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
2015-05-11张艺帆
张艺帆
摘要:“中国音乐史”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但现有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中仍对一些问题有所忽略。本文依据调研成果,结合教学现状与现实,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与学生的反馈合为一体,提出基于科学调研基础上的更为实用和适用的教学改革建议,意在教学研究领域内注入来自学生的声音,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关键词:中国音乐史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音乐史”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音乐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随着中国音乐史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广大音乐专业领域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于中国音乐史教学不断地进行研究、归纳与反思,各种优秀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不断涌现,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平台。目前据统计,有关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期刊文章约有337篇之多,音乐理论家和学者们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本课程及其教学进行了多重审视与思考,但在众多的学术成果中,对“基于理论层面的改革尝试是否能够顺利地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否适用于课程教学对象”、“学生又是否能够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所获益”等等这些问题鲜有涉及与考虑,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不容忽视的,它们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本文从根本出发,在学习各位老师、前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到课堂和教学对象中进行广泛的调研,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与学生的反馈合为一体、共同进行,将眼光放在综合性、适用性和教学对象全面素质的提高等方面,从思维角度研究教学,从素质角度丰富形式。笔者根据调研结果绘制了表格:以下表格是笔者通过抽取部分学生,对其学习现状、对于课程的期望及有关改进意见进行调查采访所得出的数据,表1为学生当前对中国音乐史课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方式的汇总;表2是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期望和建议。
表1
表2
通过对两表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但表格中的数据仅仅是大致情况的汇总,通过调查采访还获得了许多更为具体的和有价值的内容,笔者根据此次调研结果,并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结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现状与现实性,对于本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设想和建议:
一、课程方面:“分割型课程”变为“单元型课程与分割型课程相结合”
调查显示,在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以朝代更迭为划分依据来分配教学内容(即分割型课程)。中国音乐史课程内容多、知识杂,按照朝代的更迭即历史发展的顺序来教学虽保证了复杂知识的有序性,却使同一形态特征或性质的音乐文化成果被分时期地切割开来,影响了音乐发展的整体性。
笔者所提出的单元型课程是将同形态、同性质的音乐文化成果整合成单元版块,打破时间限制,重组知识内容,纵观音乐历史文化,有重点地集中讲解某一内容。单元型课程将音乐置于某一特定的社会或文化背景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保证了同一形态知识的连贯性。但单纯使用单元型课很难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理解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纵观历史发展的脉络。应当将以朝代更迭为划分依据的分割型课程和以同一形态知识为分类标准的单元型课程相结合来进行教学,才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多维度的理解。
在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不同的音乐形态和优秀的音乐文化成果不断涌现并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而生根发芽,才逐渐发展到今天的繁荣昌盛。而不同的朝代和历史时期则是这些音乐文化不断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它们具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并且与历史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潮流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乐律、歌舞,亦或是音乐理论著述等等,每一种音乐文化成果都经历了不同朝代、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期发展过程。将不同的音乐文化形态和成果等系列性的知识整合成单元型专题,以其各自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特征为主线,对单元型、分版块的知识进行梳理和重组,并逐步将不同知识的阶段性发展融入渗透于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完成单元型课程和传统分割型课程的完美结合。这种集宏观、微观、纵向、横向为一体的综合的教学方式才能够使学生多方法、多角度地真正理解知识。
二、课堂方面:“教师讲授”变为“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
通过对中国音乐史课程的观摩和调查,笔者发现高校中国音乐史课堂中大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无论是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来看,学生都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堂上的对话交流基本上是“教师给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评价、给出正确结论”的传统提问模式,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也很少能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在调研结果中显示很多学生都认为老师的“填鸭式”教学使他们很难长时间地集中精力,几乎无法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1世纪提倡素质教育,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教育是最根本的动力。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应当是课堂的主体,而应是引导者,正如一句老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将学生提高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接受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目前课上的讨论交流鲜有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课上讨论交流的内容根本毫无储备,在讨论过程中也经常毫无头绪,没有任何知识积累的讨论无异于坐而论道、纸上空谈。学生习惯于课堂上依赖老师,考试前依赖书本,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习惯不是一日养成的,造成这种结果的除了学生自己,老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具体操作方面,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互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其中
首先,课堂时间很宝贵,应当最大限度地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课程内容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纯知识性内容不应由教师在课堂上长篇大论地照本宣科,可以以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留给学生自己整理和消化,教师应当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比如列出知识框架,梳理知识脉络,给出知识重点,引导学生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高效的学习。
其次,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难度较高且较有价值的知识或课题,应当广泛地运用于课堂上的讨论交流中。教师应当提前布置给学生一些相关的研究内容,给出相应的文献、期刊资料,让学生在有所准备的基础上再在课上进行广泛交流,同时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个人观点。
最后,应当尽量使课堂上的每次讨论交流都收获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可在不同阶段让学生对于讨论交流的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并加以发展、衍伸和扩充,进而成为一份报告,甚至是一篇学术论文。这样使学生在课下和课上都能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通过查阅、研究、探讨、分析而得出结论的学习体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而学生在这整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面和知识量也远远高于由教师陈述结论的所得。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除了课堂上的讨论交流,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和其他理论课程,增加更多的课堂教学形式。比如将史论课和学生的专业技能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实践表演;又如让学生课下阅读研究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期刊、文献资料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论坛形式的大型讨论会,甚至是辩论会;还可以将中国音乐与其他各民族音乐进行对比学习,尤其是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两门课程的对比联系,在中音史课堂中建立一个以中国艺术文化为中心的“比较音乐学”方法论,以中国音乐为主线,带入其他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学习等等。
三、考试方面:“闭卷考试”变为“综合性的考评方式”
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表示对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并不认可,认为这样的方式使多数学生都用“背重点”的方法来学习中国音乐史,所得到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应试教育早已不是趋势,闭卷考试的方式的确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记忆知识,但大多学生在此过程中都缺乏对知识的理解而变成了“死记硬背”,记忆的时间也很短,几乎考完试也就忘记了。
更多的学生希望可以发挥个性,阐述个人观点,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比如撰写论文、PPT演示、讲解以及各种能够使学生发表个人观点的形式。这样的研究阐述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发表个人的观点,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和思考总结,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当然,这样的考察形式可以穿插在课堂进行的各个阶段而不必集中在期末进行考察,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并能够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深入,衍生出更多的研究成果。但是中音史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也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学习目的,但绝不是最终目的。可以减少题目量,只要保证考察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就好,同时应当使题目更加灵活,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具体来说,课程评价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大部分,其中平时成绩的考评包括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和期中考试成绩,期末成绩的考评即期末统一测试的成绩。总体上,评价方式应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阐述。本考评方式即是期中考试的内容。教师给出建议性的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选研究课题,必须从阅读、查阅、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人观点。考试时成立答辩小组,由教师和学生组成,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并在考生阐述完毕后提出相应的问题,打出分数,保证公平公正。
2.试卷形式。试卷考试内容为期末测评的内容之一。试卷中除了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之外,还应适当地增加听辨内容,尤其是近现代部分。题型可以是要求学生听辨,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作曲家、作品时期等,具体可由教师斟酌而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了解的远远不够,很多本应耳熟能详的民歌,学生却从未听过。传统的中国音乐史必修课在高校中名为“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理应将学生对音乐鉴赏方法和对中国各类传统音乐作品的掌握程度纳入课程评价内容中。
3.期末论文。本考评内容是期末考评的内容之一。由教师给出题库,支持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应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专业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的讲解和渗透,逐步提高学生论文写作的条理性和专业度。
除此三种之外,课堂上的讨论交流活动的参与度、表演实践的参与度也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课程总评的考核当中,各类考核内容的比例应由教师仔细斟酌,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能力,做到公平公正且最大限度地考核到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各种能力。这样的综合性的课程评价方式考察到并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相信这样的考评方式也会更加有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总之,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应当和学生一起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和进步,共同推动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常芳.《中国音乐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黄河之声,2013,(15).
[2]段永慧,柴广育.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3]段文.高师中国音乐史教学研究初探[J].艺术研究,2005,(01).
[4]康瑞军.通识教育·情感体验·人格养成:普通高校中国音乐史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案例设计[J].音乐探索,2014,(02).
[5]蔡良玉.对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中西比较视野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6,(01).
[6]康瑞军.“比较音乐学”视野下普通高校中国音乐史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新探[J].中国音乐教育,2014,(04).
[7]尚媛.关于高师音乐专业中国音乐史教学的若干思考[J].黄河之声,2010,(06).
[8]康瑞军.时空观念的统一:有关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音乐探索,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