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2015-05-11胡少维杨保城
■胡少维,杨保城
2014年以来,地区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中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快于东部地区,但东北地区经济压力较大,大多数地区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有一定困难。2015年,在世界经济回升乏力、国内经济处于结构调整转型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的背景下,各地区经济增长均呈现平稳略降态势,结构单一以及过度依赖资源性行业的部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压力比较大,东部经济增长相对平稳。
一、2014年地区经济发展态势
2014年以来,伴随着经济调整压力的增大,各地区经济增幅普遍出现下滑,201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无论与2013年全年增幅比还是与上年同期增幅比,全国各地区无一例外均出现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云南,达到4.1个百分点。分区域看,西部地区增幅最高,比地区合计增幅高0.7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次之,高于地区合计增幅0.5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增幅仍然低于地区合计,低0.15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增幅最低,低于地区合计达到2.16个百分点。但从增速降幅看,各区域略有不同,即东部地区成为仅次于中部地区降幅第二低的区域,特别是在其他地区第三季度经济增幅低于上半年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却略有提高(见图1)。
东部地区增速降幅相对小一些、西部地区降幅相对大一些,除了与基数相关外,也与各区域产业结构的弹性有关,即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达,而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不高。同时,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投资增幅差也在逐步缩小,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又比较大。另外,尽管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形势比较好,但由于其绝对量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大。
2014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加快推进,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政策相继出台,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以海路重点口岸为重点,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增长极正在逐步成型。区域合作正从资源要素互补式合作为主转向创新发展互助式合作为主,从以GDP增长为主导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从松散型合作转向机制化合作。从产业结构看,目前东部已逐步适应中高速增长的宏观环境,创新型产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的增长动力逐步形成,传统制造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从城镇化进程看,中西部正成为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主要区域,而随着户籍制度的放开,人口跨区域流动从过去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转为向多个经济增长极流动。
图1 各区域季度GDP累计增长
表1 2014年1~10月四大区域投资、进出口情况
表2 2013年几大区域产业结构情况单位:%
二、区域发展战略方针和机制
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除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之外,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协调发展以及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成为新的三大国家战略。
战略方针上,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可能会遵循“以局部协同发展推进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这又包含三个层次:宏观层面,实现政府政策主导的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中观层面,实现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区域集群协同发展;微观层面,推进地区建设主体功能区、经济开发区等内部的协同发展。
战略内容上,将由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到实现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的全面协同发展。
战略实施机制上,将进一步确立市场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的过程中,未来将更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将进一步转变和优化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中央政府只在宏观层面发挥协调空间结构、引导生产力布局和统筹区域总体发展等功能,在区域发展政策方面,政府将为各区域提供相对公平一致的区域发展政策和竞争规则,同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倾斜力度,更多地支持欠发达或待发展地区,以保障全国所有地区能够均等地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三、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变化
在深化改革、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区域发展动力机制发生一定改变
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发展的区域态势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依赖低价资源、补贴刺激、特殊优惠的产业空间扩展态势,将转向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下,以技术创新、优化布局、协同分工为取向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区域经济发展不再像过去那样主要依赖各种各样的“优惠待遇”,而是更强调地区间的更大程度开放,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进行更大范围的公平竞争。这样,产业发展再没有政策捷径可寻,只有一条路——创新。
可见,在新的发展时期,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将改变,产业发展的区域态势也将发生改变,更强调努力融入更大范围的内外开放、公平竞争和有序合作的一体化经济区域,进而同全球化接轨,融入一体化的全国经济和全球经济。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加速
一是区域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越来越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区位条件和要素禀赋,有不同的特色优势产业,面临不同的成本压力,因此开展区域产业合作可以实现共赢。而且,由于一些先发地区的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快速上升,而后发地区在这些方面拥有明显的低成本优势,因此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和重组就具有内在的动力。二是人口的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必然带来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动力。三是环境治理的联防联控日益迫切,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巨大的要求。四是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需要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交通通讯在区域之间的顺畅连接。所幸的是,近年来高铁、高速公路和民航快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和推广,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五是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经济低碳化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发展环境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由以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经济、民生、环境、生态等多目标综合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指标的重要性减弱,环境、生态、民生等协调发展指标的重要性增强。传统的集中于生产环节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影响降低,而影响产品分配机制、碳排放控制和碳交易方式的区域环境、生态、技术创新等要素的作用提高。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要素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经济要素逐渐向碳排放权等生态环境要素和共享与公平等民生要素转变,区域经济关系由传统的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模式转向创新合作的水平模式。同时,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加速新的科技体系的建立,以高科技为核心的新能源新技术体系将造就新的金融体制、贸易体制、技术体制和企业治理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在新技术体系和新标准建立的条件下,原有技术体系和标准的区域优势、劣势发生了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又开启了新的起点。低碳经济的发展为落后地区由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为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四、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一)总体判断:稳中略降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加上世界经济还处于调整之中,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基数增大,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展一定程度受到各种资源、市场、环境等约束条件的限制: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特别是随着中国富裕程度和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不大看重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现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二是“中国制造”已出现饱和迹象。“中国制造”过去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现已出现弱化趋势,甚至可能转变成为负效应。三是“全球工厂”比较优势正在消失。随着中国劳动力和环境成本的大幅提升,过去作为“全球工厂”长期存在的比较优势开始逐渐丧失。另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动力的房地产,本轮市场出现的销售萎缩、价格下跌等现象,与近几年几次发生的短暂下降不同,反映的是一种趋势性改变,预计短期内难以扭转。总之,目前中国经济尚无恢复强劲增长的内在条件,2015年仍将面临比较大的经济增长压力。
与此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了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与工业主导型经济相比,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的特点是,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将有所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也会提高。因此,尽管2015年经济增长压力不小,但其柔性比以前增强,增速下降有限。
(二)东部经济:平稳增长
从政策层面看,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多次强调了上海的龙头作用,要求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已有一定影响力,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也在国际排名前列,同时上海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上也有新的发展,这三项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将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的发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开始出现实质性加速,2014年三地签署多项协议,一体化规划也有望出台,三地合作投资项目明显增多,将有利于三地的共赢发展,带动首都经济圈的经济增长。广东省政府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珠三角五个一体化规划,即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规划。珠三角区域合作进程将进一步加速,促进产业转型与合理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稳定增长。
从产业构成看,东部地区已经步入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发展阶段,服务业已经取代工业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这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韧性提高。
从企业构成看,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占比大,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多,相对更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抵御风险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强,有助于带动东部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从城镇化动力看,2013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2.8%,即使剔除三大直辖市,城镇化率也达到了60%,发达的广东和江浙更高一些,因此依靠提高城镇化率推动经济发展已无多大潜力,关键是完善城市群的建设,发挥城市群的联动效应。
从短期需求因素看,2015年东部地区消费增长基本保持平稳,变化不大;对外贸易在2014年基数比较低、世界经济环境不会变差的情况下,估计会略有好转;投资增速在资金约束和市场需求不旺的双重压力下,估计会有所回落。
综合考虑,2015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望与2014年持平。
(三)中西部地区:稳中略降
从中长期看,中西部地区发展形势看好,但短期经济增长压力比较大。
中西部地区长期看好的原因,一是区域空间布局的演变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中部地区是中国推进新一轮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是内需增长极具潜力的区域,在新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就中部城市而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位条件比较优越,交通基础良好,一江相连,相互依托。此外,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产业齐全,经济基础相对雄厚,丰厚的科教资源和优良的环境资源使得中部省份的合作有了很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区域开放开发的战略布局已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海、沿江”并重的时期。长江流域的发展正由三角洲地区向整个长江流域推进。二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比较低,2013年低于东部以及东北地区12~17个百分点,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镇化在中西部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但中西部当前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隐患,中国投资驱动和财富推动阶段的结束,不仅增加了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成本,而且也导致中西部地区生产、生活成本的增加,中西部发展传统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优势被严重削弱,年轻人口都去了沿海,实际上老龄化比东部还严重,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劳动力价格便宜不下来,自身财政能力薄弱,特别是在经济放缓时期,部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影响更大,对经济发展形成掣肘。
近年来,国家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多向中西部倾斜,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下一步,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将会摆到突出位置,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输油气管线、输电通道和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发挥对城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带动经济增长。2014年1~10月,中西部施工项目增加个数、新开工项目增加个数占地区合计75%和61%,为中西部2015年投资增长奠定了基础,将对其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综合考虑,预计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仍有望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但可能略低于2014年的增幅。
图2 2013年各地区城镇化率(%)
(四)东北地区:低位企稳
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在四大板块中最低、滑落最快,显示东北地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较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东北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给结构看主要是工业增速下滑,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原材料的产业基地。2013年以来,装备制造业受全国投资需求的影响,市场订单减少,企业效益下滑,煤炭、原油、钢铁等原材料产品价格下降,使“原”字头企业陷入了困境。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投资增速下滑所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另外,东北地区还有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的问题。
国务院近日印发 《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针对东北地区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凸显等问题,就近期支持东北振兴提出若干意见。如明确提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在东北地区试点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等。这些政策预计将会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加上东北地区经济增幅回落幅度较大、基数较低等因素,预计2015年经济增长将回稳。
五、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当前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落后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现阶段落后地区对优惠政策依赖性过强,实现赶超式、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机制尚未形成。二是发达地区发展方式亟待优化。近年来,我国发达地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出现生产要素趋紧、产业竞争力下降、城市生活成本激增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东部地区依然面临外需不确定、内需空间待拓展的压力,不少中西部地区面临化解产能过剩、调整经济结构的挑战。为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建议:
(一)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2003年以后,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加强,表现在土地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地价推动房价和工资上涨,同时对劳动力流动构成严重障碍。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陷入了一个尴尬状态,即东部地区的竞争力正在慢慢下降,如浙江很多制造业在逐渐消失,企业利润空间被挤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转移到东南亚国家。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则处于低效率的投资驱动状态,投资又伴随着债务的累积,当债务积累比GDP增长更快、而效率又很低的时候,就伴生出风险。
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更多地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积极稳妥地从广度、速度、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全面推动区域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大力气催生和强化区域内部在价值链上的市场经济联系,培育强大的微观基础。依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确区域内部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形成区域内融合配套、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二)以集群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在同一区域内,相同产业的企业进行集群发展有助于扩大产业的规模,提高区域的经济效益和该产业的生产效率,有助于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产业的升级,也有利于优化配置区域资源,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并形成区域优势品牌。因此,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科学的产业集群战略规划。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消除产业集群过程中的障碍。政府还应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二是加强集群企业间的协作,实现产业集群的网络化、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
(三)提高区域政策的有效性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中央制订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非常必要。但应如何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呢?一是政府在实施政策、履行职责时,必须考虑市场作用的长期发挥。二是中央出台的诸多区域发展战略要符合该区域的实际。三是中央要协调好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
(四)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切入点改善区域生活环境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不断聚集到发生“质变”,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形成人才聚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表明,改善区域生活环境对人才聚集具有关键作用。生活环境除了自然环境外,最重要的就是公共服务水平。我国现阶段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突出的表现就是公共服务差距巨大。必须依靠中央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为产业发展要素自由流动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地方政府也要勇于打破“常规模式”,为人才聚集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五)重视创新对区域协调的作用
要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地区由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的科研创新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并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构建创新型学习型社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其次发达地区要突破传统行政区划的限制,注重周边区域的联动效应,利用要素投入的扩散效应,形成跨行政区连片化的发展模式,带动落后区域跨越式发展,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拉近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为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顺畅创造条件。
(六)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产业优化布局除了要考虑到工业文明下强调的基于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原则、存在的聚集经济效应和缩小区域差距之外,还应该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并将之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
[1]王欣亮,严汉平,刘飞.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时间演进及空间机制分解 [J].当代经济科学,2014,(3).
[2]张锦.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经济优化升级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4,(17).
[3]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棋局的主要特征[J].区域经济评论,2014,(4).
[4]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与区域协调发展[J].科学发展,2012,(7).
[5]李佐军.中国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阶段[N].中国经济时报,2014-05-20.
[6]张可云.区域经济发展强调三协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9-26.
[7]金碚.区域经济工业化,各地发展不能再“血拼”[N].经济日报,2014-09-11.