂物流中涉及到的几个概念做以说明:
1.1用于临时储存的中转仓库
在更多的情况下,零部件被集装完后,不会被直接发送,因为运货车辆没有满载,这样会增加成本。所以,一般会将零部件临时储存起来,然后和其他被临时储存起来的零件一起,配送到主机厂。而起到临时储存作用的就是中转仓库。
1.2主机厂本地仓库
为了满足需求,及时把零部件配送到主机厂,制造商往往会建立属于自己的中转仓库,并储存一定量来自不同供应商的零部件。以便在主机厂需要,而又不能及时从其他供应商处进货的情况下,及时配送给主机厂,提高了配送效率。
1.3供应商配送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严苛性,更多的消费者是在两个小时内临时下单。而零部件的配送往往是比较复杂的,组装的成本也很高。基于这种情况,更多的供应商应将中转仓库建在离汽车制造厂附近的地方,以便于供应的及时性。
2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入厂物流供货模式
2.1模块化供货模式
运用集装技术,使散件集中到一起,然后共同供应给汽车装配车间,就是所谓的模块化供货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根据调查,这种供货模式可以降低成本10%~20%。
2.2同步供货模式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汽车制造企业越来越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零部件的品种越来越多,车型也越来越多,单种零部件的配送成本越来越高,因此采用同步供货方式。同步供货即让供应商与主机厂装配线同步生产,消除中间储备,改变了低效率的传统供货方式,通过对反馈信息的分析准确的将零部件准时配送。信息共享是实现同步管理的前提条件,通过网络计算机,同步供货是由内部和外部反应时间因素来确定送货的间隔期,从而确定生产线的畅通。
2.3电子看板供货模式
看板这一术语最早是上世纪60年代从丰田汽车公司提出的。其含义是,根据从整车厂最后一道程序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调整配送,而反馈信息的载体就是所谓的看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看板方式在汽车行业已经被计算机代替,通过互联网,所有的指令、工序之间的信息传递都通过计算机完成了传递,这就是电子看板供货模式。
2.4计划供货模式
计划供货模式指的是根据整车厂的计划生产,将需求量通知给供货商并将零部件的需求量按时提供给主机厂,我国的汽车生产厂商主要采用的模式还是計划供货模式,这样的供货模式不仅占用大量的资金还而且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好。目前就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多数为中外合资企业,许多零部件均需从国外进口,因为在合资公司物流体系的众多环节中,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KD(散件组装)件一股采用按计划供货的模式供到企业集配中心。
3集货配送方式
集货指的是供应商直接将货物运送到临时储备点(中转仓库)的过程。配送指的是将货物从临时储备点运往主机厂的过程。集货和配送是货物流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有不经过临时储备点而直接将货物运往主机厂的直接送货方式。其过程如图1所示。
3.1直接配送(Direct Delivery Supplier to Assembly Plant)
在这种方式下,零配件从供应商直接送至主机装配厂生产线上,如果装载率高的话,这是运输成本最小的一种方式。但随着拣货频率的增加,卡车的装载率会降低,运输成本会随之上升。这种方式应用不是很广泛,只适用于一些零配件供应量非常大的供应商。
3.2循环取货(Milk—run Supplier Gollections)
循环取货有一定的限制,指的是多个供应商共同提供品种齐全、批量小的零部件,一起将几个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送至生产厂。通常情况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货车途径的多个供应商的零部件集中起来,根据实际情况为一个或多个汽车制造厂配送。只有在每次少量的拣货不会造成成本的大幅提高的前提下,才采用循环取货。
3.3联合配送(Cross-Dock Consolidation and Delivery)
联合配送也有一定的限制,指的是零部件在送达供应商提供的临时储备点(中转仓库)时,进行卸货并和其他运输过来的零部件一起进行汇集,重新进行打包并按新的顺序将打包好的零部件送往汽车制造厂。这种配送方式比较适用于零部件的数量不是很多的时候,可采取这种配货方式。
4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实施现代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的可行性
4.1更加集中的供应商
根据物流供给有第三方管理负责的特点,零部件的供应是指从供应商直接到生产车间的之间的运输。按小时来运算,如果供应商和生产车间的距离太远,就会增加第三方的运输难度和运输成本,不能将零部件及时的送达生产车间。基于此,供应商与汽车生产车间的距离不能太远。
4.2新式的零部件包裝方式
筐式配送模式是指在汽车生产车间,将一个移动的货筐放置在生产线上,而所需的零部件就放在不同的货筐(周转箱)内,货筐的移动是以生产的快慢为依据的。筐式配送是国外正在使用的一项先进的配送模式。有了筐式配送模式,供应商就可以将不同时刻需要的零部件放在合适的筐中,然后第三方物流服务将相应筐内的零部件送往不同的生产车间,这样就不用经过物流中心进行拆装、分拣,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费用。
4.3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能否准时、顺畅的实现零部件的供应物流,信息网络技术起着关键作用。首先,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情况,将需要的订单情况传达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其次,在接到订单情况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需要做的是将运输时间以及路线等运输信息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最后,通过GPS,GSM等信息技术,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到运输车辆的动态情况,通过无线射频(RFID)技术,还可以了解到收货、交货等信息,根据反馈信息,更方便控制中心的物流安排。
4.4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商
随着零部件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外资物流的不断进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不仅要在物流的设备上进行提高,还必须在经营理念上游相应的提高。
5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实施现代汽车零部件入厂物流的难点
零部件供应商采取的是零部件外包、本企业装配生产的模式,就是说一辆整车所需的几千个甚至更多的零件都不是本企业自主生产,而是从世界各地进货而来。这样一来,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这样就加大了统筹管理的难度,不易控制的可变因素非常多。因此,在供应链管理的整个汽车制造企业物流系统中,入厂物流是最难组织和运行的。
如何做好汽车制造企业的入厂物流,解决好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将面对更多的困难。这些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产销柔性连接;(2)资源调度准确性;(3)交付及时性;(4)贯彻标准化;(5)信息化管理;(6)质量保证体系。
6结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供应链管理方式是提升作业效率的法宝,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二选择。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汽车零配件入场物流管理,实行资源优化整合,从而实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将正确的产品配送到正确的客户手中。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产销柔性对接、流程标准化、及时交付等难点问题,但是供应链环境下的汽车零配件的入场物流实施是可行的,值得在汽车制造企业中去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旭,陈栋,王振锋.汽车零部件Milkrun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和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1,31(4):11251128.
[2]张坤,江海容.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车辆路径优化研究[J].物流科技,2009,(2):6972.
[3]左晓露,刘志学,郑长征.汽车零部件循环取货物流模式的分析与优化[J].汽车工程,2011,(33):7984.
[4]Huseyin Selcuk Kilic & M.Bulent Durmusoglu & Murat Baskak. Classification and modeling for in.Milkrun distribution systems[J].ManufTechnol,2012,(62):11351146.
[5]Jin M Z,Liu K,Bowden R O.A twostage algorithm with valid inequalities for the splitdelivery vehicle routing problem[J].Production Economics,2007,105(1):228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