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析芝加哥公共雕塑的“公共性”

2015-05-11李伊晴

雕塑 2014年4期
关键词:公共性芝加哥当代艺术

李伊晴

Chicago is the most important city of American pubic art,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ublic sculpture had already transformed to public space,environment,cultural and public interests.The public sculpture in Chicago just like a mirror,reflects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that happened in this city.This article discusses from 1960s to nowadays,the transformative process of humanistic value, ecolog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American pubic art,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representative work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al traces of American pubic art in the context of post-modernism.

在后现代艺术的语境中,公共雕塑逐渐成为当代艺术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起,伴随着社会民主运动的进程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公共雕塑的“公共性”理念也不断地深化。芝加哥作为美国公共艺术的重镇之地,其公共雕塑的核心由公共场地转移到公共空间、环境和文化,如今又进展到公共兴趣。如同一面明镜一般,芝加哥的公共雕塑映照着这个城市所经历的政治文化变迁。

在上世纪60年代初,人们对公共雕塑的定义只是基于地点、场所的,即一件雕塑作品之所以是公共雕塑,只是因为它被安装、陈列在公共场地。1965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确立了支持公共艺术的两个主要目标:第一,支持艺术家们的艺术天赋和创作才能;第二,为公众提供接触美国一流当代艺术作品的机会。从两个目标的先后顺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时期的公共艺术仍是偏向艺术家的,公共雕塑的创作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艺术家的自主性。因而,公共雕塑将美学价值摆在第一位。雕塑家的创作主要以突出个人的艺术风格为主,而不必考虑作品是否符合当地的文化环境。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许多大规模的、抽象几何形的雕塑陆续地出现在纽约、芝加哥等城市的广场、校园、机场,以及公园等公共场所。亨利·摩尔、大卫·史密斯、亚历山大·考尔德等艺术家们的雕塑作品曾风靡一时,成为公共雕塑的典型代表。许多公共雕塑作品是由在博物馆陈列的小型作品扩大尺寸后安放在某个公共场所。之所以成为公共雕塑,是因为这些作品由于陈列在公共场地而使观众更容易接近。另外,大型雕塑允许更多的观众围在其旁边一同观赏。但是,城市居民并没有对这类公共雕塑抱有全然接受的态度。1967年在《毕加索》即将安置在芝加哥达丽广场时,市民们曾举行示威游行来反对。他们认为将如此丑陋的、硕大的“女人脸”安在广场中是对市民公共空间的侵犯,也是对城市生活的冒犯。1974年安置在芝加哥联邦广场的雕塑作品《火烈鸟》以大规模的几何形态呈现在公众眼前。虽然它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关注,但在周围的黑色、庄严的建筑群的映衬下,其夸张的形体和强烈的色彩未免显得突兀。除了在此举行的艺术活动能吸引当地人之外,平时很少有人来在此停留。无论以何等高的姿态,这时的公共雕塑毕竟从博物馆中走出来,面向公众了。我们可以把这个时期的公共雕塑看做是美国政府向大众普及当代艺术的途径。它以大规模的、具有抽象形态的的实体作品告诉人们什么是美国当代艺术。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公共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强调艺术家的创作要与当地的环境和文化相吻合。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也改变了支持公共艺术的目标,认为当地的环境和文化应该对公共雕塑有所影响。这个时期的公共雕塑的“公共性”有了二维的意义:它不仅是基于场所、地点的公共性,也是基于当地空间、环境与文化的公共性。观众与公共雕塑之间的关系不再是视觉层面的仰视和观望,而是感觉层面的欣赏与享受。在其美学价值被削弱之后,公共雕塑具有了更多的人文价值、生态价值和实用价值。虽然,艺术家创作的自主性有所削减,他们需要经过自我否定以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但是艺术家们主体的创作意念在经过当地空间、环境和文化的调和后,他们能创作出具有多重价值的雕塑作品。这种基于公共空间、环境和文化的公共雕塑的概念与美国当时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旅游经济的推动下,各个城市逐渐注重城市形象的包装和美化。城市中不缺少那些抽象的公共作品,但是需要标志城市特色的公共雕塑。利用公共雕塑来彰显一个城市的个性是建立城市形象的重要策略之一。这一时期,许多艺术家甚至认为一件公共雕塑越能够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相融,越能够体现艺术家的前卫思想。公共雕塑力求与当地的环境相容,最好是“消失”在周围的空间中。这一方面,最为典型的公共雕塑之一是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云门》,其光滑的不锈钢表面反射着周围的建筑群和川流不息的人群,观众通过在这座雕塑中定位自己来认识《云门》,同时通过《云门》来观看自己。这座雕塑呈现了雕塑与观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公共雕塑的美学价值不仅仅是由艺术家来决定的,也是由观众来决定的。通过呈现和衬托当地的空间环境和人文特点,公共雕塑已然融入到其所处的空间内。

在观念艺术与参与性艺术兴盛的今天,公共雕塑面临着新的挑战:它如何超越实体的局限,在不断变化的人文环境中经久不衰地与人们保持对话的关系。许多艺术家以社区作为艺术场所,邀请当地居民参与他们的艺术创作中。这种参与性艺术的美学价值是基于人际关系的互动。将艺术家与艺术置身于变幻莫测的人际关系中,这个过程本身是一种美的体验。在这类艺术中,人们将美学价值从物体转移到人本身。因而,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已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不仅仅是将作品融入到当地的空间、环境和文化中,更是融合当地人的“公共兴趣”。当实用主义本身被赋予了美的意义的时候,公共雕塑也进一步将自己解放。它变得更有包容性和趣味性。此时的公共雕塑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限制,开始结合影像艺术、表演艺术等新形式,为公众提供源源不断的、不断变化的新奇事物。比如,坐落在芝加哥千禧公园的《王冠喷泉》自2004年建成起就不断地吸引着市民和游客。这两组喷泉作品最特殊的部分是它们会通过影像来轮流呈现1000个芝加哥当地居民的头像。每隔五分钟,会更换新的头像。喷泉从头像的嘴部流出。两个带有视频影像的喷泉之间是一个供人们嬉戏游玩的水池。《王冠喷泉》突破了传统媒介的束缚,将公共雕塑做“活”了。公共雕塑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时刻有变化的,并且与观众产生持久的互动。雕塑虽然无法同参与性艺术一样邀请人们进入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但它力求将完成后的作品能与市民产生最大限度的互动,用这种对话的时间性来彰显它的公共性。

当前,许多公共雕塑作品成为雅俗共赏、颇具玩味的公共艺术品。公共雕塑从空间性和时间性两个唯度来扩展其“公共性”的涵义。从空间性来讲,它通过融入甚至消失在周围的环境、空间和文化,以达到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生态价值以及人文价值的最佳融合。从时间性来讲,它持续地与当地居民保持一种对话的关系。如今,公共雕塑已不再是强制性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教条式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当代艺术,而是邀请人们参与到与其的对话当中。通过这种参与式的过程,公共雕塑与观众共同感受艺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价值。

猜你喜欢

公共性芝加哥当代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5月历史大事记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论政府的公共性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